中投要回中國買股票?這一點兒都不好玩!

市場傳聞,中投公司有意迴歸中國,參與中國資本市場。

中投要回中國買股票?這一點兒都不好玩!

先解釋一下“中投”。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CIC,簡稱“中投公司”)於2007年9月在北京成立,是經中國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從事外匯資金投資管理業務的國有獨資公司,公司註冊資本金為20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之一。

也就是說,中投公司是代表國家從事外匯投資的100%國有獨資公司——這樣的公司,很多國家都會設立,下表為截止到2017年10月,資產規模排名前十的全球主權財富基金。

中投要回中國買股票?這一點兒都不好玩!

中投要回中國買股票?這一點兒都不好玩!

一般而言,主權投資基金的資金來源是國有資源(主要是石油)出售所得,特別是中東國家,除了石油之外只有漫漫黃沙,如果一直靠著賣油坐吃山空,油賣完了豈不是瞬間土豪變屌絲?

所以,諸如沙特、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很早就設立主權投資基金,用出售石油資源的收入投資於全球資產,希望從這些資產中獲得連續穩定的收益,為國家和國民的未來收入添一份保障。

當前資產規模排名第一的挪威養老基金,也是這麼個思路而設立(收入來自北海油田的石油出售),但挪威人明確這隻基金是全體國民的養老基金——挪威僅有520萬人,這份上萬億美元的養老基金,保障每個挪威老人未來都能活得體面、尊嚴,不必為養老錢發愁。

因為主權基金資產大都是美元或歐元資產,非本國貨幣,所以只能投資於海外,不能投資於國內。

下圖是排名世界第一的挪威養老金1998年迄今的資產構成及其規模變動情況。

中投要回中國買股票?這一點兒都不好玩!

特別讓人豎大拇指的是——上萬億美元的挪威主權基金,以如此巨大的規模,自成立以來其年化收益率居然高達8%,這幾乎趕得上中國某些穩健的P2P收益了。

至於中國大陸、香港和新加坡所設立的主權投資基金(中國華安投資公司是由外匯管理局在香港設立的外匯投資公司),其資金來源則是貿易順差。

用腳趾頭也能想得到的是,因為主權基金規模極其龐大,如果其決定進入某個資本市場,或決定購入某種資產,常常會在資產價格上掀起滔天巨浪。

所以,中投公司提交回歸申請的消息,不啻在國內資本市場投下重磅炸彈。

要知道,中投資產規模高達8000億美元,哪怕拿出10%來投資中國股市和債市,都將會帶來幾千億元的增量資金——

有人大喜過望:中國股市和債市的大救星來了!

且慢!

如果中投真的能夠被批准迴歸中國資本市場,短期來看,對股市的確是個大大的提振;

但中長期來看,卻是損毀人民幣信用、損毀中國資產信用進而毀掉中國資本市場的舉措!

為什麼這麼說呢?

眾所周知,無論股市還是債市,中國資本市場交易貨幣都是人民幣,而中投公司的資產目前全部都是海外資產,如果要在國內開展投資,勢必要將手中的海外資產換成美元,再找央媽兌換成人民幣,然後才能在中國境內投資。

問題就在外匯兌換人民幣這裡。

我前面講過很多次,為了樹立人民幣信用,自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法》頒佈以來,中國基礎貨幣發行主要依賴於貿易順差所創造的外匯儲備,中投公司對外投資的所有美元,都是財政部從央行那裡換過來的(註冊資本金是通過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籌集)。

換句話說,中投的這些外匯,都是充當過人民幣抵押物的,也對應在中國境內發行了人民幣充當基礎貨幣——如果中投公司再把美元拿回來找央行兌換成人民幣,這意味著,同一份外匯,充當了2次抵押物,2次發行人民幣。

這是對人民幣信用的極大衝擊——

比MLF、SLF、PSL等所選擇的抵押物如國債、地方債、信用債的衝擊還要大!

如果中投公司這麼幹,意味著1美元的外匯儲備,原來可以印刷7元人民幣基礎貨幣,現在可以印刷14元人民幣基礎貨幣——既然可以二次印鈔,為什麼不能3次、4次……

無限循環下去,1個美元印刷出100萬億元的人民幣也沒有問題。

如此一來,人民幣如何給人民建立信用?

如果人民幣信用爛掉了,無論是股票、債券還是房地產,所有人民幣資產的信用都需要打個對摺甚至折上折才行,整個價值體系都會陷入混亂並被重估……

現在,大家明白問題有多嚴重了麼?

中投要回中國買股票?這一點兒都不好玩!

不管中國資本市場到底是什麼情況,國家把部分外匯交給中投公司,就是希望其到國際資本市場上拼殺,絕對不希望其在中國資本市場耍橫,否則的話,吃著碗裡的,望著鍋裡的,還緊盯著米缸裡的,中投公司豈不是變成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超級莊家?

如果中投公司的申請得到批准,哪怕按照最好的情況估計,中投公司拿出10%海外資產找央媽兌換成人民幣投資國內市場,按照當前6.7的匯率計算,814億美元大約涉及5454億元人民幣的基礎貨幣。

以2018年5月份央媽公佈的儲備貨幣(30.45萬億)和廣義貨幣(174.31萬億)量計算,中國目前的貨幣乘數約為5.72,中投公司將為中國市場帶來3.12萬億元的新增廣義貨幣,這幾乎相當於一次中型的信貸放水。

如果這次可以這樣做,市場很可能會預期——

為什麼不會有下一次?

人民幣還能有信用麼?

當然,中投公司成立之後,中央匯金公司被併入中投,成為其全資子公司。理論上說,中央匯金公司是可以投資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因為其本來就代表國家,持有國內幾大商業銀行及部分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最大份額的股份,其投資股權並不需要額外提出申請。

我不知道這條新聞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中投公司真的要求拿外匯兌換成人民幣到中國資本市場投資,為了人民幣信用,希望監管部門能夠明確拒絕這種荒唐做法。

關於中央匯金公司的說明:

中央匯金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投資控股公司,其成立目的是通過注資完成對幾大國有商業銀行(還包括部分國有保險公司、國有證券公司等)的股份制改造,並代表國家行使對重點金融企業出資人(大股東)的權利和義務,支持其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保證國家注資的安全並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

中央匯金公司從成立伊始,國務院就明確其不開展其他任何商業性經營活動,不干預其控股的國有重點金融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2007年,中投公司成立之後,中央匯金公司變為其全資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