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堡壘 黨員先鋒」聶慧潔:打通就業扶貧的最後一公里

“我們今年打算建50個扶貧車間,現在已建31家,還有12家正加快建設……”日前,贛州經開區黨群工作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和社會保障處處長聶慧潔告訴記者,他們今年的目標和接下來的規劃。

如今,贛州經開區就業扶貧得到有力推進,全區已就業貧困戶達5452人。

「支部堡壘 黨員先鋒」聶慧潔:打通就業扶貧的最後一公里

聶慧潔在研讀就業扶貧政策

作為贛州經開區就業扶貧工作的具體經辦人員,聶慧潔深知,就業扶貧的優勢——變輸血為造血,是扶貧最有效的抓手。

其實,早在2015年,聶慧潔便與扶貧車間結下了緣分。當時,聶慧潔還擔任著某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她瞭解到村裡有一些五十多歲的老人會去當地一個老闆那裡做藤椅,每個月可以有一兩千塊錢的收入。聶慧潔發現,這種用工方式,非常靈活,不僅可以增加收入,還可以把勞動力盤活。

於是,為了能夠幫助當地的村民脫貧致富,她決定在村裡建立一個扶貧車間。說幹就幹,聶慧潔立即便開始和村幹部一起確定地址、找用工老闆、挨家挨戶做貧困戶工作,最終成功地建立起了一個小型的扶貧車間,吸納了5個貧困戶。

「支部堡壘 黨員先鋒」聶慧潔:打通就業扶貧的最後一公里

貧困戶在星元電子廠務工

2017年,贛州經開區提出打造就業扶貧五大平臺,具體工作方案的出臺和落實便落到了區人社局勞動和社會保障處頭上。

為了能夠拿出一份可操作性強的方案,聶慧潔在學習了其他縣市區經驗和多次的基層調研後,召集全處室同事針對具體工作方案內容,召集全處室同事對方案初稿反覆進行修改和完善。“我們拿著方案一字一句地討論,看看這句話是否會有歧義,有沒有把要求講明白”。最終,該方案獲得領導的認可,贛州經開區也成功地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就業扶貧工作方案。

然而,要想真正讓方案從紙上走向現實,卻也不是那麼容易。其中,最大的困難莫過於扭轉貧困戶的思想。

在剛開始,無論是建設扶貧車間,還是開展勞動技能培訓,調動貧困戶積極性是一大難題。

“有很多貧困戶不習慣上班,你一下子叫他去就業,他會很遲疑,也會找不到路,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引導好他們。”聶慧潔告訴記者,為了引導貧困戶走上就業之路,他們決定打通就業扶貧最後一公里——就業信息送到家,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技能培訓開到村裡。通過這種全方位方便貧困戶就業的方式,給貧困戶灌輸“就業致富”的觀念,營造就業氛圍。

同時,針對參與培訓的貧困戶,還給予生活交通補貼;對於參加每季度招聘會的貧困戶,還有公交車接送。截至目前,贛州經開區共幫助近1000餘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舉辦了96場就業技能培訓,共有1740名貧困戶參加。

「支部堡壘 黨員先鋒」聶慧潔:打通就業扶貧的最後一公里

「支部堡壘 黨員先鋒」聶慧潔:打通就業扶貧的最後一公里

積極開展勞動技能培訓

為了進一步暢通貧困戶就業渠道,聶慧潔告訴記者,他們還打算開展貧困戶千人培訓,同時為了方便那些需要照顧孩子的婦女來扶貧車間上班,他們還計劃在扶貧車間打造兒童娛樂區,讓貧困戶既能上班,又能照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