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居寺舉辦第二屆曬經節

雲居寺舉辦第二屆曬經節

2018年7月18日是農曆六月初六。六月初六這天古稱天貺節,民間又稱“曬經日”。傳說玄奘西天取經,不慎將經書落入水中,急忙撈起曬乾,才得以完好帶回。後來寺庵僧尼於每年六月初六都會召集信眾,將收藏的經卷拿出來翻曬,以利經卷保存,另有“曬經度眾生,功德大無窮”之意。

雲居寺舉辦第二屆曬經節

房山雲居寺文物管理處為加大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讓珍貴文物活起來, 2018年7月18日,舉辦了以“展文物展文化展精神 新時代新擔當新徵程”為主題第二屆曬經節。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研究員、古建築專家、遼金元史專家、石刻考古專家吳夢麟,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館處幹部李陽、房山區文委副主任劉開平、北京掃葉公司總經理田奕、房山區文史專家楊亦武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副館長牛筱桔等專家和領導出席開幕式。

雲居寺舉辦第二屆曬經節

開幕式上,專家吳夢麟老師向現場觀眾介紹了曬經節的由來。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館處幹部李陽、房山區文委副主任劉開平等領導進行了發言。中國高校文物保護及志願者公益團隊向雲居寺文物管理處捐贈善款2萬元,用於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承。佛緣之路活動組向雲居寺文物管理處捐贈百印祥福圖。開幕式後,雲居寺與中國美術學院進行了座談,與會專家領導就房山石經這一珍貴文物所蘊含的歷史文化、書法藝術、學術價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雲居寺舉辦第二屆曬經節

曬經節活動自今日起,至7月21日結束,為期四天。活動現場精彩紛呈,幾大亮點貫穿始終:

活動一:展經

雲居寺是佛教經籍薈萃之地,寺內珍藏著石經、紙經、木經板號稱“三絕”。此次在雲居寺三敬園特別展出了平時珍藏在文物庫房中的石經、紙經、木經板、貝葉經等諸多文物經卷,遊客可以近距離閱覽,一飽眼福。此外,管理處還邀請了當地雕刻大師扮演刻經師傅現場演示石經刊刻、木經板印刷以及抄寫紙經的過程,讓遊客感受到雲居寺佛教文化的廣博與厚重。

活動二:抄經

雲居寺珍藏的房山石經中的文字雕刻端莊秀麗,薈萃了十一位書法家之大成,有歐陽詢、柳公權等著名書法家的風格,是我國書法藝術發展史的一個縮影。石經地宮廣場長廊前特設置抄經處,遊客可以參與抄寫經書,能夠將完整心經抄寫完成者,可到工作人員處領取小禮品一份。並在此設立心願卡填寫處,遊客可以為自己和家人寫下美好的心願,祈福迎祥。

雲居寺舉辦第二屆曬經節

活動三:文保小講堂

在雲居寺三敬園設置文保小課堂,由雲居寺工作人員每天兩次為遊客講解文物保護知識和雲居寺歷史文化,讓遊客對《文物保護法》和雲居寺歷史知識有進一步瞭解。 通過面對面交流,提升大眾在文物保護方面的法律認知和責任意識,為文物保護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活動四:展示佛緣之路通關寶牒

佛緣之路活動組特仿當年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所用通關文牒,每至一寺恭敬拜請該寺方丈住持題詞落款,並加蓋寺章及三寶印,共得國內寺院印章300餘枚,尼泊爾各國寺院章印18枚,另有各國參贊使節簽名12個。此通關寶牒在大悲殿長廊內展出,遊客參觀至此時,由工作人員講解佛緣之路的緣起和意義。

雲居寺舉辦第二屆曬經節

雲居寺的曬經傳統古來有之。在1400年的刻經傳承史中,石經刊刻是以紙卷經書作為刻經底本的。夏季經卷容易受潮,每逢陽光充足天氣,僧人們就在石經山頂上較為平坦的地方晾曬經書。久而久之,山頂曬經的平臺就被人們稱之為曝經臺。

本次曬經節的成功舉辦,不僅為了延續雲居寺古老的曬經傳統,還將利用活動的文化影響力,加強對雲居寺館藏文物的保護與利用,讓更多人關注雲居古寺,瞭解雲居寺的深厚歷史和文化價值,喚起更多大眾保護文物的意識,加入到關注雲居石經文化和傳承石經精神的隊伍中來。

雲居寺舉辦第二屆曬經節

《市場觀察》雜誌|中國營商風向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