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出雲」雲南129縣特產之雲縣特產

雲縣位於雲南省的西南地區,隸屬於臨滄市,位於大理、普洱、臨滄3個州市的交界處。總面積3760平方公里,轄7個鎮、5個鄉。總人口45萬人(2010年)。雲縣屬山區半山區縣,最高海拔3429.6米,最低海拔748米。屬低緯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暖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為1367.2毫米。雲縣礦產資源有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燃料等4類14種。境內風景名勝主要有杜文秀部將府第、川廟、大侯寨古樹群、雲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瀾滄江高峽百里長湖風景區、亮山天池等。地方特產有白花木瓜、湧寶冬蘿蔔、樹頭菜等。除漢族外境內世居彝族、白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回族、傈僳族和苗族等22個少數民族。

「農產出雲」雲南129縣特產之雲縣特產

雲南129縣特產

白鶯山茶是雲南省臨滄市雲縣白鶯山的特產。白鶯山是古茶樹的自然博物館,茶樹種質資源的基因寶庫。白鶯山所處的瀾滄江中游地帶,自古以來便是今天普洱茶生產原茶-------雲南大葉茶的在種植腹地。白鶯山位於臨滄雲縣漫灣鎮大丙山(主峰海拔2834米)中部,隔江與無量山相望,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樹群落,位於海拔1800米至2300米之間,南北縱距6000米,東西橫距1.6千米,目前仍保留自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樹180多萬株,分佈在12400面山地和村落。白鶯山所處的瀾滄江中游地帶,自古以來便是今天普洱茶生產原茶-------雲南大葉茶的在種植腹地。這裡水兩充沛,土壤細膩,日照充足,空氣清新,是雲南大葉茶種植生長的最佳環境。白鶯山古樹茶園方圓20平方公里,以自然樹木稀疏分佈,樹齡最老的在2400年以上,樹齡在百年以上的便逾萬株。這些古茶樹,有的如團似球,有的冠如華蓋,有的鬱郁蒼天,讓人歎為觀止。在白鶯山古茶園,36個自然村鑲嵌在千畝古茶園中。村中有古茶,村邊種古茶,田邊地角皆古茶,滿山遍野是古茶,樹型巨大,枝葉茂盛。古茶樹類型多、規模大、栽培時間長,顯示了茶樹從野生型到栽培型的進化過程,是茶葉栽培史的縮影,是茶樹起源的歷史見證,是開展茶樹起源與演化研究的天然實驗室。

「農產出雲」雲南129縣特產之雲縣特產

雲南129縣特產

雲縣白花木瓜是雲南省臨滄市雲縣的特產。雲縣特定的氣候條件下生長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強、適應性廣、掛果早、果實大、香味濃郁、產量高、果肉肥厚、細膩、無渣等特點,其營養成分優於其他品種木瓜,是獨具歷史淵源和發展歷史的特色農產品。雲縣白花木瓜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白花木瓜泡酒具有‚保肝護肝、舒筋活絡、抗衰養顏‛三大功能。雲南有動植物王國的美譽,白花木瓜生長在滇西南1800米至2300米之間的高海拔地區,生長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的工業汙染,是一種自然生長的生態林果。雲縣種植木瓜歷史悠久,主要栽培的有鄒皮木瓜,毛葉木瓜、鄒皮木瓜和毛葉木瓜的天然0中的白花類型,俗稱白花木瓜或白木瓜。,品質極為優良。經雲南省林業科學院等相關科研機構和專家綜合分析認定,雲縣木瓜屬植物分佈廣泛,種植資源豐富,栽培歷史悠久,果實品質優良,是木瓜屬植物的原產地和最佳適生區,是世界白花木瓜的原產地。雲縣白花木瓜種植生長,據史料記載,明清兩朝前就有當地民間醫生使用木瓜酒泡作為治療風溼關節炎的藥方,到明清兩朝時代,百花木瓜作為藥用記載就更為廣泛。

「農產出雲」雲南129縣特產之雲縣特產

雲南129縣特產

雲縣的特產舂乾巴,是傣族的三大名菜之一,據說過去是專供貴族頭人享用。原料選用德宏特有的肥膘黃牛肉,選其無筋、順刀之精肉,經木炭火烤後,用手按直撕扯為細條,再用油煎炸,將天然香料如檸檬、香草、小米辣等放在木桶之中,用木錘舂制而成,或直接加作料製成涼拌乾巴絲來吃。

「農產出雲」雲南129縣特產之雲縣特產

雲南129縣特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