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团代表」在脱贫一线彰显为民情怀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我是团代表」在脱贫一线彰显为民情怀

团代表

他是一个羌族小伙,2012年5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在基层、在一线;他是老百姓称赞的驻村干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母亲身体不好,仍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他是共青团四川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茂县洼底乡副乡长、乡团委书记、专武部长、沙胡寨村驻村第一书记罗晨洋。

「我是团代表」在脱贫一线彰显为民情怀
「我是团代表」在脱贫一线彰显为民情怀

扎根脱贫一线,彰显为民情怀

脱贫致富奔小康

沙胡寨村地处茂县干旱河谷地区,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蔬菜和水果,生产方式传统、致富门路单一。2016年12月,沙胡寨村成功通过省级三方评估,成为我州第一批成功脱贫的村寨。

「我是团代表」在脱贫一线彰显为民情怀

“我们能成功脱贫摘帽,离不开小罗的辛苦和努力。”“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也有罗书记的功劳。”在走访中听到最多的是沙胡寨村村民对罗晨洋的夸赞和支持。

「我是团代表」在脱贫一线彰显为民情怀

以前,从沙胡寨村到乡上需要三四个小时,道路狭窄,路况很差,小车根本无法通行,老百姓出门只能坐三轮车或者走路,遇上下雨天,出门就是一身泥。罗晨洋为此东奔西走,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的通村路、入户路修通了,村民们出行方便了,运输生产生活物资也更加畅通了。

「我是团代表」在脱贫一线彰显为民情怀

干旱河谷地区,饮水一直是一大难题,沙胡寨村也不例外。之前,村民们都是挑水、背水喝,水质也没有保障,遇上干旱年,找水更是要走很远的路。罗晨洋和村“两委”多次协商讨论,带领驻村工作组四处走访、调查,为村里争取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难题。

沙胡寨村有种植水果和中药材的历史,却因不成规模、缺乏技术等,未能给村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罗晨洋结合当地实际,多次走访、多方考察,决定在村里扩大特色水果和道地中药材种植规模,并聘请农业专家到村里实地考察,为村民培训李子树剪枝和中药材种植等技术。产业调整升级,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为村民解决了12个公益性岗位;给村里的孩子争取到教学助学金10余万元;为每户贫困户发放50只鸡苗……说起罗晨洋的为民情怀,村民们滔滔不绝。罗晨洋坚守在脱贫一线做实事,和贫困户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是村民眼中的好干部、好青年。

「我是团代表」在脱贫一线彰显为民情怀

今年汛期,连续降雨,沙胡寨村传来汛情。当时天气恶劣、降雨不断,罗晨洋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道路坍塌、山体滑坡之地,第一时间赶到村里,挨家挨户查看灾情,关心村民的生活情况,与村民们患难与共,稳定了大家的情绪,在危难时刻送去了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慰问。

这样的驻村干部在老百姓眼里就像亲人一样。在沙胡寨村,村民们早就把罗晨洋当成自家人了。谁家的老人生病需要找医生,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要填志愿,都会找到罗晨洋。他的电话也成了村民的“咨询热线”,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跟村民们讲解新农合、社保等政策。

去年春节期间,罗晨洋进村入户了解沙胡寨村贫困户过冬物质储备情况,摔倒在满是硬冰的水泥地上,造成手臂骨裂。在日常的走访工作中,摔跤更是常事。罗晨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脚下粘多少泥,心中有多少爱”的为民情怀,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为村民们传递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和信心。

立足青年本色,展现团干风采

「我是团代表」在脱贫一线彰显为民情怀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狠抓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稳步提升青少年生活水平是精准扶贫工作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前提。罗晨洋在驻村时不仅致力于老百姓的脱贫致富工作,对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的长期发展也做出了探索和努力。

转变思想认识,提升社会认知。及时和村内年轻人交流现代优秀的发展和思维方式,如何打破墨守陈规,如何看到新的机会。探讨适合他们每个人发展方式和方向,最后得出一个中肯的结果。.

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自身能力。重复的培训,手把手的教学,罗晨洋把培训工作做到细致,做到实践中再培训,不管是烹饪培训还是农业技术等,对此老百姓也很有好感的,村内陈英富大叔每次都会很诚恳的说句:“共产党好!政府好啊!”.

树立健康观念,形成良好风气。罗晨洋在平时与青少年聊天闲谈过程中,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以润物细无声的心态一步一步慢慢细化,慢慢实现。

「我是团代表」在脱贫一线彰显为民情怀

愚公移山志,情比价更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将会是中国人民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胜利。千百个日夜,千百次入户走访,千百次数据统计,罗晨洋是这样的基层干部之一,向所有为之奋斗的青年致敬!

「我是团代表」在脱贫一线彰显为民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