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袁世凯表侄,终生痴迷于古董,为买一幅画,卖掉亿元宅子

说起现代收藏界的牛人,马未都必然榜上有名,此人自幼热衷于收藏事业,日积月累的收藏成就了日后身价百亿的马未都,五十岁时更是创立了中国首家私人博物馆。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位上个世纪的收藏牛人,他收藏的古玩珍品同样可以创立博物馆,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他将自己毕生的收藏都捐献给了国家。

此人是袁世凯表侄,终生痴迷于古董,为买一幅画,卖掉亿元宅子

此人名叫张伯驹,其生父名叫张锦芳,在张伯驹七岁那年被生父过继给了哥哥张镇芳为子,张镇芳位高权重,系清朝时期的直隶总督。不仅如此,张镇芳还是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内弟,这样的话张伯驹亦成为袁世凯的表侄,在如此显赫的家庭中成长,自然在生活上不愁吃穿,甚至可以说是锦衣玉食。张伯驹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自然接触到的都是上层人士的子女,他儿时常与这些官二代、富二代在一起玩耍,却丝毫没有沾染上这些富家子弟的恶习。他为人谦逊,喜好写诗作画,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爱好,他时常会因为看中一件,或是一幅字画,不惜散尽千金也要将其买下。

此人是袁世凯表侄,终生痴迷于古董,为买一幅画,卖掉亿元宅子

后来,张镇芳出任天津盐业银行董事长,他希望儿子能够协助自己打理银行的事业,可是张伯驹的心思不在这里,他只对书法文学感兴趣。他的母亲因此抱怨:“让你当官你不去,就知道买字画。”当然,这还只是张伯驹年轻时把收藏当做爱好而已,要是张母知道日后张伯驹为了收藏连宅子都卖了时,怕是不止这么抱怨了。

此人是袁世凯表侄,终生痴迷于古董,为买一幅画,卖掉亿元宅子

有一年,恭亲王奕欣之孙溥儒想要把一件书法卖给外国人,这件书法可不是一般的书法作品,它是中国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辗转千年流传至今,贴上盖有历代拥有者的盖章,张伯驹听闻后急得不得了,他担心这种传世珍宝一旦流失海外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于是,张伯驹找到溥儒,表示愿买下此作品,但是溥儒开价二十万大洋,由于实在太贵,张伯驹只好作罢。后来,溥儒家中有了困难,张伯驹听闻后主动借了一万大洋给溥儒,溥儒十分感动,不久后就以四万大洋的价格将《平复帖》卖给了张伯驹。

此人是袁世凯表侄,终生痴迷于古董,为买一幅画,卖掉亿元宅子

1946年,张伯驹获悉一位古董商人欲拍卖一副隋朝的名画,仔细一打听才知道这幅画是展子虞的《游春图》。当时恰好又有洋人表示欲买下此画,张伯驹不乐意了,他最担心的就是中国的国宝流落异国,他立刻练习了故宫,想让国家出面买下此画,可是拍卖的古董商开价800金,由于当时抗战刚胜利,故宫也没有这么多的资金去买一幅画,张伯驹急了,他找到这位商人对其说道:“你若卖给国人,我无话可说,可你如果为了钱将画卖给洋人,你就是民族的罪人,我绝不会放过你。”这位商人不知是被张伯驹的话给说的良心发现,还是有些害怕,最终答应若张伯驹要的话,220金足以。

此人是袁世凯表侄,终生痴迷于古董,为买一幅画,卖掉亿元宅子

虽然价格比800确实便宜了不少,但是多年来因为收藏古玩,张伯驹几乎掏空了家底,为了能够买下这幅画,张伯驹卖掉了自家的一处宅子,这座宅子可不是一般的宅子,前任主人是清朝的大太监李莲英。后来,现代收藏家马未都提起此事时都感叹,就这处宅子,单单拆迁费都以亿为单位了。

此人是袁世凯表侄,终生痴迷于古董,为买一幅画,卖掉亿元宅子

张伯驹一生热衷于自己的收藏事业,他家中收藏的中国顶级字画就多达118件,假如保留至今,张伯驹的后代仅凭这些古玩,就几辈子花不完了。可在1956年,张伯驹做了一个令亲朋好友想都不敢想的决定,他将毕生收藏全都捐献给了国家!政府因为张伯驹的贡献,欲对其奖励,张伯驹断然拒绝了,只收下了一幅奖状。后来有人问张伯驹为何捐献收藏时,他说:“我买下这些收藏不是为了钱,只是怕它们流失海外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