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合作社僵尸合作社充斥农业圈,只想套补贴的可没那么容易了!

空壳合作社僵尸合作社充斥农业圈,只想套补贴的可没那么容易了!

导语

我们常说农民朋友要抱团发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入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国农民合作社数量达190多万家!但这些合作社鱼龙混杂,多而不规范,有的合作社只是徒有其名,有的只为获取国家的专项补贴。

以山东为例,有13万多家合作社,可正常运转的合作社只有20%~30%,很多合作社登记之后就没有开展过任何业务或活动,有的在实地调查中已找不到踪影。在正常运作的合作社中,也有很多如同貌合神离的“露水夫妻”,难以形成合力。

合作社鱼龙混杂大多都是貌合神离的“露水夫妻”

当前的农业合作社大多数是最近10年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在山区还是平原,这些农业合作社都是“多而不规范”。

如陕西深处秦岭腹地的一个县,目前有农业合作社128家,但是完全规范运作的一个也没有。

位于关中平原的扶风县有农业合作社650家,运作比较规范的仅占20%。据陕西省农业厅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合作社4.2万家,其中只有2000多家是够得上省级示范条件的规范发展的合作社。

目前,农村合作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可以共富贵、不能共患难。绝大多数合作社与农民的关系黏性不强,与农民没有建立起农产品保护价收购制度。

二是大部分合作社缺乏规范、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收入-支出”的流水账,没有完整的会计资料。

西部一个县农业局农经站站长透露,县里的合作社没有专业会计,包括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给合作社贷款,除非有信誉的机构担保。

据了解,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监管不严。由于没有一个机构切实对合作社的市场退出负责,使得现有的合作社“鱼龙混杂”,貌合神离的“露水夫妻”比比皆是。

当前各地对合作社的管理存在漏洞,工商部门只管注册登记、农业部门只管认定和业务指导,谁也不管合作社的市场退出,客观上使得合作社只有生没有死,造成大量“空壳合作社”。

陕西一个平原县的农经站站长表示,该县在工商局注册的农业合作社有630多家,但是愿意接受农业部门指导的只有150家左右,有些合作社只是徒有其名,有的只为获得国家的专项补贴。

由于监管不力,运作正常的合作社,不规范的地方也非常多,尤其是合作社的理事长,缺少监督后,能否按照合作社的章程办事,完全靠自觉。

近年来出现一些合作社搞非法集资事件,凸显合作社监管的不足。2014年、2015年,仅陕西关中就有多家合作社理事长涉足非法集资。

有一位理事长在被判刑3年后,竟嫌出狱早、担心被社员追债,要求法院判他30年。在这些事件中,都存在相关部门的监管缺位问题。

如雨后春笋般的空壳农业合作社究竟是怎么来的?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要理性分析,对待空壳农业合作社的问题,我们既要对它有全面的认知,又要理性看待这类问题。空壳农业合作社的出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的,而另一种是被动的。

主动的空壳农业合作社其出发点就不正,动了歪门邪念,一心只为领取国家高额资金补贴,想尽各种办法,不惜与当地腐败部门串通好,虚报数量,最后骗取国家高额农业政策补贴。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村的农业合作社养殖当地猪种,实际上只养殖500头猪,但有些不法分子却虚报数量,将数量报为10000头,骗取高额补贴还有一种情况是企业为了逃税,故成立一个空壳农业合作社,专门用于开具发票。

类似这样的空壳农业合作社如果不进行治理,长期存在下去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降低了合作社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由于空壳农业合作社只是用来骗取国家有关农业补贴,日常不运营,对合作社社员的生产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而社员在农业生产中,存在对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扶持的需求,社员的需求长久得不到满足,慢慢就是失去对合作社的信任,想要让他们重新加入就很困难了。

二是骗取国家有关农业补贴,存在资金及物资的浪费。空壳农业合作社骗取了国家的补贴后,社员得到的扶持很少,大部分应该会被某些人中饱私囊,从而浪费了国家的有关补贴,也违背了补贴的初衷,使真正需要补贴的人得不到。

另一种是被动的空壳农业合作社,之所以是被动的,是因为经营者由于经营不当或种种原因,成立的合作社却没有很好地运营起来,造成合作社直接的经济损失,造成这种结果,主要原因是经营者管理不当,合作社盈利能力不足,政府补贴的力度有限,管理不当很容易就出现问题。

对于农业合作社,在成立前就应该想清楚合作社的目标是什么,运营中可能会面临的困难,事先要有规划,不能盲目跟风。

挂牌、空壳农业合作社将统统被清除

正因如此,国家在2018年将针对合作社进行重大改革,那些挂牌、空壳的合作社将被清除,同时,对运营良好的合作社,明年同样有很多机遇和补贴。

三大改革

01

没有业务发展的合作社将被注销

以前我们要的是合作社数量,现在要的是合作社的质量。

2018年国家将加强对合作社的审查,对没有展开实际业务的农民合作社劝其申请注销退出,对达不到规范化要求的合作社,不得承担财政投资项目,不得享受政府相关扶持政策。

加大查处力度,会减少国家惠农资金的浪费,把更多补贴资金用在真正优秀的合作社身上!对于那些没有开展业务的合作社,要尽快开展业务,不要等着被查处注销!

02

运营能力差的合作社将被取缔

鼓励发展联合社,扩大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大力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

空壳合作社僵尸合作社充斥农业圈,只想套补贴的可没那么容易了!

而对于一些运营能力差,长期经营不善的合作社,将可能面临被取缔的危险。

03

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的合作社大有作为

2018年国家要重点提升合作社的组织功能,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休闲观光业务,积极运用“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注重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阻碍合作社发展有两大因素:一个是成本太高,一个就是“丰产不丰收”。风调雨顺的年景,大家的产量都高,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农产品价格下跌,结果就是增产了,但是不增收,甚至赔钱,所以发展现代农业,不能只产不销!

三大机遇

01

起到带头作用

如今滞销问题普遍困扰着农民,也由此暴露出了“个体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弱,远远抵御不了市场情况的变动”和“不了解市场需求就盲目生产的传统旧农业弊端”。

针对上述问题,合作社一头连接企业和市场,一头连接千家万户,桥梁和纽带作用明显,可以整合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产业链,把生产交给农民,而将市场需求调研与开拓作为己任,解决常见的农产品滞销问题。

这就要求合作社首先自身要顺利经营并盈利,然后再想办法带动周边的农户共同盈利。这样,国家的许多优惠、贷款、补贴的门槛都会大大降低。

02

发挥扶贫优势

目前我国扶贫的核心是要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带动,使更多农民就业、脱贫、致富。

在产业的发展中合作社起到的作用不可或缺——通过向社员及贫困户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物资,进行统一技术指导,并安排农民投入劳动负责农产品生产,收货的农产品经由专业合作社统一加工、包装、销售,使农民通过参与生产劳动不仅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学到了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空壳合作社僵尸合作社充斥农业圈,只想套补贴的可没那么容易了!

可以预见,2018年我国对农业产业扶贫将有更大扶持政策,作为经营主体的合作社无疑是最大受益者。

03

规范发展获取补贴

虽然合作社发展速度惊人,但在这些惊人数量的合作社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不规范的合作社。因此2018年国家会加大对合作社的规范力度。换而言之,未来合作社经营得越规范,越能得到补贴上面的支持。

以2017年的现状来看,合作社可以享有的有: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良种补贴进行整合发放的一般补贴、针对从事粮食规模经营合作社的规模经营补贴、针对合作社购置农机的农机补贴等等。

而从补贴改革可以看出,将原有补贴的一部分补贴给规模农业经营,意味着国家大力鼓励规模化经营,未来还会有更多补贴发放给规模农业,而合作社从事规模农业则红利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