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車企聯姻,動力電池前兩強擴張步調一致

與車企聯姻,動力電池前兩強擴張步調一致

寧德時代:從供應商到合作者

寧德時代自誕生之日就找準定位:專注於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電芯及系統。2011年,華晨寶馬主動找到寧德時代,為純電動汽車之諾1E尋找電池製造商。華晨寶馬向寧德時代提交了七百多頁的動力電池系統需求規格書。雙方成立了上百人的電池聯合開發團隊,涵蓋電芯、系統架構、機械設計、測試驗證、質量管理等所有電池包的關鍵技術領域。

與華晨寶馬合作之後,寧德時代走完了動力電池研發、設計、開發、認證、測試的全流程,也為它後續的發展積累了經驗、品牌背書。這是當時唯一一家走入跨國汽車企業動力電池供應鏈的中國企業。之後,藉助全球電動汽車快速發展尤其是中國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東風,寧德時代迅速發展壯大,到2017年已經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根據寧德時代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銷量分別為 2.2GWh、6.8GWh 和 11.8GWh,產能在2017年也達到了17Gwh,產能和產量穩居行業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寧德時代超越松下和比亞迪,躍居全球第一。2016年松下出貨量為7.2GWh,位居全球第一,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出貨量分別是7.1Gwh和6.8Gwh,分別位居第二、第三。2017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格局大變,寧德時代穩居全球第一,超過鬆下,這也是中國鋰電池公司首次佔據全球出貨量榜首。

寧德時代能夠快速發展,佔據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榜首,除了自身強大的技術實力和持續增長的供給能力之外,還在於其陣容龐大的下游採購商。目前,寧德時代與宇通集團、上汽集團、北汽集團、吉利集團、福汽集團、中車集團、東風集團和長安集團等國內整車龍頭企業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進入日產、大眾、寶馬和戴姆勒等國際知名車企的供應體系。為此,寧德時代先後在德國、中國香港、法國、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等地設立子公司,更好地服務國外客戶。

儘管寧德時代拿眾多車企的動力電池訂單拿到手軟,但寧德時代沒有放鬆警惕,畢竟任何一家整車生產企業對於動力電池這一關鍵部件的供應商肯定不會只有一家,稍有不慎寧德時代的份額就會被縮減。為此,寧德時代主動與車企“聯姻”,以進一步穩定供給關係。

2017年5月,寧德時代就與上汽集團旗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設立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和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截止目前這兩家公司已經實現投產。2018年4月,寧德時代與東風汽車合資成立的動力電池公司-東風時代(武漢)電池系統有限公司正式成立,7月建成投產。2018年7月,寧德時代決定在德國圖林根州埃爾福特市建立首個海外電池生產基地,有報道稱,寶馬向這一生產基地進行了部分投資。

寧德時代正在由供應商向戰略合作者轉變,籍此有望打開更大的動力電池市場,進一步穩定供給關係,以期實現動力電池廠商與車企的雙贏。

比亞迪:從封閉到開放

比亞迪是我國最早進入鋰離子電池行業的企業之一,主要瞄準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其鋰離子電池產量曾多年位居內資企業首位。隨著比亞迪調整發展戰略,著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逐漸打造形成了“配套材料-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閉環產業鏈。憑藉佈局先機以及產業鏈整合優勢,藉助我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這個東風,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以及動力電池業務快速增長。比亞迪成為我國首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超過10萬輛的企業,其動力電池出貨量也一直位居我國各大企業首位。

但進入2017年之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進行了調整,加大對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扶持力度,這使得三元電池開始佔據競爭上風,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新能源乘用車普遍開始採用三元電池。之前主打磷酸鐵鋰電池的比亞迪面對這一突變措手不及,儘管迅速調整產線,加大三元電池產量,但結果並不如人意,加上當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速顯著放緩,2017年比亞迪動力電池裝機量不升反降,僅有5.7GWh,還不到榜首寧德時代裝機量的60%。

比亞迪以電池起家,在過去的23年裡,鋰離子電池一直都是自給自足。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動力電池市場迅猛擴張,比亞迪的垂直整合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產業發展需求,成為拖累其動力電池業務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於是在2017年,比亞迪宣佈將動力電池業務獨立出來,並向外供應動力電池,同時採購具有競爭力的其他企業動力電池。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由過去封閉式的垂直整合模式向開放式的戰略合作模式轉變。

此次比亞迪與長安汽車戰略合作正式比亞迪轉變發展模式的第一步。比亞迪與長安汽車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雙方擬聯合成立一傢俱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動力電池合資公司,未來將在重慶兩江新區落地,預計產能為10GWh。其中,一期產能為5-6GWh,二期產能為4-5GWh。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值得關注,那就是長安汽車將入股比亞迪電池業務板塊,雙方通過股權關係和資本紐帶建立起更為全面的戰略合作關係。對於此次合作,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這樣評價,“本次戰略合作邁出了比亞迪動力電池對外供應的第一步,是比亞迪開放供銷體系的重要進展,對動力電池業務乃至集團的長期發展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兩強相爭成常態

從寧德時代快速崛起開始,我國動力電池市場進入了兩強相爭的競爭格局。2016年比亞迪微弱優勢領先,2017年寧德時代明顯優勢勝出,2018年前5月寧德時代繼續鞏固優勢,但比亞迪曾在4月當月搶過頭名。

寧德時代今年正式上市,為其下一步壯大發展積攢了堅實的金融資本,加上其持續進步的創新技術以及龐大的客戶群體,寧德時代正在開啟新的擴張步伐,這將進一步拉大其與其他企業之間的差距。數據顯示,2018年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了12.7GWh,同比增長199%。其中寧德時代的裝機量達到了5.46GWh,佔比達到了43%,較2017年的29%提高了14個百分點。

比亞迪則是受益於其新能源汽車銷量,今年前5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了5.5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30%,穩居新能源銷量榜首,帶動動力電池裝機量快速增長。2018年1-5月,比亞迪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了2.55GWh,佔比達到了20%,較2017年的15.7%提高了4個多百分點。

與車企聯姻,動力電池前兩強擴張步調一致

表1 2016-2018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企業

儘管後起之秀國軒高科、沃特瑪、孚能科技、深圳比克、億緯鋰能等積極追趕,但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差距太大,無法構成威脅,而外資動力電池企業雖然開始進入市場,但遠遠落後,暫難形成氣候,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兩強之爭成為我國動力電池市場的常態。

整車企業和動力電池企業戰略合作是主流?

隨著主要國家紛紛發佈燃油汽車禁售時間表,各大車企開始發力新能源汽車,加速研發和產業化步伐。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各大車企也日益重視,在積極構建完善供應體系的同時,主動與動力電池企業深度合作。特斯拉就是典型案例,從採購松下的動力電池再到與松下合資建設超級電池工廠,特斯拉開啟了整車企業與動力電池深度戰略合作的先河。從發展趨勢看,對於大型整車生產企業來說,與動力電池企業深度戰略合作將是其第一選擇。

第一,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以及純電動汽車動力所在,是其核心部件之一。對於汽車生產企業來說,不掌握動力電池的絕對主導權的話,極其容易喪失市場競爭的主動性。就如同現在的燃油汽車,引擎的核心技術基本上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上,我國車企的市場競爭力大打折扣。

第二,在新能源汽車中,動力電池的成本比重隨著電池容量增加而增大,對於純電動汽車來說,動力電池的成本高達40~50%。不管是從控制成本角度還是提高利潤率方面,新能源汽車企業都會將動力電池的研發和生產控制在自己旗下,而不是放任給鋰電企業。

第三,動力電池是新能源企業的核心部件之一,也是反應技術實力的關鍵所在。在沒有完全掌控動力電池生產之前,為了保證採購體系的穩定性,車企的動力電池採購商至少在兩家以上,這就大大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核心技術洩露的可能性,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