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你在職場上站穩腳跟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作者 | 庾裡

來源 | 老闆手記 laobanshouji

能讓你在職場上站穩腳跟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時代發展迅速,無人工廠、無人超市、無人駕駛的出現,在告訴我們:未來的社會,收銀員、導購員、服務員等職業會被智能科技所替代,此類工作可能會大量減少甚至消失。

麥肯錫旗下研究部門的最新報告指出:到2030年,全世界將有4到8億工人因為機器人和自動化而失去工作。報告涵蓋了46個國家和800多個職業。機構合夥人表示:“我們都將不得不改變,並學習如何做一些新的事情。”

能讓你在職場上站穩腳跟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職場也是一樣,公司裡那些按時上下班,工作認真努力,按時完成任務,不出錯也不突出,默默無聞的人,在危機來到時,就變成了可有可無的人,面臨被替換或被辭退的局面。

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你做的工作誰都能做,你缺乏不可替代性。

1

然而有人會說:沒有人是不可替代的。

很多公司擔心制度不完善,離開創始人,公司就會關門,所以會投錢把體系、制度、文化建設起來,不允許出現某個人不可替代的情況,否則這個人走了,公司的損失就太大了。

一個健全的企業,不會因為誰的離開發生倒閉的危機。比如蘋果公司不會因喬布斯的離開有多麼明顯的損失。

因此,在一個公司裡做“不可替代”的人,是不被公司所歡迎的。

能讓你在職場上站穩腳跟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2

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說提高“不可替代性”?

首先,一個人的功績是不可替代的。

比如喬布斯不在了蘋果手機依然會繼續生產,但是喬布斯對於蘋果手機的意義肯定超過了他的才能,喬布斯里程碑式的功績是別人不可替代的。

其次,“不可替代”是相對的。就像人只有相對價值,沒有絕對價值。

我們要提高的是別人替代自己的成本,也就是注重自身價值的提高。

能力的獨立性很重要。比如在金融行業,一個厲害的基金經理,在任何公司都可以做得好,都有人願意把錢給他管,這就說明他的投資能力是獨立的,不需要公司的背書,可以單幹,甚至不幫別人理財,只做自己的錢,這就是能力的獨立性。

事實上,在很多重要崗位上,公司寧可用有跳槽隱患的高手,也不會用庸才。你越弱,就越沒有人來挖你。

能讓你在職場上站穩腳跟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人才掌握資源,可以是腦子裡的知識資源,可以是力氣和技能的資源,也可以是人際關係資源,你的資源越是稀缺,你就越不可能被替換,但稀缺不稀缺是由外部環境決定的。

只要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有市場需求,就不必過分擔心自己在一個公司裡、一個崗位上的“可替代性”問題。

不管你在公司能做到多高的職位,只要離開了這家公司你照樣能找到你想要的工作。

3

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做別人做不了或者不願做的事情;另一種是把人人都能做的事情做到卓越。

培養一技之長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特長,把它修煉得超越了80%的人,別人替代你的成本就會變高,你的一技之長也才有可能變成你自己喜歡的事業。此外,一個團隊之所以優秀在於彼此的互補,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角色上做的更有深度。

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管在哪個行業,只要存在競爭,誰掌握的資源越多,誰更能解決問題,誰能為公司創造利潤和價值,誰就能優先獲得機會,站在更高層的位置。

多幾個標籤

現在的社會流行跨界,多棲發展有利於拓展自己發展的空間。正所謂“技多不壓身”,職場上,PPT、Excel、PS等任何一項技能突出都能成為你的加分項。

能讓你在職場上站穩腳跟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白巖松曾說過:“一個人的價值,社會地位,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不可替代性”是相對的,我們要提高的是別人替代自己的成本。其實也是在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職場法則:持續地投入和學習。

只有堅持不懈地投入和學習,升級自己的職場思維,你所具備的“不可替代性”才會延續。

雖然在職場上,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但讓別人替代自己的成本變高,讓自身的價值提高,不正是努力奮鬥的意義所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