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總是更青睞那些能夠準確定位自己的人!

成功總是更青睞那些能夠準確定位自己的人!

作者 | 庾裡

來源 | 老闆手記 laobanshouji

成功總是更青睞那些能夠準確定位自己的人!

有研究發現,那些越早知道自己在朝什麼方向走,知道如何準確定位自己的人往往會更早收穫成功,而目標不明確的人會花更多時間在探索和徘徊上。

工作中,有人一直在抱怨辛苦,有時候也許只是因為他自己也沒有搞清楚,這個目標到底是不是他想要的。

迷茫來源於理想和現實的落差,而清楚定位自己能夠有效幫助自己減少迷茫。

定位就是明白自己擅長的工作,明白自己能找到的工作,也明白自己理想的工作與現實的差距是多少,值得多少報酬等等,如果能明白這些問題,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成功總是更青睞那些能夠準確定位自己的人!

1

明白自己擅長的

人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嚮往什麼,卻不知道自己會什麼,擅長什麼,善於指點別人,卻不善於自我剖析。

擅長是指你能夠較好地完成該領域的工作,對於很多人來說,常常的就是自己本專業的知識。

但往往會有人說不喜歡自己所學的,也沒有什麼擅長的,基本的打雜還是應該會的吧,其實說到底就是“眼高手低”。

就像我們熟悉的“木桶理論”:

一個木桶能裝水,是因為它首先是有很多塊木板拼接在一起,你的底板,也就是你的專業能力,能夠幫你劃分你能進入的行業領域;決定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的,是木桶上最短的板,但可以斜放木桶利用長板裝更多水,也就是你的長處能幫你拓展平臺。

明白自己擅長什麼,挖掘自己的長處,或培養一個擅長的技能,能夠幫助你準確定位自己,對你的行事具有指導意義。

成功總是更青睞那些能夠準確定位自己的人!

2

正視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很多時候,你選擇了一份工作,但工作內容跟自己想象的有差距,你就會開始迷茫,職業上的迷茫來源於沒有正視理想和現實的落差,認真審視自己。

有個親戚家的孩子,特別喜歡廣告行業,但她不是學這個專業的,投了很多次簡歷,面試了好多次終於進入了一家小廣告公司。可進去一年都是在熬夜加班,壓力特別大,頭髮也掉得多了,她就開始厭倦了,她理想中的廣告行業是指那種頭腦風暴的開會,腦洞大開,怎麼變成了每天苦兮兮的加班?想辭職,但又覺得是自己曾經喜歡的行業,說放棄是不是太丟人了。

這是瞭解不充分,只看到了某個行業的風光面,卻忽略了它的辛酸處。

有些行業你一看就知道不適合自己,有些行業你領域參與進去了你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如果你做了自己能做的,但還是覺得不適合,就算感情一樣,你付出了,但雙方不適合,那麼及時放棄就是最好的選擇。

成功總是更青睞那些能夠準確定位自己的人!

大多數情況是,你正在做著一項你擅長卻又不是很喜歡的工作,這讓你可能會陷入迷茫、無頭緒的循環,開始消極逃避,得過且過,事實上,有時候你一開始放鬆了,以後就很難緊張起來了。

問題的根源不在於工作,而在於你怎麼定位自己。

有人想成為教授,卻在殘酷的現實中淪為了小學老師,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整天長吁短嘆。有人就想簡簡單單的過日子,最後當了個辦公司的普通文員,也不會覺得迷茫。

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你可以:

>>>>

降低期望值

很多人的痛苦莫過於眼界越來越高,能力和實力卻還沒跟上。正視理想與現實的落差的方法就是願意從基礎做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降低初步的目標,有計劃地去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

>>>
>

學會轉換角色

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場合環境轉換自己的角色,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加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每個人都在對生活的探索中不斷地瞭解自己、定位自己,每個人都應當對自己的生活有那麼一些期許。

在一開始,你想要的目標可能是一個模糊的輪廓,在慢慢的努力過程中,讓它清晰的浮現在你的面前。對生活報以認真的態度,踏實一點,你想要的,生活都會給你。

成功总是更青睐那些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