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形意拳中隱藏著傳承自上古文明的密碼

古人讀經典求學問的目的是為了“為往聖繼絕學”,即為繼承過去的聖人,真人傳下來的絕學,這裡的絕學是什麼?

《宋史·楊時傳》中講述了“程門立雪”的典故。楊時字中立,南劍將樂人。幼穎異,能屬文,稍長,潛心經史。熙寧九年,中進士第。時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於熙、豐之際,河、洛之士翕然師之。時調官不赴,以師禮見顥於潁昌,相得甚歡。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顥死,時聞之,設位哭寢門,而以書赴告同學者。至是,又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原來形意拳中隱藏著傳承自上古文明的密碼

這個故事講的是楊時為向程頤求學問,正好遇見了程頤正在瞑坐,就在門外等著,待到程頤醒來的時候,發現門外雪已有一尺深了,講的是求學之誠心堅定。程頤為當世大儒,而楊時也不差,為熙寧九年的進士及第,也算得上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了,為什麼還要如此謙遜誠心向程頤學習呢?文中提到了兩點,一是程顥在講學,講的是孔,孟的絕學,這裡也提到了絕學,令河洛之士“翕然師之”,另一點是求學的時候恰逢程頤在“瞑坐”,什麼是瞑坐呢?其實就是靜坐,為古代儒家必修課程,是修身的學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要在修身。

所以從上面的分析就會知道,絕學指的是孔孟之絕學,那麼孔孟的絕學又是什麼?並非大家從語文書上學到的以德報怨這些話。孔子講性與命,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說到這裡大家就會恍然大悟了,其實真正的絕學指的是性命兼修,養浩然之氣以求天人合一開啟智慧之道的修身學問,楊時並非不知道四書五經,而是在修行之路上需要點撥指引。

那麼孔孟之道是從何而來呢?孔子的老師是老子,孔子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思是光敘述為經典作註解,而不是自己創作,孔子一輩子都在縫縫補補為經典做註解,經典就是往聖之經典,由得道真人的真言敘述而成。《黃帝內經》中說道:” 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上古時期,通常是指三皇五帝之時,而在黃帝之時,上古時期恐怕得要指三皇時期,三皇指伏羲,女媧,神農,都是得道之真人,開天闢地,可與天地感應,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就是與天地同壽,先秦古籍記載,廣成子活了一千歲,彭祖八百歲,還有後來的張三丰兩百多歲,這些我們聽起來如神話般,歷史久遠也無法考證暫時,但黃帝內經還說,“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於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將人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這裡面說到黃帝生出來就有神靈,成年得天道。還說到知道”道“的上古之人,一百歲還能動作不衰,能夠活到天年一百二十歲。從古道今,我們所知道的修道之人活到九十多一百多還是比較多的,這個是有驗證的。

道就是天人合一,浩然之氣,與天地萬物有感應,人為萬物之靈不是虛的,譬如動物,季節變化體毛會自動增減變化,變色龍與周圍環境影響能夠改變顏色,還有動物的冬眠,對危險的感應等等,都是因為身體與天地萬物產生了感應。人也有第六感,形意拳老拳譜中就說:白天之時,可以以目視,但黑暗中驟然遇敵則如何,那就靠身體之神的感應,唯形意拳可以做到。

道就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中國人認為文明是在瞬間完成的,後面只是不同的細化演變而已,就如孔子為經典做註解,後世演變成道,儒,中醫,內家拳,都是一體同源,道家講:一顆金丹吞入腹,方知我命由我不由天,中醫裡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內景隧道,唯反觀內視可知,就是說內在的經絡隧道只有通過修煉自身,反觀內視才能清楚地看見,解剖是找不到的。形意拳求反先天,不僅是武藝更是道藝,有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三層道理,形意拳古拳譜雲: 精養靈根氣養神,養功養道見天真,丹田養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練精化氣是把精氣化,滋養全身。小孩都天然地會練精化氣,所以可以成長,隨著年齡的增長,慾望的增加,精難以氣化,人便衰老了。反先天就是如此,老子說專氣至柔,能嬰兒乎。道功練精化氣是名為“大周天”的功法,要用意念將“動物”引導過尾椎,上升腦部,再繞道前身,下降回腹。孫祿堂驗證出形意拳與道功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用“大周天”,只是繼續練拳,動作放慢,便可達到“大周天”的效果。

在形意拳的拜師儀式中,供臺一般擺著達摩像和岳飛像,達摩傳下易筋經和洗髓經二經,而岳飛為形意拳開創者,將易筋經洗髓經融入形意拳的動作中,有的還有黃帝像,黃帝是中國道家的第一個廣傳者,代表上古師承。形意拳將精妙絕倫的古戰場武藝和源遠流長的萬古道藝融合在了一起,以外練內以求至道。下面這幅圖為上古時期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人,大家可以見到,與我們公開的先天功有很多相似之處,也說明了源遠流長。

原來形意拳中隱藏著傳承自上古文明的密碼

還有的人曾懷疑形意拳說岳飛為創拳者是牽強附會,實際上是不瞭解形意拳的精微奧秘,我曾多次寫文說到形意拳裡面與戰場應用的關係,岳飛朱仙鎮八百騎兵打破十萬金兵,靠的不僅僅是不怕死,而是真正形意的戰法就是如此,延續到後來,尚雲祥的五行刀法讓二十九軍喜峰口痛殺日寇,也是一個技術內涵,真正理解了尚雲祥傳的形意拳內涵,能感知古戰場, “意無古今”確非虛言。

伏羲命陰康創作大舞戲,為了給民眾治病。活動活動胳膊腿,並不能治病,舞蹈時獲得了天人感應,病可自愈。與天地萬物相通,大舞戲所以稱“大”。隋代編輯的醫書《諸病源候論》,不是中草藥藥方,而是各種舞蹈動作,以某種動作治某種病,是動作的藥方。《諸病源候論》印證了上古陰康創舞是真實的。陰康的大舞戲,則是用人體描繪天地萬物,是人與自然的感應。

三國時代,陰康創舞的事情重演了一次,華佗創立了五禽戲——模仿五種動物的體操。薛顛言:“莊子吐故納新,合於呼吸,以求難老,漢華佗氏因而廣作五禽戲(虎鹿熊猿鳥),運動鍛鍊身心,以強精神。”認為五禽戲承接了莊子的學問。

原來形意拳中隱藏著傳承自上古文明的密碼

形意拳中也是如此,以中和之態,以拳入道,虛心實腹,心中空虛而靈不昧,以致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獲得功夫需要形和意,像其形,取其神意而得到中和以練功煉己,而非憑藉拙力努氣等後天力,這叫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比如形意拳五行十二形,鷹捉如翻浪,劈拳似斧,崩拳似箭,鑽拳如閃,炮拳如炮,橫拳如彈。翻浪勁練至得當中和,不僅是自身或者是捱打者或者是旁觀者的感受都有翻浪之感,如人在水中,舟行浪頭而不能自主。這就是像形取意,方能圓通。還有十二形,先輩觀鳥獸之動態,取十二種動物之特長,動作渾然天成。不僅有動作的中和迅捷,更有動物特長的精神。如狸貓上樹,狸貓腳一蹬,噌一下就串上了樹,知道這個精神方能在訓練中將動作的要領配合好練出神意,再如駘形,就是禿尾巴鷹博兔的動作,從高空俯衝而下,急轉身借衝勁和兜身之合力能一擊成功,形意拳的駘形正是得其特長的形神兼備。

形意拳是上古大道與古戰場精華的結晶,勘稱上古道術的支脈傳承,思緒萬年,而落於實處,就是簡簡單單,以中和的要求,用拳中的規矩練下去,以成生活方式,自有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