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爲人知:安祿山叛亂還有兩處策應,唐肅宗險遭俘虜

安史之亂給了唐朝沉重打擊,鮮為人知的是,這場叛亂策劃極為周密,安祿山不僅部署有正面進犯長安的叛軍,還在唐朝的側後潛伏了兩支力量,幾乎一舉摧毀唐朝。

叛亂之前,安祿山正確的估計到,他的主要對手,將是唐朝的西北軍鎮,即河西、隴右、朔方、安西、北庭五個節度使的兵馬。如果唐朝廷在正面戰場失敗,很可能逃亡西北,組織力量反攻。因此安祿山便預先在西北地區聯絡反唐勢力,結果他與西北當地實力強大的粟特人勢力取得了聯繫。

鮮為人知:安祿山叛亂還有兩處策應,唐肅宗險遭俘虜

安祿山

粟特人是一個來自中亞的移民群體,他們高鼻深目,長相類似於波斯人,與中原地區的其他胡人大不相同,被漢人稱為"九姓胡"、"羯人"或"羯胡"。由於長期往來於中原與西域之間經商,他們積累了不小的財富,而唐朝開放的移民政策,對他們敞開國門,使得唐朝形成了幾個大型的粟特人聚居區。安祿山本人就是粟特胡人與突厥人的混血,"安"姓就是粟特九大姓氏之一,這大大便利了他取得粟特人的支持。

鮮為人知:安祿山叛亂還有兩處策應,唐肅宗險遭俘虜

在安祿山叛亂之前,實力強大的粟特胡商集團與他聯繫極為密切,形成了同盟關係,為他的造反提供經濟支持。安祿山通過秘密與各地粟特商胡進行貿易往來,取得了巨量財富。史載:"(安祿山)潛與諸道商胡興販,每歲輸異方珍寶,計百數萬。 每商胡至,則祿山胡服重床,燒香列珍寶,令百胡侍左右,群胡羅拜於下,邀福於天,祿山盛陳牲牢,諸巫擊鼓歌舞,至暮而散,遂令諸胡於諸道潛市羅帛,及造緋紫袍、金銀魚袋、腰帶等百萬計,將為叛逆之資,已八九年矣。"並且,粟特商胡不僅是為安祿山叛亂提供資金,而且提供了關鍵的人力。安祿山的近衛部隊就全部由粟特人組成。

鮮為人知:安祿山叛亂還有兩處策應,唐肅宗險遭俘虜

安祿山發動叛亂後,策動粟特人在西北兩處關鍵要地起事,對唐朝形成巨大威脅。第一處是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的靈州地區。此地是唐朝朔方節度使駐地,長安失守後,太子李亨逃亡到這裡,在朔方鎮支持下即位為皇帝,徵召西北各鎮軍隊反攻長安。但靈州也是入唐粟特人的大型聚居區之一,此外還有大量突厥部落生活在此地。安祿山早已在此潛伏了人手。

得到唐肅宗在靈州即位的消息,安祿山手下叛將阿史那從禮(突厥人)組織當地粟特胡及突厥人反叛。叛亂準備充分,聲勢浩大,聚眾達五十萬人,其中裝備精良的精銳甲兵就有五萬之多,而唐朝朔方鎮全軍也才六萬餘人。叛軍向靈州進犯,唐肅宗危在旦夕。

唐朔方節度使郭子儀一面率兵抵禦,一面緊急遣使向回紇求援,唐軍與回紇軍聯兵南北夾擊,才將叛軍擊敗,一舉斬殺數萬人,確保了唐朝廷的安全。

安祿山一計不成再生一計。他緊接著又在西北另一要地涼州策動了叛亂。涼州是唐河西節度使的駐地,控制著河西走廊要地。叛軍如能佔領此地,就可以阻擋唐朝西域的援軍,同時還可以勾結吐蕃攻打唐朝。而涼州正是河西粟特商胡的聚集之地。757年,唐河西兵馬使蓋庭倫被安祿山叛軍策反,組織涼州粟特商胡發動叛亂,其兵力達六萬人,攻陷河西數座城池,河西節度使周泌也被叛軍殺害。正在前線與安祿山叛軍主力鏖戰的唐軍不得不抽調兵力全力討伐,好不容易才把這股叛軍殲滅。

鮮為人知:安祿山叛亂還有兩處策應,唐肅宗險遭俘虜

粟特胡人一再成為安祿山叛軍的內應,也激起了唐朝方面的極大憤怒。隨著安祿山叛亂的發展,唐朝各地也掀起了驅除粟特胡的高潮。其中最激烈之處是揚州。作為京杭大運河上的樞紐城市和南方頭號經濟中心,揚州控扼著唐朝經濟命脈,對於唐朝維持對叛軍的作戰有著關鍵性的作用。但是大批粟特人聚居在此地經商,成為唐朝一大隱患。

上元元年(760年),宋州刺史劉展為安史叛軍策反,發動叛亂,向揚州進犯,攻陷江淮大片地區,威脅唐朝江南財賦重地。揚州商胡得信便預謀響應叛軍。唐朝緊急調遣名將平盧軍都兵馬使田神功前往平叛,大破叛軍於長江沿岸,斬殺劉展,並將揚州商胡近萬人全部殺死,終為朝廷除去大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