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師爺支招:八個字令八旗將軍撤職,值三千兩

在康熙年間,紹興府師爺方靜齋靠自己的善辯、機智而在這一帶小有名氣。

紹興師爺支招:八個字令八旗將軍撤職,值三千兩

有一年元旦,康熙皇帝到紹興大禹陵祭祀,京官和地方官在大禹廟臺階前列隊行禮,場面秩序一度有些混亂,站在後面的官員大多都是官職卑微,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盛典,有些興奮過度,聲音嘈雜,這種情況也讓康熙皇帝有所注意,於是就當場指責了他們幾句。

被當時駐浙江的八旗最高軍事長官杭州將軍看到了,這個將軍於是借題發揮,在當時,這位杭州將軍與浙江巡撫金鋐有矛盾。金鋐比較關照當地的知縣,但是對於駐守當地的軍事長官卻不怎麼感冒,這也讓杭州將軍非常的不滿。於是趁著這個機會,這位杭州將軍向皇帝寫了一封奏摺,說知縣在祭祀典禮當中不知禮儀,不知體統,這是大禹和皇帝的大不敬,犯了欺君之罪。與此同時,還建議皇上追究巡撫金鋐失察和管教不嚴的責任。

紹興師爺支招:八個字令八旗將軍撤職,值三千兩

金鋐知道這件事之後,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這個時候,他的幕僚向他進言,可以請紹興師爺來指點指點,於是金鋐便去拜見紹興師爺。金鋐說完自己的困惑之後,方師爺說:”這件事倒也不難,我給你出條建議,到時候你再見機行事,一定能夠化險為夷。“

金鋐問:”怎麼做。“

方師爺說:”想要得到我的指點,大人得破費3000兩銀子。”

金鋐於是就給了方師爺3000兩,師爺在一張白紙上寫道:“參列前班,禮無後顧”八個大字。

紹興師爺支招:八個字令八旗將軍撤職,值三千兩

金鋐立刻心領神會,在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康熙看了杭州將軍的奏摺,正要批奏,金鋐立刻下跪,面色平靜的說:“卑職當時站在朝列的前排,全神貫注的聽著皇上的教誨,沒有多餘的心思和將軍一樣去管理後排的秩序,請皇帝明察。”

紹興師爺支招:八個字令八旗將軍撤職,值三千兩

康熙聽完之後,馬上就想起了將軍在朝拜的時候,東張西望,不停的往屁股後邊去看,鬼鬼祟祟。

由此可見,犯下大不敬之罪的是杭州將軍。於是,皇帝立刻把將軍撤職,而被彈劾的巡撫和知縣卻毫髮無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