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獎勵生育別忘了兼顧獨生子女家庭

最近,遼寧省政府印發了《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率先提出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引發各界廣泛關注。

楊惠娟

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出生人口總量明顯增加。特別是二孩出生人數比2016年明顯增加,比重持續上升,“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持續顯現。這表明很多人是有生育二孩意願的。但還是有許多適齡夫婦出於經濟壓力、住房、醫療、教育等因素徘徊在生與不生的矛盾之中。一些省市如遼寧省人口還處在負增長的狀況。“全面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緩解中國人口結構失衡的問題,但偏低的新生兒出生率,也在敦促中國加快實現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的轉換。這時就需要政府制定相關的獎勵生育政策來激勵生育,改善人口出生率不平衡的狀況。

「青苹」奖励生育别忘了兼顾独生子女家庭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在生育方面有了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政策支持只是選擇考量的多方因素之一。高收入人群和很多年輕人延遲生育,乃至不生育,也是正常的社會現象。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是中央的既定方針。獎勵生育的出發點雖好,但也要考慮多方面的情況,多措並舉,做到統籌兼顧。

「青苹」奖励生育别忘了兼顾独生子女家庭

首先要激勵生育意願。現在很多家庭的生育意願低並不是因為“養不起”,而是無法保證給孩子較為理想的生活條件和成長環境。當前,生育保險已涵蓋了住院及產檢報銷、生育津貼等多個部分,應該說已經為生育家庭減少了一部分經濟負擔。人們更多地考慮的是孩子以後的教育、醫療、住房等社會保障問題。顯然,這不是衛健委一個部門能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多個部門及全社會共同努力,從稅收、教育等方面切實減輕育齡夫婦養育孩子的負擔,完善產假制度,提高社會公共服務的水平,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讓人們沒有生育的後顧之憂。

其次要做到因地制宜。遼寧省的獎勵生育政策雖好,但實施效果還需要時間的檢驗。各地應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人口生育政策,做到因地制宜,加強分類指導,完善和優化人口結構,以更好地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社會的到來。

「青苹」奖励生育别忘了兼顾独生子女家庭

獎勵生育的同時也不能忘記那些獨生子女家庭。他們曾經對計劃生育政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要進一步完善獎勵扶助、特別扶助、少生快富制度,實行獎勵扶助標準動態調整。對存在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加大幫扶力度,妥善解決他們的生活照料、養老保障、大病治療和精神慰藉等問題。

獎勵生育,也算是“國際慣例”。與其所帶來的人口紅利和社會幸福指數相比,這筆“投資”不僅划算,而且必要。具體做法上,當然還要因地制宜、穩步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