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不必学会分享玩具

孩子你不必学会分享玩具

因为岳父大人的关系,今年暑假和小橙子到外公家消暑。今天小橙子到他表哥家里玩,这个表哥大概有一年多没有见过面了,表哥比小橙子大一岁,但是和小橙子一样喜欢玩具,而且都喜欢车车的玩具。

小橙子去的时候带了自己最喜欢的警车和挖机。小表哥看到了很是喜欢,想过来和小橙子一起玩,但是小橙子就是不愿意,三两下就争吵起来,紧接着哭声响起,震耳欲聋,似乎都在卖力的显示自己的委屈。跟着大人出场,各自劝各自的娃。

表哥那边说,我们这边有玩具,来来,玩这个就好了,还有这个,一下子三五个玩具摆出来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小表哥还是盯着小橙子的警车在哭。

小橙子的妈妈也连忙蹲下来,语重心长的跟孩子,说分享的道理,跟别人分享的好处,和分享的快乐。结果小橙子一点都不乐意,开什么玩笑,这个警车可是爸爸今年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一边哭还一边拿眼睛可怜兮兮的看着我。

我看着实在僵持不下了,既要维护好小橙子的自我心里,不能伤害了自己儿子的心。又要想办法让小橙子给警车给小表哥玩,怎么说一年才回来见一次面。要是小表哥一直这样闹下去,他妈妈的脸上就不是那么好看了。

看着就要失去耐心的孩子他妈,我赶紧上去救场,

第一句,别哭,爸爸在这里,如果你不想分享你的警车,那么你可以直接说不。此话一出震惊四座,连小橙子都被震到了,更不用说,爆发前夕的橙妈了。

第二句,你看表哥那边也有很多玩具哦,还有你很喜欢的云梯消防车,如果你愿意跟表哥分享的话,我觉得他也愿意把云梯消防车跟你交换来玩的。等下我们回家的时候,我们再把玩具交换回来。

第三句, 但是如果你想玩表哥是云梯消防车,你首先要问表哥同不同意和你交换玩具。如果表哥不愿意,你只能玩自己的玩具。

小橙子看了看我,又看看手上的警车和表哥的云梯消防车,最后还是走到还在哭泣的表哥面前,把警车一摆,说了一句,交换玩具。然后捉起云梯消防车跑回我怀里来,表哥得到了他想玩的警车,也停止了哭泣,慢慢两个小孩又玩到一块去了,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硬是要挨在一起坐。

孩子你不必学会分享玩具

我不知道分享这个词汇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而且让人有时不是很愉快。

记得我小时候,好不容易攒下一点零花钱,去买了一包薯片,那可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吃到的东西,自然很是欢喜的咔嚓咔嚓。也许是我吃得太香了,隔壁有个同学过来找我跟他分享。开什么玩笑,当然不愿意了,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可能跟你分享,结果这个同学,居然说我吝啬,吃独食,要被公鸡叮。后来还和其他的同学说我坏话,让其他同学不理我。真是气死我了。

孩子三岁以后慢慢就有了自我意识,知道哪个东西是他自己的,也许这个东西不是很贵重,哪怕是一张卡片,一个脱线的布娃娃,但是哪就是他的心爱之物。而很多时候大人出于各方面的原因,要求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他的心爱之物,也许大人认为分享玩具的小孩不自私,也许大人抹不开面子,但是我们让孩子分享的时候可以先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孩子你不必学会分享玩具

一,分享玩具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诗经》里面有一句叫做: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意思就是,你送我一个木瓜,我送你一块美玉。 这种你给我木瓜,我给你美玉的分享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交换的行为,而不是白白分给你。

就好比我去饭店吃饭,吃完了不能用一句分享就能吃到一顿饭一样,或者我看到银行里面有很多的钞票,也不能用一句分享就能拿到一摞摞的毛爷爷。老板给你发工资也是因为你付出了劳工然后给你薪水,而不是和你分享。我们小区停了一辆兰博基尼,我只能趁着没人的时候靠过去拍个相片,但凡不敢有和车主分享这辆车的想法。而到了孩子这里为什么我们却要强调要把自己玩具给别人呢?在孩子的心目中,他的玩具并不比兰博基尼差。你要跟他换,他还不乐意呢。

二,强迫分享孩子的玩具,孩子更容易养成自私的性格。

孩子喜欢的东西被大人强迫的交给他人, 会使孩子不开心,他们不会理解大人的思维,只是觉得,自己心爱的东西被夺走了,认为是别人抢走了自己的东西。 而父母居然帮助别人夺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会使孩子没有安全感,严重的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也会使孩子更加的不喜欢分享这件事情,甚至会使孩子不断去争夺各种物品占为己有。因为潜意识里他觉得拿走他人的东西会得到大人的帮助,被夺走的那个人却反而受到批评。

关于分享,正确的做法是从孩子的心里角度出发,帮助孩子分清楚什么东西是是自己的,自己可以怎么处置,让孩子明白把东西分享出去并不会失去这个东西。关键是在尊重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