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專訪|費廣正:VR 世界的大門還未全部打開

大咖專訪|費廣正:VR 世界的大門還未全部打開

費廣正,北京銳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CEO,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教授,工信部虛擬現實標準委員會委員。曾在中科院軟件所計算機應用專業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在瑞士日內瓦大學 MIRALab 實驗室完成博士後研究。他曾主持或參與完成多項虛擬現實技術項目,在科技領域發表 50 餘篇學術論文。近日《明見》雜誌有幸採訪這位 VR 大咖,他為我們分享了怎樣的一個 VR 世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明見》:首先,想請您談一下對於國內VR生態的理解?

費廣正:VR其實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從發展的進程來看,從最早的軍用、航天、大型企業等市場的定向開發的培訓、輔助製造、仿真實驗等領域開始,是小規模的市場,當時並沒有獲得太多關注度。隨著16年VR領域資本的推動,行業開始轉向ToC,整個產業鏈也在不斷的優化和豐富,這才出現了VR產業生態。從生產、開發、設計、流通,再到最終消費等大的環節來看,VR和其他產業是類似的。然而具體到VR產品本身,其實它的生產有很多階段,既包括硬件、引擎等底層製作工具,還包括內容的創意製作等。因此,僅生產環節就有一個小生態,而在流通環節或營銷環節,又有很多豐富的產業鏈。消費的生態也很豐富,To C端的應用領域很廣,涉及旅遊、地產、教育、娛樂等,有的可能以線下體驗店的形式,有的可能以個人消費品形式,也有一些已經跟電影等相結合構成衍生品的形式。

現在VR的關注度確實有所增長,無論是生產、流通或者消費者環節,已經有很多企業投身其中。但是目前這個行業的“盤子”並不夠大,容納不了那麼多的企業在裡面歲月靜好,於是去年這個生態就出現了問題,偏前端一些的、與生產相關的企業所遭遇的就更加艱難。另外,最初大家都一窩蜂地去投資,造成了投資過剩,之後則出現回報率不高、投資者失望、熱度難以保持等問題,而這些也是因為技術和體驗都還不到走向C端的臨界值所造成的。

《明見》:VR在去年上半年很熱,下半年轉冷,至如今市場的波動,在您看來是什麼原因或者過程?

費廣正:我覺得是個理性迴歸的過程。開始熱的原因是大家怕失去機會,大家覺得這麼熱,那我一定要趕上,不能踏空。後來趨冷是理性迴歸,因為行業本身還沒成熟,條件遠遠不夠,而錢只是一個方面。這一個方面如果過分看重,就可能適得其反,比如,把錢投錯方向,錢發揮不到效益等等。而這東西本身也沒有那麼快就能變現,所以過早地投資進來對它進行升溫,實際上是拔苗助長了。

一開始期望高熱度高,一下子升到峰值,然後很快又失望,掉到了谷底。之後會有一個緩慢的升溫,不過戰線會變長。這就是我們現在正經歷的理性迴歸,伴隨著技術的成熟,方向、大趨勢的指引,相信資本不會再像賭博一樣投機。

《明見》:與國內相比,您覺得國外更注重什麼?

費廣正:我認為是創新。國內更多的是消費級的試探,也就是消費當前的主流形態。國內很多人認為VR就是頭盔式、沉浸式的全景照片和視頻,由此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投入到了這些方面。而實際上這只是VR的一個比較淺的形態,遠達不到VR真正的概念。這種對VR的粗淺理解,導致國內出現很多跟風企業,這種低附加值的或者無創新的企業快速氾濫,實際上非常有害於行業發展。

國外在創新應用和體驗方面做的更好些。應用創新上,國外的人才會多元化的利用VR技術,積極探索在商業、娛樂、醫療、心理等領域的應用,而在中國,VR應用很單一,產業鏈也較窄。另外,在國外體驗創新也很受重視,除了常見的體驗比如頭盔類的體驗,還有適合體驗中心的一些大型設備的體驗。除此之外,國外還有很多新的探索,比如環境體驗。人們可以通過穿戴式的設備武裝眼睛、手甚至全身等多種感知,來提高交互體驗。

總而言之,在國外的創新環境中,VR被理解成是一個多感知的,融合多種感官的,密切結合心理學、藝術化敘事等研究成果的VR應用,也就是說提供更深層次的沉浸感;但國內相對創新性差,更多的是一種視覺刺激,對深層次沉浸體驗探索不足。

《明見》:在這樣的外在環境下,您公司現在有什麼發展規劃?

費廣正:我們不能和國外遊戲引擎走一樣的路,畢竟它已經佔據了行業和市場,直接去正面交鋒其實是很難成功。何況,我們認為遊戲在VR能夠服務的行業中只佔了很小的份額,其他領域還有很大空間。目前國外成熟的引擎有兩種商業模式,一種是與遊戲公司商定,在遊戲發行環節設置比例分成;另一種是一次性向遊戲公司收取授權費用。這兩種模式他們已經完成探索了,我們需要去尋找其他的方式,從其他行業的應用下手,如衣食住行等相關領域,如針對“住”領域的泛房地產行業。

做其他行業的引擎的優勢有兩點,第一是更簡便,第二是我們有先發優勢,還能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更具特色的服務方式。我們的商業模式除了做引擎之外,我們還要走向應用、走向服務。我們本身有自己的引擎打底,做產品、服務就有更好的基礎。如果直接用別的遊戲引擎來做服務,在短期內可能很快轉化成產品,但長期來看,因高度受限,很難做好和某個行業的深度融合。

《明見》:您的引擎比其他引擎好在哪?

費廣正:在易用性、實時性和真實性層面上,我們面向非專業用戶,我們的易用性水平目前在國際上算是最高的。實時性和真實性之間實際需要一個平衡:要真實一般很難就做到實時,真實一定花更多的時間來渲染,需要專業型的使用人員,如果實時性很好,真實性就稍弱一點。就這種狀態,國際目前最好的是UE4引擎;其次用的最廣的是Unity。我們的畫質在沒有專業人員使用的情況下就已經遠超過Unity,我們用相對短的時間做出的質量跟UE4經過精打細磨做出來的質量比起來略顯遜色,但它是專業人員通過精心打造製造出來的精品,而我們是非專業人士在很短的時間做出來的結果,所以我們的優勢就在這裡——應用。

大咖專訪|費廣正:VR 世界的大門還未全部打開

銳揚科技VR家裝體驗

《明見》:在虛擬現實領域,您覺得有哪些公司值得海航去投資與合作?

費廣正:據我所知,海航集團囊括航空、酒店、旅遊、地產、商品零售、金融、物流、船舶製造、生態科技等多業態大型企業集團,業務版圖從南海明珠初步發展到全球佈局。在VR領域的投資,肯定是綜合考慮到海航自身的優勢和戰略佈局,選擇與自身產業相關、科技前沿趨勢方向等因素,針對性的做戰略投資的佈局。個人淺顯的認為,在智能製造VR可視化領域、VR底層引擎應用、場景化VR營銷領域、VR內容生產領域都比較符合海航的產業佈局。比如:在旅遊方面海航可以對旅遊內容進行挖掘或是對旅遊中的VR體驗進行佈局。另外,機場也是很重要的VR體驗和應用分發場景。機場的媒體內容也在不斷升級,例如以前是非互動的,就是一塊塊屏幕,而未來應該有越來越多的深度體驗,可以考慮設置一些體驗廳、體驗店。甚至可以考慮跟好萊塢、迪士尼這樣的知名IP合作引進一些高品質的沉浸式短劇,它們能帶來一些很好的品牌效應。

我認為海航和我們在很多方面也有一定的合作空間,例如我們目前正在為住宅地產企業打造VR解決方案,我們稱之為第三營銷空間。針對海南島內的地產項目,大部分針對旅遊型地產,島外購房為主力,更能凸顯VR技術給房地產營銷帶來的變革。所謂第一營銷空間指的就是傳統的線下物理空間,對於地產行業而言就是項目的營銷樣板間及項目現場的售樓處,這部分是重體驗模式,但展示空間有限,樣板間裝修成本高,產品更新跌代快,獲客成本高,這些因素造成運營成本偏高。第二營銷空間是線上的數字空間,比如網頁的圖片、文字、視頻等等信息化的展示空間,這種方式好處在於獲客成本低、流量轉換低,但缺點是幾乎無體驗、價格競爭明顯,人的參與感、沉浸感都比較弱。第三營銷空間,是指前兩者的融合,線上融合線下,既降低獲客成本,又能提升沉浸感和交互體驗,這對於房地產營銷來說特別重要。在這部分,我們有一款核心的VR空間設計產品——點點新家,針對地產營銷,能夠做到樓盤多戶型不同風格室內樣板設計的快速精準全案替換,更能聚焦到購房業主對於不同戶型的選擇,不同空間設計方案的匹配並促進其快速決策。除了提供設計軟件的支持,我們還提供一款自主研發的觸控交互的可視化硬件設備——銳秀互動臺,在此基礎上還能為地產開發商實現從毛坯房交付到精裝房再到個性化的整裝交付的營銷升級提供體系化VR系統服務,也能對接地產物業運營的後裝修時代延伸新的增值服務。

除此之外,在智能製造領域,基於我們自主研發的RayVR引擎技術,我們還實現了對生產環境進行虛擬監控的雲端管理平臺,不僅可以非常真實地實時監控生產運行狀態,還可以在發生故障時根據各項數據輔助故障診斷,從而降低故障診斷難度,縮短維修時間,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我們認為在這部分和海航旗下的科技企業或海航投資的相關業務存在不錯的合作機會。

大咖專訪|費廣正:VR 世界的大門還未全部打開

《明見》記者親自上陣體驗VR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