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斯的拿來主義讓蘋果產生巨大的創新

喬布斯的拿來主義讓蘋果產生巨大的創新

在1997年喬布斯重新迴歸蘋果之後,蘋果在核心技術上全面採取了拿來主義的策略,說的再直接一點就是蘋果產品的很多東西都是把別人家直接拿過來用,做的再體面一點就是收購,然後在外面加上一個殼。比如我們很常見的iOS操作系統和Safari瀏覽器其實都是在別人的東西外面加上了一個蘋果的殼。在喬布斯看來,這種做法是對過去自己的 一種“反叛”,但是在我看來,這其實就是拿來主義。

喬布斯的拿來主義讓蘋果產生巨大的創新

從技術和產品的思路來看,拿來主義就是不再重複發明輪子,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微軟,他做東西其實就很累、很幸苦。舉個例子,視窗操作系統是微軟公司自己從底層做起來的,然後再加上自己的軟件,考慮到要和老版本兼容,就不得不考慮要支持各種硬件驅動。之前的一段時間,喬布斯和微軟鬥爭的很厲害,但是當他重返蘋果之後,蘋果放棄了之前什麼都做的路線,而是採取了一種拿來主義的策略。我們使用的iPhone手機的很多模塊就是現成拿來的,還有很多的多點觸屏技術。所以我有一個觀點,蘋果公司並沒有試圖去佔領技術制高點,更沒有建立一套自己的行業標準,而是把用戶體驗做到了極致,一樣在手機市場高的天翻地覆。打遍天下無敵手。甚至整合出了iTunes、應用商店。這種對於現有技術的高度整合其實就是一種創新。

喬布斯的拿來主義讓蘋果產生巨大的創新

關於創新,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觀點,只有從底層做起來的原創才能稱得上創新,在這樣一種思維模式下,做出核心很重要,而在核心上做什麼並不重要。但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外面的殼要比核更加重要,用戶體驗的 好壞都反應在了外面的殼上,蘋果推出iPod的時候,這種滿大街都是的MP3播放器並沒有任何的核心技術。但是由於蘋果在殼上做足了功夫,將用戶體驗做到了極致,就夠構成了iPod暢銷不衰的基礎,同時也是後來蘋果公司改變數碼工業的基礎條件。

喬布斯的拿來主義讓蘋果產生巨大的創新

喬布斯的這種拿來主義值得反思,這種經驗告訴我們,並不是什麼東西都出自自己之手才叫做高科技,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很多的公司都是從自己出發,歷經千辛萬苦做出一個高大上的東西,出來之後,用戶看不明白,市場不受歡迎,,就要去教育市場、教育消費者,對自己所謂的核心技術大肆宣傳。而蘋果正好相反,並沒有過多的去宣傳自己的高科技技術,但是用戶體驗好,就會上癮,因此,即使技術不是自己原創的,但是隻要能給用戶帶來一流、極致的體驗,那麼這就是創新,和做出核心技術同樣重要的創新。

喬布斯的拿來主義讓蘋果產生巨大的創新

當然了,即使是喬布斯這樣的大佬,同樣也吃過技術的虧,他離開蘋果之後,創辦了一家名為NeXT的公司,這家企業比較偏重以技術為主導來驅動市場,但是最後市場並不是很買帳。喬布斯本人並不是技術出身,而蘋果公司的另一個創始人沃滋卻是真正的技術出身,正因為喬布斯不是技術出身,因此在他眼裡,技術不是產品的根本,而很多技術出身的人則過於迷信技術,變成了為了技術而技術,技術本來只是手段,但是卻成為了目的,其結果就是忽略了消費者。

現在看來,喬布斯重返蘋果,應該是帶著對於時代的一種全新的認識,或許也是他離開蘋果之後不斷反思自己的結果。如果他早5年重返蘋果,這種拿來主義的策略可能就不會成功,更加無法在當時成為主流。今天蘋果產品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流暢感,當時的軟硬件也很難支持,即使可以支持,也會非常昂貴。但是後來,軟硬件的條件具備了,用戶體驗的時代來了,於是喬布斯帶領的蘋果趁勢崛起,一發不可收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