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看杜鵑

北方的春天來得晚,人家那裡都繁花似錦了,我們這裡才剛剛開始鬧春,因為寒冬過於漫長,所以我們就格外珍惜春光,於是杜鵑花開時節,大家都願意三五成群,去觀賞漫山遍野的杜鵑花。

一路向北看杜鵑

內蒙古鄂倫春旗境內的杜鵑花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金達萊,在早春季節開放,因為冰雪還沒完全消融就開花,還因為先開花後長葉,滿山坡集體盛開,那種熱烈與振奮帶給人無限欣喜與希望。

一路向北看杜鵑

小二溝風光

我是去年的5月中旬看的杜鵑花,從海拉爾出發到小鎮大楊樹,乘坐了整整一天的火車,有意思的是,去大楊樹得先出內蒙,經黑龍江,再回到內蒙,全程不用倒車。

或許有人會問,坐一天車,那得多煩啊?我的回答是,“沒有啊,我興奮著呢。”因為沿途的風光太美了,尤其是從嶺南到嶺北那一段旅途,我乘坐的綠皮火車要穿過浩瀚的白樺林,那景緻美得像夢中一樣,白樺樹雖然還沒發葉,但是它的雪白挺拔密集還是讓人震撼,火車爬興安嶺的過程,也很新鮮,一會兒鑽隧道,一會兒轉彎,車頭噴出的白色煙霧浮在樺樹樹梢,好美啊,就像晨霧一樣。車窗外偶然掠過幾顆棵長滿毛毛狗的楊樹很是喧譁,相比樺樹就覺得它們像嘰喳的少女,而白樺倒像個大丈夫了。

一路向北看杜鵑

內蒙古扎蘭屯境內的杜鵑花

我看杜鵑花的地方叫小二溝,距離大楊樹有2個多小時的車程,早上3點出發,似乎一直在林間穿行,兩小時後,就可以看到一叢叢的粉色在光禿的松林間跳躍,像火苗一樣,我興奮地喊:“我看見杜鵑花了!”隨行的朋友漫不經心的說,“這不算啥,等一會兒成片了,才好看呢。”

說話間,那漫山遍野的粉杜鵑就出現了,真是美啊,那種野生的美,掩映在樹叢中高錯落的美,無人欣賞也熱烈開放的美,惹得車上人員“哇哇”直叫,見車還不停,我簡直受不了了(我無法做到無視杜鵑的美麗),大叫,“停車,我要下去,我要拍照。”

一路向北看杜鵑

杜鵑叢中戲耍,人生珍貴記憶

一路向北看杜鵑

與天與地與杜鵑花同歡

到山野遊玩,去一趟不容易,建議還是帶好單反相機,因為有的美景很容易錯過,杜鵑花期短,只有幾天,去早了,不開,去晚了,又落了,即便正在開花,一陣雨,就會讓它凋零,慶幸隨行人員中有人拎著“大炮”,所以我們才有了幾張美美的照片。

一路向北看杜鵑

著名的嘎仙洞

看杜鵑回來的路上,我們去遊覽了著名的嘎仙洞,進到洞內,感覺裡面很是陰涼,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壽所寫祭奠先祖的祝文就刻在距洞口不遠的石壁上,為了保護,用罩子罩起來了。

一路向北看杜鵑

布蘇里山莊正門

鄂倫春境內的景點還真是不少,布蘇里山莊就是一個不錯的去處,這個景點的產生源自當年緊張的中蘇關係,據說為了修建這個軍事設施,1967年,國家拿出27個億,動用2個工程團,1個汽車團,1個守備團建成,現在聽來都讓人瞠目。

這個軍事設施隱藏在一個山洞內(就是把一個山內部挖空了),主要用於囤積車輛,彈藥,槍支,生活物資,有一個兩層樓高的油罐給我印象深刻,聽說那是一個排的女兵耗時兩年焊成的,為什麼用女兵?回答是女兵的承受能力較男兵更強。

山洞裡很涼,進去遊覽要穿棉大衣,山洞內寬敞,卡車可自由通行。

一路向北看杜鵑

要塞內存儲的物資

一路向北看杜鵑

要塞指揮所

布蘇里山莊旅遊景點2013年已列入AAAA旅遊景區,它的周圍環境優美,人文歷史豐厚,林彪手書“北方第一哨”,將軍樓,仿真軍事沙盤等一系列實物,都會喚起當年那段特殊歲月的記憶,兼具紅色旅遊自然旅遊雙特點。

一路向北看杜鵑

要塞內軍湖風光

雖然是去年的圖片,現在看著依然難掩當時的激動與欣喜,時值杜鵑花開季節,寫篇文章,也算在家為美麗的杜鵑致意了,頭條正在舉辦【城市奇遇】活動,我把家鄉的美景與故事發上來,希望我美麗的家鄉能夠入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