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是尊重孩子?

“你看人家孩子都在學語文和英語,這是打基礎的課程,必須要學好,我們也報一個班學好不好?”

“不要,我對那個沒興趣。”

“哦,那好吧。”

新時代的父母比老一輩更注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可是很多人口口聲聲要尊重孩子,卻不得其法,根本不懂什麼是尊重,怎樣做才能尊重。

怎樣才是尊重孩子?

從心底裡欣賞孩子,鼓勵他們的每一個進步。

呀呀學語、蹣跚學步,孩子每一個階段都在飛速地進步著,他們還未成熟,仍在不斷成長的旅途,既有快速的成長變化,又有很多“不足”。作為父母,我們要能發自內心的欣賞孩子每一個前進的腳步,能看到每個階段孩子的閃光點,包容他們的“不足”,給予孩子慢慢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人家作業早做完了,怎麼就你慢?”,“這麼簡單都不會,你怎麼這麼笨?”這種拔苗助長式的催促和打擊,不利於孩子自信的建立和心理健康發展。

怎樣才是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差異,真正理解和接納孩子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存在不同,有的在精細動作方面突出,有的則體現在體育運動、音樂、繪畫等等方面有特長,興趣愛好也各有千秋,把“別人家的孩子”當成自己孩子的榜樣,藉此刺激孩子,想用這個方法引導孩子朝父母期待的方向發展,這首先就是一種不尊重。孩子不是為父母成就自己,而是為自己的需要而成長。不要把孩子逼到大學,卻成了“空心病”的一員,嘗試鼓勵孩子培養和發展自己的興趣,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才是一種真正的尊重。

怎樣才是尊重孩子?

學會適當放手,給予孩子自由,但非放縱。

扶著孩子學走路,總有放手的那天,孩子才能真正大膽地向前跑去。“放手”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目標,終歸是為了讓孩子能養成獨立思考、大膽創新、勇於探索的良好品質,這樣的教養方式,才是真正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給他們真正的成長自由。但這又是一個逐步放手的過程,需要父母在“放手”的過程中給予適度的引導,而非全然地放縱孩子“為所欲為”。

怎樣才是尊重孩子?

言傳身教,建立平等的溝通模式。

有些父母,自己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催促孩子不許看電視,趕緊寫作業;自己不愛讀書,卻每天回家逼著孩子閱讀。這是一種命令,是父母的威壓,根本算不上是一種平等的溝通模式,更起不到引導孩子,讓孩子心服口服、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習慣。平等的溝通模式很重要,言傳身教就更是關鍵。

尊重孩子,是父母發自內心的意願,如果不知該如何表達尊重,至少請你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目光,在同一高度的視角里,才能與孩子心連心地體會“尊重”的真正含義。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如果養育孩子過程中,您有什麼疑問和困擾,歡迎關注我的同名頭條號,或是加我qq:25088463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