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攜10億元入場的瑞幸咖啡,打敗星巴克的勝算有多少?

最近,公司樓下開了家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讓老張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瑞幸咖啡的野蠻擴張之行。光從執行力來講,老張是非常欽佩的,畢竟目前國內咖啡品牌,沒有哪一個有這種行動力。

這家攜10億元入場的瑞幸咖啡,打敗星巴克的勝算有多少?

但對於瑞幸咖啡的“幹掉星巴克”、“5月底完成500家店”、“湯唯、張震明星代言”…老張有幾點思考:

01

以性價比為核心,就能打敗星巴克嗎?

瑞幸咖啡從一開始便喊出“用性價比打敗星巴克”的口號,用20-30元的價位去挑戰星巴克30、40主流價位產品。

這家攜10億元入場的瑞幸咖啡,打敗星巴克的勝算有多少?

從性價比著手,老張認為這是個偽命題。

星巴克自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在國內的影響力,不是因為他有雄厚的資金,更不是因為在國內有1000+的門店數量,而是嚴謹的門店員工培養機制,穩定的產品線,輕鬆舒適的第三空間讓這個品牌能夠活到現在,並活的很好。換句話說,咖啡廳賣的是咖啡廳。

這家攜10億元入場的瑞幸咖啡,打敗星巴克的勝算有多少?

而瑞幸主打外賣市場,講究方便、快捷、性價比。在點單設計上,統一在線點單,省略了員工與消費者溝通環節,這就意味著直接抹殺了消費者從服務上感受到一個企業與個人的情感交流,那麼這個瑞幸跟一個自動販賣機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家攜10億元入場的瑞幸咖啡,打敗星巴克的勝算有多少?

02

跑的快就能突圍嗎?

據統計:

星巴克用了19年,在中國開了3000+店!

Costa咖啡用了11年,在中國開了420家店!

而瑞幸咖啡則打算用6個月,開店500家。

雖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瑞幸咖啡稍微有些急功近利了些(為了開店而開店)。先不說瑞幸在人員配備、門店選址、產品穩定等方面的問題,就針對顧客的運營和服務,也是最值得花費時間打磨的事情。如果忽視了門店和服務,是個消費者都會質疑你的產品。

這家攜10億元入場的瑞幸咖啡,打敗星巴克的勝算有多少?

03

消費者為什麼選擇你?

“明星代言”、“冠軍咖啡師”、“順豐外賣”…這些林林總總的營銷方式,無非是想要讓消費者認可瑞幸的咖啡品質,但是真正要讓消費者認可的還是需要切實的在產品上下足功夫,而不是一味的營銷,一味的給自己臉上貼金。

這家攜10億元入場的瑞幸咖啡,打敗星巴克的勝算有多少?

營銷是要做的,但品牌是要積累的。如果大夥兒記性不差的話,想想靠炒作出名的品牌還有幾個在活著?

總之,老張認為倘若瑞幸成功了,那也只是資本的勝利,是典型的中國互聯網式公司的勝利。當然,我不否定它能成為第二個喜茶(老張不看好的喜茶又搞了條大新聞) 。

-------------------------------------

*快車道·張勁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