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你會感覺三國後期英雄少了,事實到底是什麼樣子

我們之所以認為三國後期人才少,很大程度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羅貫中把前中期吹得太過神乎其神了,而後期筆墨又非常少,而且主要還著重於姜維的神勇。而魏國,吳國兩國之間的較量幾乎一筆帶過。其實後三國各種陰損毒辣的謀士、韜略滿腹的大將、血腥殘暴的政治廝殺,甚至是捨身赴死的刺客,比前三國一點不遜色。而且若論政治鬥爭的慘烈程度,更是漢魏吳立國之初無法比擬的。

為何你會感覺三國後期英雄少了,事實到底是什麼樣子

要說凋零的話,蜀國確實如此人才少,但是也有姜維,投降的夏侯霸,王平,張嶷,廖化,傅檢。而魏國和吳國的人才,魏晉這邊有司馬昭,司馬師兄弟,鄧艾,鍾會,孫禮,羊祜,王睿,王渾,石苞,胡遵等,吳國這邊有陸抗,丁奉,全琮,全端,朱桓,徐盛,周魴等。這些人的水平和能力可能不如曹操,諸葛亮或者周瑜,但是個個都是鎮守一方的大 將。

為何你會感覺三國後期英雄少了,事實到底是什麼樣子

後三國和前三國相比,少了一點熱血衷腸,天崩地裂,多了很多波譎雲詭,互相傾軋。後三國的大戲基本都是三個國家自己的政治內耗。

為何你會感覺三國後期英雄少了,事實到底是什麼樣子

吳國,孫權立儲,二宮之變,全家步家仗著皇親地位,操弄權柄排除異己,孫權罵死陸遜、賜死朱據,開孫吳流血政爭先河。父殺子,宗室之間互殺,流放,構陷功臣,賜死忠臣。又有孫休清算孫綝,再有孫皓屠滅濮陽興、張布。再到後來孫皓的暴虐,陸抗西陵的大勝。之後孫峻圖謀諸葛恪,基本是一朝天子一場殺伐,腥風血雨。更別提各地方大族互相勾心鬥角。每一場權謀政爭,驚險刺激,喪心病狂,都遠超現在任何一部宮鬥戲。

為何你會感覺三國後期英雄少了,事實到底是什麼樣子

曹魏的司馬氏奪權曹氏,高平陵政變,司馬懿老烏龜賺曹爽。司馬師毒殺魏宗室所出的嫡妻夏侯徽,滅夏侯玄滿門,廢帝,平毌丘儉文欽之亂。賈充鍾會毒計百出,一條比一條陰損。司馬昭更不用說了,平諸葛誕之叛。廢曹芳殺曹髦,借呂安案殺嵇康,夏侯玄和嵇康的首級嚇得天下名士只敢清談不敢清議。司馬家奪權的路上,靠著計謀巧取,每一步都蹚著血,步步驚心步步要命,一步十殺。

為何你會感覺三國後期英雄少了,事實到底是什麼樣子

鄧艾段谷破姜維,你來我往。如果姜維不是因為胡濟援軍失期未至,勝負還在未定之天。後來姜維自沓中。急行將近500公里的路途,躲閃鄧艾追兵,晃諸葛緒,馳援劍閣,拒鍾會大軍十餘萬。如果沒有鄧艾兵行險著,越陰平翻景谷,偷襲綿竹,鍾會大軍必然無功而返。後來,姜維詐降引誘鍾會反司馬昭,反間計使鍾會、衛瓘抓鄧艾。胡烈手下的田續煽動魏軍下層士卒,釋放衛瓘、胡烈、牽弘等被囚將官,衛瓘反戈一擊圍殺鍾會,逼死姜維,滅口鄧艾父子。

為何你會感覺三國後期英雄少了,事實到底是什麼樣子

對益州人與巴蜀人來說,做魏的一州未必壞過獨立一國。後來鄧艾兵臨城下,譙周等人帶頭要求開城投降,也間接說明益州本地人跟漢政府已經離心離德了。蜀漢後期更是充斥了荊州人、東州人、益州人、巴氐人、南中人的矛盾,費禕打壓姜維、譙周打壓姜維、董厥打壓姜維、黃皓打壓姜維,全是這些矛盾的集中體現。

為何你會感覺三國後期英雄少了,事實到底是什麼樣子

如果前三國是各方諸侯在混亂中的真心話大冒險,後三國就是一場由亂歸治的競技,規則清晰,套路固定,結局一目瞭然。人們學會了考慮成本,資源利用的更加充分,冒險因素越來越少,個人表現的機會也不多了。後三國說是亂世,又是三個國家各自偏安一方的治世。

為何你會感覺三國後期英雄少了,事實到底是什麼樣子

說人才,比前三國只多不少。唯一少的,是像關羽、劉備、曹操、諸葛亮,這種極其閃耀,在逆境中不停綻放光芒的個人魅力很強的明星。大家的智慧都用來勾心鬥角,整個的局度和氣量和前期放眼天下的那種胸襟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所以那些僅剩的英雄,陸遜、姜維和鄧艾,一個都沒有落到好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