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企業的10個定價策略

Top 10 Product Pricing Models For Startups

原文作者:Martin Zwilling

翻譯:劉鑫河 張海欣

初創企業最難做的決定之一是給他們的產品或服務定價。

定價可選擇的策略包括免費使用(比如twitter),基於成本定價,基於消費者承受能力定價等。

做這份決定將會對企業產生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它會成就你的品牌印象、融資需求以及企業的長期運營能力。

很顯然,定價的基礎是你所選擇的市場和消費者、現有的競爭對手以及一個你想長期堅持的產品戰略。

定價策略和市場營銷模式雖然是息息相關的,但不要將兩者混淆。市場營銷的任務是獲得曝光度和抓住市場機會,但是定價策略將影響企業如何長期的獲利。

初創企業的10個定價策略

總而言之,我是“保持簡單keep it simple”的大粉絲。通常消費者對於過度複雜的價格模式會選擇得十分謹慎。你的挑戰就是在獲得合理回報的同時,把消費者對產品期望的價值和定價很好的結合在一起。

十大定價策略


產品或服務免費,從廣告等方面賺錢

初創企業的10個定價策略

這種模式是當今互聯網公司廣泛採用的一種模式,也叫做facebook模式,他的用戶可以免費使用網站,但公司可以通過客戶點擊網站頁面的廣告來獲取收入。這種模式讓消費者體驗良好,但對初創企業來說並不有利,除非你的資金雄厚。如果你真的很有勇氣,可以嘗試twitter的模式,沒有收入(也沒有廣告),而是把賭注壓在數百萬用戶可能產生的價值身上。

產品是免費的,但客戶要為服務收費

初創企業的10個定價策略

在這個模式裡,客戶可以免費帶走產品但會被要求支付安裝費,定製費,培訓費或其他服務。這個模式的好處是你可以站在客戶門前,直接創造收入。但要注意它的本質是產品的成本被作為市場推廣費用的一部分,它是一場服務型生意。

增值服務模式

初創企業的10個定價策略

這類模式往往隱藏在“免費模式”裡,比如linkedin和其他互聯網應用,基礎的服務是免費的,但增值服務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這種模式同樣需要投入巨資去獲取客戶流量,以及想盡辦法把產品的差異化和客戶體驗做到最好。

基於成本的模式

初創企業的10個定價策略

在這種傳統的模式裡,售價往往是成本的2~5倍。如果你的產品是某種實物商品,利潤空間可能小到只有10%,當技術進步使得生產成本極大減少時這個模式可以接受,但如果有太多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不要使用。

價值模式

初創企業的10個定價策略

如果你的產品能夠為客戶提供巨大的價值或為他們省下一大筆錢,可以把定價設為與價值相等的水平。這招在互聯網企業裡不一定適用,因為它就像“有了也挺好nice to have”(沒有也無所謂,可有可無的的模式決定了企業不能亂收費),但對於能夠解決重大疾病的藥物來說卻很合適。

組合定價

初創企業的10個定價策略

這個模式適用於產品和服務多樣化組合的公司。它是利用產品組合來賺錢,其中一些產品有較高利潤而一些沒有,它設置的基礎是市場競爭,鎖定客戶,價值傳遞,獲取優質客戶等因素綜合考慮而定的。這個模式需要在專業的管理模式下才能使用。

分層或批量定價

初創企業的10個定價策略

在一些特定的產品環境裡面,同一個產品的使用人數可能是1個人再到數千人,根據用戶的數量/產品的使用量進行分層收費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做法。將分級數量儘可能保持緊密從而提高管理能力。這個做法通常不適用於消費類產品和服務。

基於競爭關係的定價

初創企業的10個定價策略

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裡,不論成本或者數量是多少,產品的定價必須具有競爭力。這種模式通常是意圖將競爭對手驅逐出市場的一種委婉的做法,在競爭高的領域低價,在低的地方反之。然而,僅僅在價格上進行競爭是一個殺死你創業的好方法哦。

按特徵定價

初創企業的10個定價策略

如果你的產品可以低價出售的話,這種方法是有效的,並且隨著產品特徵/特點的增加而提高收費。這是一種非常有競爭力的模式,但是產品本身必須具有可塑性,能夠為客戶提供不同的服務。這種模式同時也將耗費巨大的研發成本,測試成本,行政成本以及對於公司後勤也是個巨大的挑戰。

剃鬚刀模式

初創企業的10個定價策略

這種模式中最常見的就是售賣便宜的打印機,而供給昂貴的墨水。最基礎的產品通常先以低於成本價出售,期待未來給客戶提供持續的後端購買服務。這也是一種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模式,所以不是特別適合初創企業的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