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清明的天氣,能預測收成?

從小在農村長大,見多了農村的風土人情,經歷了數不清的趣事。其中最為有趣的是,聽老人們拉呱。這是一件既有意思,又長知識的事。每到農閒之餘,老人會扎堆拉呱、曬太陽。在這期間會說出很多的老話,每當這時小編聽得格外入神,還纏著老人給解釋。難得碰上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年輕人,他們自然會解釋得頭頭是道。

“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清明的天氣,能預測收成?

馬上就是清明瞭,田地的地耕完了,麥子的返青水澆完了,就等著過段時間播種了,街上拉呱聊天的農民多了。這時一些老人開始了他們的“神秘預測”。要知道今年收成好不好,就要看清明節的天氣了。“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要是今年清明是個大晴天就好了,那今年就會五穀豐登了。那麼“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到底有什麼說法呢?

“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清明的天氣,能預測收成?

“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清明時節晴天最好,穀雨時節下雨最好,這樣這一年的年景就比較好,地裡的收成也比較好。這是當地歷代農民,通過長期觀察、反覆實踐、摸索總結出來的,世世代代流傳至今。當地老人則是他們的信奉者,直到今時今日,還是以此來預測收成。

“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清明的天氣,能預測收成?

對於這句老話,鄉親們相持不下。一些人認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是老祖宗的經驗總結,是值得相信的,最起碼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另一部分人則認為,老人們跟不上時代了,這是老黃曆了,已經過時了,不能再看了。對此大家怎樣看待呢?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