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区瓦店镇焦营村:党建促脱贫 致富有奔头

盛夏季节,宛城区瓦店镇焦营村的千亩大葱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贫困户曹荣亮站在地头高兴的告诉记者:“我家里八亩地都流转给了合作社,平常还能过来打个零工,再加上村里的公益岗,今年我肯定能脱贫。”

曹荣亮所说的合作社就是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的为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瓦店镇焦营村由于位置偏僻,长期以来大部分群众靠种植小麦为生,经济收益不高,如今在党支部和合作社的引领下,全村调整农业结构,大葱种植面积已达10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引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宛城区瓦店镇焦营村:党建促脱贫 致富有奔头

致富路上不落一人。2018年6月,焦营村发动村组党员干部和贫困户中的老党员,带头成立了焦营为民农业经济专业种植合作社,将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土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成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

“通过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贫困户通过土地或到户增收项目资金入股等方式实现入户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能在合作社打工挣钱,从而实现脱贫。目前全村已实现脱贫6户16人。”宛城区委宣传部派驻瓦店镇焦营村第一书记张博告诉记者。

这是该村抓党建促脱贫的生动写照。焦营村党支部把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与推进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不断强化班子建设,以党建促发展,解民忧惠民生,引领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宛城区瓦店镇焦营村:党建促脱贫 致富有奔头

打铁自身硬,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在驻村第一书记的组织下,召集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党章、党规,把守纪律、讲规矩挺在前面。积极推行“阳光村务”,落实“三亮三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完善民主议事制度、岗位责任考核制度,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打造了一直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村组党员干部队伍,形成了“组织健全、队伍坚强、活动正常、制度完善”的良好局面。在逐户进行民主评议的过程中,党员干部主动将与自己关系亲密,不符合贫困户识别标准的人员清理出去,全程公开、透明,实现了村民满意。党组织服务意识增强了,服务能力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扶贫先扶志,思想意识“拔除穷根”。村党支部多次召开贫困户座谈会,与贫困户促膝谈心,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分发区委宣传部印发的十九大报告与脱贫攻坚宣传海报、卡片、二维码千余份,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让贫困户懂得“扶贫不是救济”,主动甩掉“等靠要”思想,赶上党和政府的脱贫攻坚政策这列高速列车,积极主动地通过自身努力尽快脱贫致富。

党建促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村“两委”与驻村第一书记一起,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摸清底子,了解致贫原因,谋求脱贫思路,向群众宣传上级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帮扶机制上,有针对性的制定了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并按照村有方案、组有工程、户有项目的要求,为贫困户申报“帮扶贷”11户,到户增收项目18户,公益岗3人。成立了焦营为民农业经济专业种植合作社,为全村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解民忧惠民生,倾力为群众办好实事。经多方努力,利用第一书记的专项资金,建成焦营村文化广场;新装路灯30盏;2017年秋季农综开发,新挖机井63眼,硬化生产路3公里,砂石路2公里,新建生产桥百余座。集中开展“四联两聚”活动,协调南阳市张仲景医院,开展义诊活动为村民免费诊疗;充分发挥宣传文化系统的优势,为焦营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和教师免费征订《阳光少年报》150份,充实了课余生活,开拓了眼界。

统 筹丨王余前 编 辑丨赵 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