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倜儻的唐伯虎真的是人生得意嗎?其實他也只是一個落魄書生

談起唐伯虎,人們影像中就屬周星馳導演的《唐伯虎點秋香》當中的形象最深入人心,人們會想起的是一位翩翩世佳公子,風流倜儻,浪漫非凡,典型的一個正面“西門大官人”加上狂傲“柳三變”的合體。其人玉樹臨風,白麵朗目,風花雪月之中,花叢錦繡陪襯,讓人絕對聯想不到“窮愁”、“潦倒”、“痛苦”、“宣洩”等諸多用於失意之人的詞語。

風流倜儻的唐伯虎真的是人生得意嗎?其實他也只是一個落魄書生

唐寅又好書畫,工“春宮”,如此戲謔孟浪娛樂大家,讓不少後世失意文人浮想聯翩,總覺得能混到像唐伯虎一樣傳說中的生活,也就是不枉一生白活了。特別是馮夢龍的小說《唐解元一笑姻緣》,更是把唐伯虎的傳說定型,其後無聊的文人及小說家們穿鑿附會,所有“風流倜儻”的事物都算在這位大才子腦袋上,但是史實果真如此嗎?

風流倜儻的唐伯虎真的是人生得意嗎?其實他也只是一個落魄書生

其實在清朝大臣張廷玉主編的《明史》中只是在卷二百八十六列傳第一百七十四中才能看到唐伯虎的名字,而在這篇《文苑二》中,五十多的文人列傳中,唐寅排倒數第十六,而且只有短短二百字的簡介,可知,在明朝這個時代,唐伯虎根本不是一個“江南四大才子”一般的存在。

風流倜儻的唐伯虎真的是人生得意嗎?其實他也只是一個落魄書生

當然在這篇記載中記載的也是個倒黴地牽扯進“考試舞弊案”後一蹶不振的落魄文人,既是有皇族大官人欣賞他,但也是個不得志最後被處死的寧王,但幸好的是他並沒有像李白那樣追求一生的執念。他裝瘋賣傻,與寧王宴飲時,假裝喝醉,東倒西歪,連下體都漏出來了,才免於這個草包王爺的進一步“青睞”,在寧王反後才免於了朝廷的“秋後算賬”。

風流倜儻的唐伯虎真的是人生得意嗎?其實他也只是一個落魄書生

其實年少時的唐伯虎是很聰穎的,過目成誦,苦讀經書,閒暇時也學畫山水花鳥排遣,後十九歲娶徐氏為妻,兩人感情深厚,後因為求仕失敗,瞭解了當時明王朝下多麼殘酷、多麼的毫無人性,中國“士可殺,不可辱”的氣節任然殘留在我們這位“江南大才子”的血脈之中。在抱怨自己不能榜徨鬱郁時,毅然決然的拂袖而去,開始了他的漂泊的、辛酸的、不俗的、而又傳奇的後半生。

風流倜儻的唐伯虎真的是人生得意嗎?其實他也只是一個落魄書生

城市的繁榮已使文人不需要再專研仕進這一條路,賣文賣畫也能立足生存,這基本上是形成了當時文人賣畫賣文以博快樂人生,大臣、宦官、百姓,無不下海,而唐伯虎後半生就是過著這樣的人生,所以才有了我們的唐伯虎畫集。你能讀懂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