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禍國殃民?專家:晚清危局,換成秦皇漢武都不一定能擺平

慈禧太后禍國殃民?專家:晚清危局,換成秦皇漢武都不一定能擺平

(只論述觀點,打算翻案洗白慈禧太后罪狀的言論小編依然表示不可饒恕)

我們很多朋友其實是不大喜歡清朝歷史的,尤其是晚清的歷史。因為在世紀之交,伴隨著腐朽清王朝威嚴倒下的,還有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尊嚴。

慈禧太后禍國殃民?專家:晚清危局,換成秦皇漢武都不一定能擺平

歷史教科書喜歡把成功失敗的原因歸結於個人。比如,漢武帝雄才偉略,所以破匈奴,興大漢,國家長治久安。夏桀商紂魚肉百姓,所以痛失天下。按照這個通用理論,自然而然,實際統治大清王朝48年的慈禧太后,便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所以不管是正史記載,還是野史小說演義。慈溪太后都成為了禍國殃民,危害國家和民族的反面教材。

慈禧太后禍國殃民?專家:晚清危局,換成秦皇漢武都不一定能擺平

民間觀點還是蠻同統一的,慈禧太后是反面人物,甚至提出慈禧太后十大罪狀

慈禧太后,選秀女入宮。給咸豐皇帝生下兒子得以進位成為皇貴妃,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時和丈夫咸豐皇帝一同前往承德避暑山莊逃難。之後,咸豐皇帝死於承德。慈禧太后協同慈安皇太后開始了宮廷政變,聯合小舅子恭親王奕欣除掉咸豐皇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成功使得兒子,未來的同治皇帝順利即位。自己也開始垂簾聽政,48年“為害一方”的政治生涯。後來用計除掉慈安太后,大權獨攬。更是使得國家安全岌岌可危。

慈禧太后禍國殃民?專家:晚清危局,換成秦皇漢武都不一定能擺平

小編總結了民間流傳廣泛的慈禧太后“十大罪狀”,大家看看有沒有道理:

1.發動政變,破壞咸豐皇帝留下的政治平衡,皇太后一方大權獨攬,屠戮顧命大臣

2.牝雞司晨,過度參與國家政務。垂簾聽政

3.(坊間,真實性有待考證)男女關係混亂,與奕欣,榮祿等人的關係說不清道不明

4.(坊間,真實性有待考證)授意手下毒害光緒皇帝

5.思想保守消極,打敗就跑,涉及求和就割地賠款

6.對外低聲下氣,對內依舊頤指氣使,魚肉百姓

7.作視朝廷拉幫結派,並從中奪利。想誠心為中國做點事的大臣寒心

8.沒有領袖的能力,卻要擺領袖的排場。國家內憂外患,生日宴哪怕拆東牆補西牆依舊要辦。

9.同時向十一國宣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希特勒打仗也得一國一國宣戰一國國打,真的老太太創記錄了)導致京城百姓被報復性屠戮

10.壓迫新興改革勢力,為了保守派或者說皇族利益甚至拿國家權益去換。

慈禧太后關鍵詞,中年喪夫,晚年喪子,死後還被孫殿英挖墳掘墓。但屬於她的詞,只有愚昧

慈禧太后禍國殃民?專家:晚清危局,換成秦皇漢武都不一定能擺平

慈禧太后其實也是一個苦命的人。中年喪夫(咸豐皇帝病死),晚年喪子(同治皇帝早夭)。這倆其中的一個,對於普通的家庭婦女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作為一位老婦人,我們對她表示同情。但是要以一代以鐵腕手段著稱的女政治家標準來看,我們只能說她能力尚淺。

不管她是否迫不得已,以一己之力扛起大清的國家社稷。也不管她是否有心救國,無力迴天。屬於她最貼切的詞,只有愚昧。愚昧到像今天沒有互聯網的老奶奶。被別人忽悠一下就買了保健品。換到慈禧太后這裡就是被別人忽悠了一下就以為義和團刀槍不入,真心扶清滅洋。

去和十一國宣戰。平時簽訂條約的時候怎麼沒這麼威武霸氣。中年喪夫,晚年喪子,死後還被軍閥孫殿英挖墳掘墓。作為喪子死夫的老婦人,我們真的非常同情她。但是作為大清帝國的實際掌權人。我們真的原諒不了她。因為她,我們開始了將近一百年的民族解放運動。直到1949年,我們才真正站起來。其實孫殿英才適合做發丘中郎將或者摸金校尉,沒了軍餉就盜墓。不知道慈禧太后如果在天有靈。知道了孫殿英的那句:要劫劫皇陵,要乾乾娘娘。會有什麼感想。

專家說:晚清危局,換成秦皇漢武都不一定能擺平

其實,是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國家能繁榮昌盛的。作為帝國的最高領袖,慈禧太后也不可能希望大清國亡國滅種。

其實,有時候專家說話換一個角度想還是蠻有道理的。一個老婦人,身處世界大變革之下。可能連當時四書五經到沒讀過的水平,要治理一個龐大的國家。怎麼可能會治理好。就算換成封建王朝巔峰帝王來挽救危機,也不太可能力挽狂瀾。因為,除了滿清是中國弱於同時代以外,大部分時期中國文明還是同步或者領先於世界水平的。等於是,我們歷史上所有帝王基本面臨的都是我們是強勢,而到了清末,我們面臨的是弱勢。專家的原意如下(不說專家名字了,也希望大家別臆想):人,是拗不過時代,拗不過勢的。大勢所趨,落後就要捱打。

封建王朝最高領袖身邊一定是聚集著一大群人才的。哪怕再獨斷專行的領導身邊也有非常有才能的人存在。比如項羽身邊的范增,呂布身邊的陳宮。只是他們聽不聽的問題。所以,封建王朝的領袖其實也是一個頂尖智慧團體。在中國領跑世界的過程中,我們的這個體系都能擺平任何難題。

突然有一天,漂洋過海來了一群藍眼睛的人。最高領袖的智囊團裡沒有響應的人才存在。場面會很尷尬。就像電腦的死機。因為之前從來沒有過中國落後的情況。所以,這個問題,不是人的問題,是勢的問題。換成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來一樣會冷汗直冒。畢竟,不同於他們時代,這種時代變革。他們幾十年都不一定能理解的了。有人會聯想我們的鄰邦,日本。與中國相反,日本的變革成功了。其實,這個對比沒有參考性。日本一直都是弱勢一方,已經習慣了愛欺負的狀態。加上國土狹小的因素。是不可能與中國相比的。他的變革比滿清的變革容易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