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當年威爾史密斯宣佈《為奴十二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時候。很多中國觀眾也許不明白為什麼鏡頭第一個切換給了大家都很熟悉的好萊塢大明星布拉德皮特。皮特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給了導演史蒂夫·麥奎因一個大大的擁抱。事實上,皮特是製片人之一,所以上臺領獎的時候,皮特第一個發表了獲獎感言,導演反而是第二個。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眾所周知奧斯卡並沒有專門為製片人設立獎項,但“最佳影片”這一獎項其實就是頒給製片人的,因為這些人才是西方電影圈真正的Boss。而在國內我們似乎很少在媒體上看到電影製片人的身影,這些隱藏在電影幕後的推手,也鮮少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當中。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外電影製片人的區別。在談電影製片人區別之前,我們先來大概瞭解一下製片人的工作和職責。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電影製片工作是一個多方協作的過程,每一個項目都有點像真人秀節目。 一群陌生人被組建到一個團隊中去完成一項極為艱鉅的任務(拍一部電影),外加時間緊迫、預算有限,還經常需要遠離親朋好友去外景地拍攝。有時幕後故事比劇本本身更具戲劇性。如果你曾經試過哄兩歲的小孩好好吃飯,那麼,你或多或少能體會當製片人是什麼樣的感覺。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當你因為電視臺的領導不喜歡男一號的鬍鬚而花言巧語勸說演員剃掉鬍子時,或當你因為電視臺不喜歡服裝的整體風格,準備告訴戲服計師要重新構思全部服裝設計時,就得用到同樣的策略。製片人的工作藝術在於,讓一幫難以駕馭的創意人士去協同作業,並且完成整個從零到一的過程。這需要製片人擁有百折不撓的韌性、耐心,對細節的關注和駕馭混亂局面而不被其吞噬的能力。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而中國與國外的製片人工作最大的一個不同點在則是在於,西方通行的是製片人中心制,而國內則是導演中心制。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製片人中心制

在好萊塢的電影製作花絮中,常常會是一幫人來從各個角度講述一部電影,其中有演員、製片人、導演、攝影指導、美術指導,甚至還有後期特效總監什麼的,各自的臺詞也不重樣。

而國產電影的製作特輯,你往往只能看到導演在說個不停,然後是製片人、演員輪番上來誇導演,常用的臺詞是製片人會說導演很認真,演員則說導演對自己的啟發很大。

這就是好萊塢電影與國產電影的區別:好萊塢電影是屬於一個團隊的,國產電影是“屬於”一名導演的。“製片人中心制”是個在中國電影市場被大家嚼爛掉的詞,其實在國外並沒有人去強調這個概念。因為在電影工業相對較為成熟的區域,這是理所當然無從爭辯的事實。倒是近100年間,總有一批美國電影人在反對製片人制度,認為他們扼殺了電影的創新。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好萊塢大部分電影在製作所採用的項目架構,美術指導與攝影指導配合導演,構成核心的藝術創作團隊。執行製片人、製片主任服務於製片人,構成主要的管理團隊。兩個團隊的管理線條交叉之後,就形成了這樣的矩陣式結構。

這種結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藝術創作和市場需求之間明確界限,並按照兩個核心團隊共同確立的預算和標準完成製作,減少由權力過分集中帶來的風險。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導演中心制

國內大部分中等或大規模電影項目的組織架構:出品人作為資方代表,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導演作為整個製作團隊的核心,維護著電影的品質;監製或製片在目前的國內電影市場,往往承擔的是一個平衡多方利益和服務的角色。

他們三者構成金字塔結構的頂端。按照理想化的願景,是應該相互配合、並相互制約,形成利潤、品質和管理的完美融合。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在中國電影還是統購統銷的年代時,立項之後的製作都是交給導演來全權負責的,這讓導演成為唯一擁有電影製作全程管控經驗的崗位。所以在九十年代電影產業體制改革初期,中國的第一批國產類型片都是用導演的名字命名的,製片人只是負責融資或友情贈送的名頭,這種慣性一直延續到如今的一部分電影中。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陳國富加入華誼和保利博納切入港產片製作,代表著大陸開始全面吸收香港電影的操作體制。但香港的電影監製制度是在80年代之後形成的,隨著香港獨立製片公司的成長而成熟。

與好萊塢的“製片人”(Producer)所承擔的責任不同,“監製”更多的是一個協調者,兼任擔保及引路人。職能定位是解決電影製作中的行政管理及監察,並非決策者,這是東亞文化和西方工業體制碰撞之後所產生的崗位功能。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香港電影監製都是來自於資深導演,與導演之間算是一種傳幫帶的師徒或兄弟關係,與出資人之間則是僱傭或信託關係,兩種關係之間其實有著一些微妙的區別。

而在本世紀前十年的中國電影市場,無論採取什麼樣的體制,選擇什麼樣的題材,講述怎樣的故事,基本都是屬於從“電影創作”的角度出發,以做出導演所理解的“好電影”為主要目標的藝術行為,這就是所謂“導演中心制“的由來。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初期,有一定品質的國產電影產量是極其有限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導演是否具備影像敘事的能力以及題材的選擇上,這個階段,只要藝術創作達到一定的高度同時兼顧影像敘事的連貫性,基本上就能從市場上獲得收益。

2008年,票房過億的國產電影忽然猛增到8部,此時就已經表明隨著觀影頻次的增加,觀眾對國產電影的需求開始趨向多樣化。近幾年,很多觀眾的觀影目的就已經不再是為了看一部“某個導演的好電影”,而是會選擇觀看的是“自己想看的那一類電影”。 這也代表著電影從“產品時代”正式邁入了“營銷時代”。

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於是,一批擁有市場思維、對市場需求判斷比較準確的“製片人式導演”開始步入前臺,這一點在2013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體現的尤為明顯。無論是如徐崢、趙薇、郭敬明這樣的新導演,還是像管虎這樣的資深導演,他們其實都是具備了市場思維和項目管理能力的製片人,他們對觀眾有著更為理性的認知,也更為熟悉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心態。

將創意不僅應用於製作中,還作為主力推動著整個電影的宣發工作,促成了電影營銷的完整性,這也是他們能夠獲得高票房回報的主要原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