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離世爲啥叫「圓寂」和死亡有什麼區別?

  “圓寂”是佛教用語,一般只有離世的高僧才稱“圓寂”,“圓寂”這詞兒是最常見的,此外,“滅度”、“入滅”都是同樣的意思。中國人比較喜歡“圓”而不太喜歡“滅”,所以,在古代通用的“入滅”、“滅度”這些說法就漸漸消失了,只剩下“圓寂”一詞。


  圓寂,譯作“般涅槃”或“涅槃”,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以此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最初,這是可以稱為一種境界的,後來婉言僧尼去世為“圓寂”。


  “圓”是功德圓滿,“寂”是清淨寂滅。只要把三種煩惱,見思煩惱,法煩惱,無明煩惱滅盡,自性的三德密藏法身、般若、解脫自然現前,這是德;滅妄想分別執著三種煩惱,謂之“功”,這是功夫。這三種煩惱滅了,所得到的就是法身、般若、解脫,這是圓滿的功德,稱這為“圓寂”。


  唐代義淨法師在《大寶積經》卷五六,記載道:“我求圓寂,而除欲染。”


  所謂圓寂,具足一切功德為圓,遠離一切煩惱為寂,德無不圓,患無不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