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艋舺:这里仍保留80年代模样 60岁女性打扮妖艳干这份工作


在台北时,我抽出了一下午的时间专门去艋舺走了走。步入这个街区时,眼前所呈现的多是老旧破败的楼屋、大量在路边休息社交的老人,很像影视剧中上世纪80年代的样子。走在街角,你仿佛身处在了那个时代,但暮色重重的一幅幅画面让人唏嘘。

艋舺为台北市发源地,也是当时台湾原住民商聚之地。清雍正时期,泉州汉人来到这里搭建茅草屋,贩卖番薯,而渐成小村落,人称“番薯市”,当时原住民则多以独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载运农、猎产品等物与泉州人交易,原住民称“独木舟”为Vanka”或“Banka”,故附近汉人以闽南语译音,称此地为“艋舺”。

清咸丰时期,为了商业利益,泉州三邑人族群以艋舺龙山寺为基地,发动“顶下郊拼”攻击,当时三邑人为了越过沼泽,设局烧毁了泉州安溪人信仰中心祖师庙,并利用夜间突袭泉州同安移民。此举迫使奉祀霞海城隍的同安移民迁居到大稻埕。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经盛极一时,于清代,与台南府城、彰化鹿港并列为三大重要都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称。


公元1860以后,艋舺港口因河沙淤积,逐渐被同安人群聚的大稻埕取代。所以有人说艋舺的辉煌是一百多年前,而它也失意了一百多年。龙山寺对面的艋舺公园,数不清的老人们聚集在这里,很多是无家可归的老人。

我是白天时间来到这里的,老人们看似百无聊赖的看报、打牌,有的就是那样一下午躺在座椅上看着过往的行人。在当地福利机构的管理帮助下,他们也过着非常规律的生活,每天早上七八点就要起床,晚上九点半后能从领到标有编号的大塑胶袋中拿出睡袋就寝。

也有很多附近的街友在这里社交聊天。福利机构会提供洗热水澡的机会,也有不少清扫、举牌、发传单的临时或固定工作,让他们维持一定收入来源和公园的整洁。

台北的节奏是很慢的,而这里仿佛很多画面以更慢的速度在播放。

老人们中鲜有欢笑,很多老人穿着比较得体。

附近的巷子里有很多打扮妖艳的60岁以上的女性,我第一次见到她们,还是以为当地老太太爱时尚穿着前卫。后来看到她们招呼迎来的陌生男性,才知道她们从事的行业。她们很多是穿一些暴露的衣服、短裙,厚厚的白色粉底覆盖在满是皱纹的脸上,口红涂抹得红艳,而脖子及四肢肌肉的松弛暴露了她们的高龄,看起来不是那么舒服,也让人特别特别难过。

一位老人坐在包店前,他身后是两名年轻的女性。相比之前单独站在巷子里的高龄女性,这里有很多店,店里很多年轻的女性。无包厢开放式的叫“阿公店”,有包厢不开放的是“饮酒店”,店家拜的神明是俗称猪八戒的天蓬元帅,往往要营业就得先疏通黑白两道的关系。据说,在艋舺工作的小姐至少有两、三千位以上。


提到这些族群,当地人和我说,只要不偷不抢不害人,跟那些黑心商人相比,她们人格还是高尚的。一名老人听不懂普通话,但能够说流利的英语。她很热情地给我表演了一段自创的扇子舞。

这些店铺及牌匾几十年没有变化。

一名老人遛狗走过街区。1元人民币差不多是4.5元新台币,台湾日常消费并不是很高,在这里不到10元人民币可以吃一顿饱饭。

等待绿灯的货车司机。

卖卤味的老人。

破旧的楼房。

龙山寺旁的女僧人。

龙山寺的香烟缭绕、诵经声不绝于耳。

祭拜祈福的青年人。

龙山寺内有包括佛、道、儒三教重要神祇。

一位老人端坐着望向艋舺的方向。自从商船不再经过艋舺,这里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沉淀与失意,街区容貌虽停滞但不曾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