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作,夏天高温给小龙虾“去暑”有妙招

湖北,一个作为小龙虾养殖的大省,进入7月份后,已经出现了连续十几天的高温天气。在高温天气下生活,人是极易出现中暑情况的,何况是身体瘦小的小龙虾。据有些专门从事研究小龙虾养殖的人士介绍,小龙虾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0℃,当气温超过30℃后,小龙虾几乎是不进取食物,其活动量也大为减弱,这就容易导致小龙虾出现“中暑”的情况,严重者甚至死亡。

稻虾共作,夏天高温给小龙虾“去暑”有妙招

而十几天的高温天气,再加上全省滴雨未下,河里的水也几乎被抽干了,看来,换水给稻虾田里降温是异常困难了。为了降低小龙虾的死亡率,本人在此给大家支一个妙招,希望能对广大的稻虾共作农民有用吧!

住在农村的朋友应该都见过,有些蔬菜是带有藤蔓的,例如:菜瓜、瓠子、丝瓜、蛾眉豆等。这些蔬菜在农民的菜园子里,农民通常用嫁接的方式来种植它们。当蔬菜到了开花的季节,其藤蔓的遮阳作用就显而易见了。再结合稻虾共作田的特点来看,一般情况下,养殖小龙虾的水沟宽度一般在1米左右,越是靠近田埂的水沟,其宽度月宽,有的达到了1.5米。如此开阔的区域,为蔬菜的嫁接提供了前提条件。

稻虾共作,夏天高温给小龙虾“去暑”有妙招

由于湖北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每到夏天就会刮南风。而且,夏天的太阳光照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强度上都明显了增加了许多,在夏季的时候,太阳从早上5点多钟沿着东面的地平线升起,知道傍晚7点多钟才从西边落下。也就是说,太阳在夏天的时候,整个日照的直射方向包含了稻虾田的东、南、西三面。

鉴于此,农民可以在温凉的5、6月份,将藤蔓型的蔬菜种子或秧子种植在田埂的半坡上,东、西两面可以种植丝瓜或瓠子,南面可以种植蛾眉豆。毕竟,瓠子与丝瓜的叶子都很大,将它们种植在南面不利于稻虾田的通风,而蛾眉豆的叶子较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稻虾田的通风性。

稻虾共作,夏天高温给小龙虾“去暑”有妙招

当蔬菜的种子或秧子种在了田埂上后,农民就可以插架了。插架的时候,一般选择2CM粗的竹竿来作为支撑,可适当的将竹竿插入水稻的厢子中,以此来增加架子的遮阳面积,最好使整个小龙虾的水沟都在架子的范围内。注意,竹竿架子的高度应高于田埂1米以上,其目的也是为了增加稻虾田的通风性。东、西两边的竹架子可以连成一片,南边的竹架子最好每个相隔80公分以上,其目的还是为了增加稻虾田的痛风性,以此来降低水稻和小龙虾染病的风险。

稻虾共作,夏天高温给小龙虾“去暑”有妙招

再者,竹架子应该呈斜坡式,水稻田里的竹架子总高度应该高于田埂上架子总高度的30公分以上,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当夏天暴雨来临之时,蔬藤蔓上雨水可以沿着架子流向田外,从而达到又能控制稻虾田水位的目的。当蔬菜的藤蔓爬满竹架子时,那么远远望去,它们就像一块绿色的遮阳网,从而阻挡阳光直射水面,起到降低水温的目的。

稻虾共作,夏天高温给小龙虾“去暑”有妙招

除此之外,当蔬菜的叶子掉落在田里后,可以给小龙虾提供食材;当蔬菜的花瓣掉进水里后,同样也可以给小龙虾提供食材;当蔬菜上的虫子掉进水里后,照样能作为小龙虾的美餐。在水稻田埂上种植藤蔓蔬菜可谓是一举五得啊!

稻虾共作需要农民用智慧与行动去探索,从双赢到多赢,也许,这就是现代农业赋予现代农民的巨大创造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