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的「雞鳴狗盜」到底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你知道嗎?

周赧王十七年(癸亥,公元前298年)。

有人勸說秦王:"孟嘗君做秦國國相,肯定會先照顧齊國而後才會考慮秦國。現在秦國已經非常危險了!"於是秦王仍讓樓緩擔任國相,把孟嘗君囚禁了起來,想找機會殺掉他。孟嘗君命人向秦王寇愛的姬妾求救,姬妾說:"我希望得到你那件白狐皮袍。"孟嘗君有一件白狐皮袍,但是已經獻給了秦王,他沒有辦法滿足姬妾的要求。他的幕僚中有一個人善於偷盜,便潛入秦官中的藏庫,把那件白狐皮袍盜出,送給了姬妾。姬妾於是替孟嘗君說情使秦王放了他。孟嘗君走後,秦王感到非常後悔,就命人去追趕孟嘗君。孟嘗君已經逃到了邊關,按照守關制度,要等雞叫才能放行過客,而現在天色還很早,追趕他的人就快趕到了。孟嘗君幕僚中有人善學雞叫,四野的雞一聽到他的叫聲都引頸長鳴。孟嘗君於是得以脫身出關回到齊國。

我們經常聽到的“雞鳴狗盜”到底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你知道嗎?

楚人告訴秦王說:"靠我們祖先的保佑,楚國有君王了。"秦王十分氣憤,出兵武關,進擊楚國,斬首五萬人攻佔了十六座城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