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漕河,一個蟋蟀季村民增收2至4萬元

漕河鎮位於兗州城區北10餘公里,因在明清時期為皇室進貢蟋蟀而聞名,更有著“江北斗蟋第一鎮”的美譽。每年的8月至9月間,來自北京、上海、天津的蟋蟀收購商便會雲集漕河。漕河鎮也抓住這一時機發展特色經濟,以蟋蟀為媒,建立蟋蟀文化館,成立蟋蟀協會,促進農民增收,形成獨具特色的“蟋蟀經濟”。

兖州漕河,一个蟋蟀季村民增收2至4万元

發展特色經濟

建起蟋蟀文化館

7月23日,在盛產“將軍蟲”的兗州區漕河鎮李家村,一座蟋蟀文化館和蟋蟀文化園聳立在村中。走進館內,鐵彈子,正黃大將,黃劍翅等數十個蟋蟀品種和蟋蟀標本陳列館內,讓人感嘆一個小小的蟋蟀竟能分出如此多的品種。

這裡除了蟋蟀標本外,捉蟋蟀、鬥蟋蟀、養蟋蟀的器具也一應俱全,甚至還保存有康熙年間鬥蟋蟀的器皿,如此種類多樣的蟋蟀文化陳列館在全省也不多見。

在蟋蟀文化館的二樓,還有鬥蟋蟀室,來此收購蟋蟀的客商如果覺得自己收的蟋蟀更威猛,也可以在此互相比試一下,增添了無限的樂趣。

“建立這個文化館,可以向來漕河收蟋蟀的客商以及遊客講述一下蟋蟀的淵源和故事。”漕河鎮李家村黨支部書記李夫峰告訴記者,蟋蟀文化館和文化園可以讓漕河的蟋蟀擁有更大的知名度,讓外來的客商對漕河蟋蟀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客商們在一樓參觀完蟋蟀展覽後,在二樓再體驗一下鬥蟋蟀的樂趣,這樣的體驗才更加的直觀。

一個蟋蟀季

村民增收2至4萬元

建立蟋蟀文化館的目的,就是讓客商和遊客能多在李家村停留。

每年的8月,在李家村會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蟋蟀市場。這些來自上海、天津、廣州等全國十幾個大城市的“蟲迷”,每年這個時候,都會不遠千里,三五人一夥,十幾人一團來漕河觀賞和選購蟋蟀。賣蟋蟀的、買蟋蟀的,人潮熙熙攘攘。

客商來到之後,吃、住、行基本都要在村裡解決,所以李家村幾乎每家每戶都做起了生意。有的開起了飯店,有的辦起了旅館,還有的出租車輛。“我家的房子裝起了空調,改造成了旅館提供給這些收蛐蛐的客商。”村民馬鳳芝告訴記者,她家的房子雖然不多,但是這一個蟋蟀捕獲季下來,一個多月旅館也能收入七八千元。

記者在李家村、新村社區等街道上看到,旅館、飯店和蟋蟀用品店一家接著一家,已經形成了一個蟋蟀產業。“每年的捕蟋蟀季,我們的村民靠著給客商提供吃住行服務,這一個多月的總收入大概在75萬-80萬之間,平均每戶能增收2至4萬元。”李夫峰說,客商的吃飯、住宿、出行,甚至包括桌子租賃等等,村裡都可以幫他們解決。在為客商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為村民增加了收入。

一蟲活三產,一業興百業。李家村只是漕河鎮眾多靠蟋蟀來增加村民收入的村居之一,獨特的蟋蟀資源鼓起了漕河鎮百姓的腰包,更是通過以小蟲為媒,匯聚八方客商,發展特色鄉村經濟,進一步提高了漕河鎮的知名度。

成立蟋蟀協會

發展蟋蟀經濟

蟋蟀文化館、蟋蟀文化園的建成使用,也為漕河鎮發掘民俗文化,帶動鄉村旅遊、推進招商引資搭建平臺。蟋蟀僅僅能夠存活一個季節,單純的蟋蟀交易難以成為可持續的經濟來源。為加強蟋蟀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把蟋蟀資源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漕河鎮以蟋蟀為媒,成立蟋蟀協會,發展蟋蟀經濟。

目前,漕河鎮對蟋蟀產業加強管理、規範經營,以園引商、以蟲會商、產業留商,創新招商引資的新載體和新模式,通過方便捕捉招商信息,讓客商更好地瞭解企業經營範圍、企業規模等,為對接洽談項目拓寬了渠道,也吸引更多全國各地的客商瞭解漕河、投資漕河。

如今,漕河“蟋蟀”的商標已印到了瓷瓶、瓷罐上,各類蟋蟀文化衫、文化帽風姿萬千,蟋蟀粘貼畫、光盤,琳琅滿目的名蟲鑑定大全等書籍都擺在攤點的醒目位置。精品蟋蟀鑑賞大會、蟋蟀爭霸賽等比賽活動讓人大飽眼福。每年8、9月,漕河鎮還以促進蟋蟀交易、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為宗旨,舉辦各類“鬥蟋”比賽,並以各地蟋蟀客商為聯絡線索,邀請各地鬥蟋高手來兗州漕河進行鬥蟋活動,促進了蟋蟀商貿發展,擴大了漕河“鬥蟋之鄉”的知名度,使“江北斗蟋第一鎮”的名氣越來越響,小小的蟋蟀也成為了發展特色鄉村經濟的一張靚麗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