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80%身家给全国300多所学校,“百校之父”田家炳为徐州留下……

7月10日,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田家炳先生讣告》,香港慈善家田家炳先生当天上午与世长辞,享年99岁。得知这个消息后,江苏师范大学以及徐州田家炳中学等单位师生纷纷以唁电、网上悼念等各种形式追思田家炳先生。

江苏师大学子网上追思悼念田家炳先生

江苏师范大学田家炳工学院位于学校东北角,在2005年10月25日正式揭牌,成为当时徐州师范大学较大的学院之一。7月12日,正值紧张的考试周,不时有抱着书本的同学从江苏师范大学田家炳工学院门前匆匆走过。江苏师范大学郑晓坡老师表示,得知田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学生会在QQ公众号发出通告深切悼念田老。由于近期大家都在忙着准备期末考试,所以没有组织集体悼念,校团委、校报等微信公众号都有发布信息,追思田家炳先生。

蔡睿是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得知田家炳博士去世的消息后,感触颇多。他初中毕业于南通市第三中学,也就是现在的南通市田家炳中学。如今他到江苏师大就读本科,又在田家炳工学院楼上课,心里对田老的情感特别深。蔡睿说:“田老先生所做的慈善事业,帮助了很多学生。也激发了大家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江苏师大老师忆田家炳来校细节

田家炳先生多年来给江苏师大师生留下深刻印象。江苏师范大学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在田家炳工学院揭牌仪式当天,田家炳先生曾专程来到学校,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时任校长徐放鸣教授向田家炳先生颁发了捐资纪念牌、“徐州师范大学荣誉教授”证书和“田家炳工学院荣誉院长”证书,并赠送了纪念品——一幅题有“家齐德炳”的书法作品。

田家炳先生对庆典很有感触。他说:“很高兴来到徐州,下车时看到这么多同学迎接自己很高兴,回想起自己原来求学的日子,让人怀念!”田老说:“办好师范教育,一定要重视教育的设施硬件的建设,办好教育更要培养好师。” 对于教育,田老深有体会。“一定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或者亲人的孩子来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教师的成就不在于升官和发财,而在于对人才的选拔。”

该工作人员表示:“在学校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田家炳先生慨然捐资襄建工学院大楼,是对我校工学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持,是对全校师生员工莫大的精神鼓舞,也是对我校事业快速腾飞的有力支持和推进。”

田家炳老先生给予的不仅是物质更多的是精神

除江苏师范大学田家炳工学院之外,在睢宁县田家炳先生还捐赠了一所中学——徐州市田家炳中学(睢宁县城北中学)。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田家炳博士逝世的当天下午,该校向香港田家炳基金会以及田家炳先生家属发去了唁电,深切悼念田家炳先生。唁电称:“田老先生一生艰辛创业,生活简朴,诚信为人,热心慈善事业,更是重视教育捐赠,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为我辈之楷模。”

“学校是受惠于田老先生捐建的中学之一,但是田家炳老先生给予的不仅是物质,更多的是精神。他奉献的是‘大爱’,这种胸怀和品格永远是田家炳学子的人生楷模。”徐州市田家炳中学副校长樊功尉向记者表示:学校师生在深切悼念田老先生的同时,师生们将秉承田老先生遗志,铭记田老先生教诲,以田老先生“诚信、感恩、磨砺”之精神为引领,努力工作学习,回报社会。

田家炳简历(田家炳基金会):

提起田家炳的名字,内地教育界都不陌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捐助教育事业以来,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大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或学院遍及所有省级行政区,他因此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

田家炳博士,生于1919年,祖籍广东大埔。1935年不足十六岁时父亲逝世,乃辍学从商,肩负持家重担。1937年远赴越南推销家乡瓷土,1939年转往印度尼西亚从事树胶工业。后感于印度尼西亚排华风潮日盛,又为了让儿女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于1959年毅然举家迁到香港,在新界屯门填海建厂,生产塑料薄膜和人造皮革。

田博士爱国爱乡,心系社稷。早在六十及七十年代,便曾出任东华三院、博爱医院等多间慈善机构要职,推动社会福利工作。

1982年,本着“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的中华传统美德,捐资创办“田家炳基金会”,专事捐办教育、医疗、交通、文娱等公益事业,泽荫两岸四地。

2009年田博士将名下全部物业转赠予基金会,并广邀社会贤达参与基金会管治,自己退任为无决策权、无投票权的荣誉主席职衔。田博士视慈善工作为第二事业,倾注心力。他曾说:“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无私奉献;能把自己的财富资助公益事业,广大民众受惠,自己精神上也可获得无法形容的安慰和享受。我们不妨将慈善公益看作是自己恒久而辉煌的事业。”

附:

田家炳先生对江苏师大学子的寄语:

(一)对于“名”和“利”的追求

“名”和“利”是不分古今中外人士共同追求的无尚光荣,每个人都希望能扬名于世,光宗耀祖,这是值得鼓励的。但人的生存不应只在追求“名”和“利”,更可贵处世能尽自己所能地为他人作出一些贡献,特别是在不惜“损己利人”的情况下,仍能长期坚持这个原则,积极地实践自己的理想,这样求得的名利是最有价值和永恒的。

(二)见贤思齐、洁身自爱

希望各位同学,好好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切实做好学问和发展才干,秉持“见贤思齐、洁身自爱”的态度去装备好自己,以应付将来的工作。切记不要因崇洋心态,把中国不少珍贵的传统文化视为过时,应做个堂堂正正、富有精神文明的中国人。

(三)积极承担国家大业

我国自改革开放政策后,在经济、科技、建设、交通、农工各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确有不少成就,国际地位也确是大大提高。但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快全国各地经济效益的工作,正待我们集中全民的人力物力急起直追,加以改善。在座的同学正是最具潜质的生力军。我虽八十有余,但仍极愿竭尽绵力,与大家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把神州大地建设成锦绣山河,早日步入国强民富的康庄大道。

全媒体记者 李小委 实习生 刘家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