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來讀李敖作品《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是一部歷史小說,也是一部有特色的書籍。特色在哪裡?全書只寫到一個女人(還是個壞女人)。整部小說始終充盈著男性的豪俠、忠義、決絕和悲壯。這本書沒有請人作序,但是作者自己對作品的有高度評價:舉凡重要的主題……都在論述之列,這種強烈表達思想的小說,內容豐富自是罕見。

讓我們開始進入作者所寫的世界。

開篇從“死”開始寫起。第一篇就出現了一個“千刀萬剮”的人,也出現了一個為這個“千刀萬剮”收屍的人。

歷史的一種酷刑進入了眼簾,環境從那一句:““很好,很好。”和尚合十說,“佘先生真是義士!佘先生肯在這樣犯忌的時候收屍,真是人間大仁大勇,我們佩服得很。”拉開了遮掩的面紗。

也讓我們瞭解了北京的一些古老的習俗面貌。

第二節,作者並沒有接著開篇來講述故事。而是另外開啟了一段歷史的故事。

這段歷史的故事讓讀者們瞭解了中國的早期忠烈祠:憫忠寺是怎麼來的。

簡要地來概括一下,唐太宗要打高麗,魏徵這個時候已經去世了,所以也沒有人可以勸阻得了他。六四五年三月,他要出發了,他留守後方的兒子很緊張,哭了好幾天。最後,為他送行的時候,他指著自己的衣服對兒子說:“等到下次看見你,再換這件袍子。”這麼說的意思是說你用哭了,衣服都不用換季,仗很快就會打勝的,我也很快就會帶著隊伍回來的。

五月,唐朝的大軍打到了遼東城下,遼東是現在中國東北的遼陽城,血戰以後,攻下了遼東城。六月,已進軍到安市(遼寧蓋平縣東北)。高麗動員了十五萬人,雙方展開了惡鬥,最後高麗打不過,就決定堅壁清野,將幾百裡內斷絕人煙,使唐朝軍隊無法就地找到補給。就這樣的,戰爭拖下去了。

也就是說衣服只穿一件是不可以的了,因為天氣逐漸變冷,最後,只好撤軍了,九月在撤退裡度過、十月在撤退裡度過,十一月,才回到幽州,到幽州的時候,所有的馬,只剩下五分之一了。

唐太宗很痛苦,他換掉了舊袍子,可是換不掉舊的創痕。 他在幽州,蓋了一座廟,追念這次徵東而死的所有的將士,他們的死亡,是為國盡忠而死,死在家鄉以外。他們的死亡是叫人心慟的,他們的身世是可憐的,這座廟的名字,應該表達出這種意思,唐太宗最後決定,這座廟,叫做“憫忠寺”。

寺裡面,蓋了一座大樓,叫憫忠閣,立了許多許多有名的和無名的紀念牌位,閣蓋得極高,高得後來有一句諺語:“憫忠高閣,去天一握。”表示它離天那麼近。

一千年過去了。一千年的風雪與戰亂,高高的憫忠閣已經倒塌了,但是憫忠寺還淒涼地存在著。

帶你來讀李敖作品《北京法源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