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爲是「幫人刷信用」,結果自己卻成了受害者!

以為是“幫人刷信用”,結果自己卻成了受害者!

以为是“帮人刷信用”,结果自己却成了受害者!

近年來,一些商家為了提升網店的銷量和信譽,常常僱人刷單造勢,網絡上也出現了大量專門組織“刷單”的公司。

為了獲取刷單返利,一些人參與虛假消費,為商家造勢,嚴重擾亂了商業信用和市場秩序。

在去年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中,也對網絡刷單做出了明確的處罰規定。

以为是“帮人刷信用”,结果自己却成了受害者!以为是“帮人刷信用”,结果自己却成了受害者!

近期在調查中發現,由兼職刷單滋生出了新型詐騙。那麼這個“兼職刷單”騙局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騙術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上當受騙呢?一起來看看。

1

一條刷單短信騙取受害人近8萬元

去年10月底,家住北京順義區的李女士(化名)收到了一條商業推廣短信,短信裡面“兼職刷單”的內容引起了李女士的注意。

由於平時工作並不忙,李女士希望利用業餘時間掙些外快,她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加了短信中的QQ號碼,並與所謂的客服人員取得了聯繫,在李女士填寫了入職申請表之後,她接到了第一次刷單任務。

以为是“帮人刷信用”,结果自己却成了受害者!

李女士:

第一次給了我一個京東的鏈接,說加入購物車不要付款,然後我加入購物車以後截圖給他,他就給我一個支付寶的二維碼,讓我掃描支付。那筆是120塊錢,支付完了以後,他用支付寶又返我125,相當於這單掙了5塊錢。

前後幾分鐘的時間,李女士很輕鬆就拿到了5塊錢佣金,這讓她很快打消了疑慮。客服人員告訴李女士,只要刷單的金額越多,返還的佣金就越多,面對輕鬆的賺錢機遇,李女士開始更大手筆的刷單,然而,讓李女士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任務完成之後,她不僅沒有收到佣金,連本金也要不回來了。

以为是“帮人刷信用”,结果自己却成了受害者!

李女士:

跟我說有卡單的情況,是軟件問題導致系統做不回來,只能把這個任務過了以後才能返本金和佣金。

為了能把前期投入的本金要回來,李女士又繼續完成了多次任務,前後投入了78600元。最後,在意識到自己被騙之後,李女士選擇了報警。

2

騙局充滿套路 受騙很難脫身

目前,兼職刷單詐騙的受害群體主要包括三種:

一種是涉世未深的大學生;

另一種是工資不高,有大量業餘時間的人;

還有一種是賦閒在家的無業者。

在“只需一部手機,足不出戶就能輕鬆日賺幾百元”這些極具誘惑的廣告吸引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心甘情願地投身兼職刷單。

通過網絡搜索加了幾個提供“兼職刷單”業務的QQ號碼,很快一個叫“劉紅豔”的人回覆了消息,在她的QQ簽名上寫著“歡迎您的加入,誠信為一”。

以为是“帮人刷信用”,结果自己却成了受害者!

“劉紅豔”先發來一份“兼職刷單”工作流程的文件,其中還鄭重聲明“凡是收取任何押金,都是騙子”,文件裡面還介紹了刷單後佣金的分配,根據刷單者出資的多少,分別能拿到5%到10%的提成。

在確認瞭解刷單流程並填寫申請表後,“劉紅豔”給安排了第一個刷單任務,並且提示,在刷單過程中不要理睬電商平臺的警示語,按照步驟完成。

首先她發來一個購物鏈接,打開後發現是京東購物網站,貨物為價值100元的蘋果應用商店充值卡,“劉紅豔”要求直接付款購買,同時要把訂單截圖發給她,大概2分鐘之後,一個名為慶剛的支付寶賬戶轉款105元。

緊接著“劉紅豔”詢問是否繼續做下面的任務,當表示願意繼續後,“劉紅豔”又發過來第二次刷單任務,共5單,每單增加到200元,並約定,每完成1單可以返還一次本金和佣金。

然而,當完成1單,支付完200元要求返還本金及佣金時,“劉紅豔”改口稱,只有完成剩餘的4單任務才能最後結算,拒絕返還。

當對她的身份提出質疑時,為了顯示自己是正規企業,“劉紅豔”甚至出示了一個難辨真偽的企業營業執照。

以为是“帮人刷信用”,结果自己却成了受害者!

同時,為了進一步博取信任,“劉紅豔”還提供了一張手持身份證的照片,但是,這並不能證明她就是身份證所有者本人。

經發現,如果一旦有人進入騙局就會越陷越深,甚至所有錢都被騙光之後,騙子還會誘使受害者去進行貸款。

網絡安全專家指出,兼職刷單詐騙是近幾年比較高發的詐騙類型,根據今年上半年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僅京津冀三地就接到虛假兼職舉報1029例,涉及的金額達到了1083.2萬元。

3

騙局分工明確 詐騙形成產業化

目前兼職刷單詐騙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只要有人出錢,騙局的各個環節都可以在網絡上購買,在利益的驅使下,他們之間互相達成某種默契,形成高效的詐騙鏈條。那麼,這條詐騙產業鏈條是如何分工運作的呢?

在微博上只要輸入關鍵詞“兼職”,就會出現很多相關的內容,其中包括招淘寶手機兼職刷單的、招聘“打字員”的等等,他們在廣告中用“靠譜”、“免費”、“佣金”等字眼來吸引人。整個騙局的第一步,詐騙團伙中有人專門通過一些社交媒體發佈詐騙廣告。

以为是“帮人刷信用”,结果自己却成了受害者!

一旦有兼職刷單意向的人通過廣告前來諮詢,詐騙團伙的具體實施者便開始出場了,他們通常被稱為鍵盤手,而且會有很多個身份來做掩護,一旦被舉報,他們會啟用新的號碼繼續行騙,而這些號碼大都來源於網絡黑市。

據瞭解,為應對執法部門的打擊,騙子們通常只利用虛擬貨物作為詐騙的工具,這其中包括電話充值卡、遊戲點卡、應用商店充值卡等等,而這些充值卡可以通過專門的收卡平臺迅速變現。

4

“刷單”違法 最高可罰200萬元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商家利用刷單、刷信來建立市場份額,屬於不正當競爭。而對於刷手來說,他們自己也可能在網購時買到這種靠刷出來的信用標榜的商品或服務。所以說誠信社會體現在互聯網上,就是一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構成,千萬不要覺得能夠損人利己。

法律專家嶽屾山表示,“刷單”屬於違法行為,不想因為幫人刷單而被騙,首先要做到知法守法。此外,《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規定,“刷單”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最高可罰款200萬元。同時,網站平臺應加大監管力度,起到必要的監控作用,必要時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從源頭上減少“刷單”行為的產生。

以为是“帮人刷信用”,结果自己却成了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