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友们只有熟悉了招聘骗局的套路,才能不被套路

求职高峰季,一些自强自立的残疾人,也加入了就业大军中,希望能够某得一份工作,为家人减轻负担,也让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相对而言,残疾人求职过程中比较容易被目前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求职陷阱”所迷惑。一些网站上显示的待遇好、门槛低的工作机会,很有可能是“天上掉陷阱”。

残友们只有熟悉了招聘骗局的套路,才能不被套路

据媒体报道,58同城招聘平台已有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甚至有人落入卖淫窝点、诈骗集团……更可怕的是,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显示,这只是互联网招聘平台乱象的冰山一角……

对于还不习惯利用网络寻找工作的残疾人来说,仿佛还没开始就已经被驯化成了失去警惕性的羔羊,在骗子们阴恻恻的微笑下显得格外仓皇无助。面对招聘平台上的坑,残疾人们只有熟悉了套路,才能不被套路。

虚假职位

很多残疾人因自身身体缺陷而自卑,为了尽快解决工作问题,无限制的放低自身要求,有招聘企业联系时,更是被“有机会工作”的喜悦蒙住了双眼,模模糊糊的岗位名称附加高薪的诱惑,已经令其没办法辨别招聘的真假性。

怀着美好的憧憬前往应聘时,很容易就通过“面试”,可正式入职后会发现工作环境艰苦恶劣,工资待遇和当初网上招聘信息更是“天差地别”。

对此,建议残疾人朋友,在接到面试邀请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做好“鉴真”工作,可以利用的工具有搜索引擎、百度地图、贴吧、工商局的企业信息平台……

先交钱,后入职/面试

“交钱”是一个出现频率最高的就业陷阱,大概占据了劳务诈骗案件的三分之一,面试时,面试官对你大谈其行业发展前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并表示给你带薪培训,但要你交培训费,且要一次性付完,并告诉你待培训结束后正式成为公司一员上班会每个月返还。还有一种“交费”手段是,面试时让求职者填一张人事档案表,复印你的各项证书,然后需要交10、20、30元的资料费用,如果不交便失去应聘资格。

在这里提醒广大残友,正规的公司都不会让求职者交钱,因为他们只期待你努力工作以回报。如果遇到用人单位收取各项费用的情况,要坚持拒交,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区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不签劳动合同

有的企业以试用等理由不予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也有部分求职者不想自己被企业“套牢”或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签署劳动合同。双方协商后会简单的签署一份《就业协议书》,而《就业协议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劳动权利也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建议残疾人朋友入职后,第一时间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兼职

不出家门,通过各种群就能轻松日赚上百的“日结”兼职也是骗局中常见的手段。需要提醒广大残友通过兼职赚大钱是不现实的,不能相信。

就业陷阱如何防范?

残疾人朋友在求职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各类陷阱要勇于说“不”,同时需要调整好心态,以乐观、自信的姿态来面对求职,在选择求职渠道时,尽量选择大型招聘网站或机构,当然也可以选择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创办的专门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服务的平台——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