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映紅了鐵里羣衆的笑臉

  • 市場信息報訊(通訊員 郭永利)炎炎七月,瓜果飄香,盛景滿園。站在陝西渭南華州區高塘鎮鐵裡村西塬舉目眺望,遠處重巒疊嶂、溝壑交織,近處蔥鬱綠意、盡收眼底,隨處可見成片的花椒蔭翳遮蔽,一串串紅豔豔的椒果掛滿枝頭,在綠葉的襯托下隨風搖曳,顯得格外好看。行走在鐵裡村,處處瀰漫著花椒的香味。
  • “今年花椒長勢特別好,花椒價格連年持續走高,管理好的花椒畝產至少1.1萬元左右,差點的也能買到四五千元,商販也多,銷路不愁,都是親自上門收購,剛採的花椒,還沒走到家門口就賣了,椒樹真是搖錢樹,更是我們貧困群眾的福音樹、脫貧樹。”正在椒園採椒的鐵裡三組貧困戶杜衛民高興的說。
花椒映紅了鐵裡群眾的笑臉


  • 隨著杜衛民的指引,在四周椒香浸潤的花椒園,椒農們人頭攢動,不時就能聽見採椒的嬉笑聲、唱歌聲,還有秦腔聲。嫻熟的摘椒動作,一粒粒、一朵朵、一把把,無論多大的籃子,都摘得的尖滿,雖曬得黝黑、滿頭是汗,手上沾著的汁液也已變黑,但收穫的喜悅讓群眾笑在臉上、樂在心頭。
  • “商販多,但有的就是不出價,故意壓低花椒價格。這次多虧區上包聯部門和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還有村上的幹部,他們為我們聯繫了扎點收購的客商,價錢高、合理公道,讓今年的花椒賣上了好價錢。”正在鐵裡大隊部出售花椒的二組村民杜西玉激動的說。
花椒映紅了鐵裡群眾的笑臉


  • “鐵裡花椒色澤鮮、顆粒勻、麻度大、含油多,特別是香味濃郁持久,製作菜餚時,不論烹、炒、燉、炸如何做法,但只要放入少許,就格外提味增香。現如今,人們常拿它作為禮品,或饋贈佳賓,或遠寄他鄉親友。花椒樹作為一種經濟樹,可調味、可提油、可入藥、可食用,還可加工肥皂,市場潛力巨大。為此,在我們單位和鎮上的支持協調下,我們為群眾的椒園硬化了生產路,在花椒烘乾、分揀廠房正在建設的基礎上,聯繫客商,扎點收購,確保群眾花椒收益利益最大化,讓花椒鼓起群眾的錢袋子。目前,我們正在謀劃花椒深加工產業,提升花椒附加值,確保貧困群眾在花椒產業發展中長期受益、根本脫貧”。鐵裡村駐村第一書記孫少龍如是說。
  • “花椒有了好收成,要想賣個好價錢,晾曬至關重要。以前,因為天氣原因,椒農採摘的花椒得不到及時晾曬,紅彤彤的花椒被晾成了“黑蛋蛋”,肯定也賣不上好價錢。不過現在好了,在包聯部門和鎮上的支持下,我們及時組織花椒拉枝、施肥等技術培訓,現在花椒晾曬、分揀廠房正在建設,產前、產後品質都得到了保障,花椒已成為全村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致富樹,我們也相信椒樹能成為全村脫貧攻堅工作的源頭活水。” 村支書李社員高興的說。
花椒映紅了鐵裡群眾的笑臉


  • 據悉,鐵裡村地處秦嶺北麓、高塘鎮政府西北2公里處,民風淳樸,物華天寶,一條清澈的小河從村間流過,被譽為“抬著的戲臺”,列入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久演不衰的鐵裡“芯子”就出此該村。今年以來,在包聯單位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協調下,一方面不斷夯實椒農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不斷延伸花椒深加工產業鏈,群眾的種植花椒的熱情不斷提升,至目前全村花椒麵積1300餘畝,盛果期900餘畝,預計收入600餘萬元,已成為該村富民強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支柱產業。
  • (本信息由 郭永利 發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