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2018年的國內手機市場僅前五的廠商就瓜分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與排在後面的廠商拉開了較大的差距。在出貨量上,除了蘋果,其他品牌都已經跟不上華為、OPPO、vivo以及小米四家的步伐了。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不論是國際大廠,還是國產老大哥級別的手機品牌,都無奈的被各大排行榜歸類在了“其他”中。手機市場紅利消失後,整體的出貨量不斷下滑,所有的企業都面臨硬碰硬的存量市場競爭,非頭部廠商開始出現裁員、資金困難等不樂觀情況。這篇文章我們來梳理一下在國內手機市場馬太效應下,有望活下來甚至翻盤的一些品牌。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高端商務夢碎了 魅族能不能翻身就看暑期這一波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銷量上最靠近一線廠商的是魅族。魅族是做智能手機比較早的一家廠商,2009年第一款智能手機M8手機就誕生了,很多品牌都受到過魅族產品的影響,其中包括現在叱吒風雲的小米。魅族的這兩年可以說是很低迷了,銷量慘淡、內訌、調整組織架構,傳出來的消息貌似都是負面的,所以總是有人在說魅族要涼了。

每一家從慘烈的價格戰中活下來的廠商,都有著一個高端商務的夢。曾經拿著阿里的錢,一年發十幾款的新品的魅族也不例外。2017年的夏天,一款別具一格的旗艦產品亮相在公眾面前,它就是魅族 PRO7。魅族 PRO7這款手機揹負著魅族品牌向著高端商務定位溢價的使命。為了這款手機,魅族請來了一手打造華為高端機市場商務定位的楊柘,你熟悉的“君子如蘭”、“爵士人生”都是這位“大師”所起的Slogan。然而事與願違,上市不久,魅族 PRO7就成為了當年手機中的跳水王。由於銷量不佳,魅族 PRO7的價格連番調整,到了今年,原本定價超3000的高端旗艦價格已經只賣1000多元,被人調侃為“性價比最高的千元機”。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由於產品本身的定位問題和銷售負責人接連被臨陣換將,魅族 PRO7的銷量十分慘淡,再加上今年發佈的魅族15銷量也是平平,魅族終於被推到了懸崖邊上。作為PRO 7這款產品的最大責任人,魅族總裁白永祥已經消失在魅族管理層的名單當中。在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宮鬥”好戲後,與魅族“青年”氣質不太相符的楊柘也傳出了離職的消息。不過後來,魅族創始人黃章曾在魅族論壇闢謠,並表示楊柘目前仍在擔任CSO。看樣子,魅族的一系列調整應該是已經告一段落,該考慮重新出發了。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關於接下來要發佈的新品消息,基本上都是創始人黃章自己在魅族論壇透露的。據他的爆料顯示,新旗艦魅族16採用了OLED顯示屏,COF封裝,支持AOD息屏屏幕指紋解鎖。全系標配高通驍龍845處理器和屏下指紋,會採用無劉海全面屏設計,魅族16的屏幕比例是18:9,而魅族16 Plus的屏幕尺寸是6.5英寸,並且不會向三星採購全視曲面屏。其它方面,魅族16系列手機還支持銅管散熱、mEngine等,可以說是一款魅族15的全面升級版。售價方面,黃章已經表示魅族16驍龍845版定價3000元以內。魅族還將發佈一款售價相對便宜些的X8,而根據爆料,X8將搭載驍龍710處理器,但並不具備屏下指紋功能。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旗艦系列的連續啞火之下,魅族還能保持銷量榜上的排名,主要依賴著魅藍系列的支撐。新旗艦魅族16系列,拋棄了萬年隊友聯發科,改用了高通芯片,也證明了這一次魅族的決心。根據黃章爆料,魅族16系列的上市時間在7月底或者8月初,這正好能夠趕上一波暑期換機的小高潮,能不能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就看這一次了。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花錢如流水險成樂視 金立裁員變賣資產等待融資重組

眾多國產廠商中,有個老大哥一直不溫不火,直到傳出供應鏈斷裂出現資金困難的問題,才又受到廣泛關注,這位大哥就是金立。金立的資金鍊斷裂非常突然,就在去年年底,他們還和深圳衛視合作,開了一場場面盛大的發佈會,通過直播的方式發佈了8款新產品。但這也正是潛伏的危機,過去金立一直在營銷上不遺餘力,給外界的一貫印象都是“不差錢”,但砸了大錢的營銷沒能轉化成銷量,落得今天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面對外界流傳的金立資金鍊危機主因,有著因為金立董事長劉立榮賭博輸了幾億元這種說法,不過劉立榮本人予以了否認。金立的資金鍊問題爆發的真正原因是2016年到2017營銷費用和投資費用投入超限。2016-2017年金立營銷費用投入60多億元,近三年對外投資費用30多億元,兩項費用接近100億元,對金立資金鍊造成很大影響,導致貨款週轉困難,在拖欠貨款後被供貨商申請資產保全。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曾一度花錢如流水的金立,光手機代言人就是一大堆明星,2016年至2017年先後邀請馮小剛、余文樂、徐帆、薛之謙、劉濤、柯潔等擔任品牌代言人。而在綜藝方面,金立在近兩年曾冠名的節目達12個,確實是能造。

金立把資金鍊問題曝光出來後,首先採取了裁員降費用的方法,在金立工業園裁員50%之後,金立總部也裁員了50%。然後開始引入戰略投資和出售資產抵債,就在6月底,金立還傳出以不超過2.5億元報價打包出售印度市場業務的消息。

。金立一些部門員工已收到內部架構調整的通知,公司近期將重組,這源於金立拿到一筆融資,資金會投入到新公司的組建,不過具體的出資方是哪家公司目前仍舊未知。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除去營銷沒能轉化成銷量,金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不足可能也是資金困難的導火索之一,主要體現在性價比、工藝以及性能等,如果金立不能找出自身的特點與優勢,即使找到外來資本接盤,能不能重新站起來也不好說。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寒冬中為數不多迎來春天的品牌 一加目前活的很好

相比前兩家廠商,一加算是後來者了。作為一家2013年底才成立的品牌,除了嘗試低端失敗的千元機一加X,一加手機在配置上都是頂級旗艦定位。除了一加2那次因為高估銷量多下了些訂單,險些走向倒閉,這一路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了。很多人好奇一加與OPPO的關係,簡單來說一加與OPPO有著同樣的控股股東,OPPO並未對一加持股,也不參與一加的實際運營策略。一加繼承了OPPO的產品和管理理念,背靠OPPO強大的供應鏈,這是它得以在紅海中存活、長大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與很多其他廠商因為國內市場只剩下存量市場才考慮遠征海外不同,一加從成立之初就已經將目光鎖定在全球市場。一加手機進入海外的方式比在國內大膽和激進的多。為了迅速在海外造出聲勢,一加策劃了一場“粉碎過去”(Smashthe Past)的營銷活動。遊戲規則是:用戶報名,一加從報名者中選出100名,這100名消費者錄製將舊手機徹底粉碎的視頻上傳,就可以一美元換一部一加手機。但是活動開始後情勢立馬失控,很多人沒有看清遊戲規則,還沒有被選中就先把手機砸了。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在海外市場中,一加價格定位在蘋果、三星之下,而1500-2500元這個價位剛好是歐美市場的一個空白區,一加填補了這一空白,成為性價比最高的安卓高端手機。目前,已經進入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的一加,海外銷量佔總銷量的三分之二還要多。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一加是非一線廠商中為數不多的在這個手機行業寒冬卻迎來春天的品牌,5月22日,新品一加6在國內首銷,50秒銷售額便破億,12分鐘實現銷量破十萬臺;6月15日,一加手機官方宣佈一加6上市22天全球銷量突破100萬臺,成為一加最快突破百萬銷量的旗艦單品。在這場殘酷的淘汰賽中,雖然還不敢說一加會逆襲到什麼程度,但是這幾年肯定能活的很好。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頗受爭議的錘子每一步都很曲折 剛盈利又順風浪了一波

2011年10月史蒂夫·喬布斯去世後,作為一名果粉,羅永浩覺得別人做的東西都不太行,他開始認為自己被命運選中了。一個月後他找到雷軍,洽談合作,當然這次洽談並沒有成功,但羅永浩萌發了自己做手機的想法。2012年5月,中國手機市場最受爭議的錘子科技正式成立,從此,他們的麻煩也就沒斷過。

商業合作上永遠都只有兩種情況,要麼是店大欺客,要麼是客大欺店。一個小廠商,總是要吃些供應鏈的虧,現在已經成功上市,早已翻身農奴把歌唱的小米也是一樣曾受盡“百般凌辱”。錘子科技在供應鏈上吃過的虧是教科書式的,在錘子的第一款手機T1發佈時,這款產品就受到了空前的關注,然而當人們去下單時,卻發現根本沒有貨。究其原因,其實是錘子找到了規模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錘子較少的訂單引起不了代工廠的重視,錘子對於產品的精度要求又比較苛刻,雙方弄得非常不愉快,產量也就不行了。吃一塹長一智的錘子決定,在做第二部手機T2時選擇了規模相對較小的代工廠,結果趕上了代工廠一夜倒閉,又上演了借錢救廠,搶救手機的好戲。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好在略顯業餘的錘子慢慢也摸熟了門路,也因為CTO吳德周等人的加入,供應鏈上總算是有了些起色。但是好景不長,錘子的資金上又出現了困難。靠著原有股東的支持,錘子勉強維持著運轉,但到了2016年,帳面的捉襟見肘終於使羅永浩不得不四處借錢。由於錘子科技總是富有爭議,很多有點想投資的投資人都採取了觀望態度,因為如果投資失敗,不但會有經濟損失,投資人還會成為圈子裡的笑柄。通過不斷的努力,羅永浩總算說動了京東,依靠京東大膽給出的一批預付款,錘子才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2017年5月發佈的堅果Pro半年銷量超過了100萬臺,成了錘子科技最暢銷的手機。在此之後錘子科技又得到了10個億的融資,11月發佈的堅果Pro2也收穫了不錯的好評和銷量,錘子科技熬了五年終於走上了正軌。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2018年的5月,羅永浩終於在鳥巢挺直了腰板告訴所有人錘子科技盈利了。但你不要以為大團圓的結局到了,因為錘子科技剛剛站穩了一點,就又順風浪了一波。鳥巢發佈會令人意外的使主角不是旗艦堅果R1,甚至不是手機,老羅祭出這個更受爭議的叫堅果TNT工作站的東西。不管這款號稱“來自未來,改變一切”的設備不管能否真的能帶來變革,在這個時間點去做這樣一款市場需要時間才能去認知和認可的設備,都顯得過於激進了些。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關於錘子科技的未來,還真的不太好說,它就像每個故事裡都有的那個最沒有確定性的人物,有時意外的厲害,有時卻會犯一些平常人不會犯的錯誤。總體來看,錘子短期內是下不了牌桌的,哪天來個大翻盤,也不是不可能。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失敗的外交家 360依靠性價比偶爾還能進前十

360其實是最早重視小米這個競爭對手的企業,雖然這些年來,我們看到魅族、樂視、榮耀等品牌都曾大張旗鼓的和小米正面剛,但像360這樣挖空心思合縱連橫好幾年的還真不多見。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2012年上半年,看到小米的快速崛起,360董事長周鴻禕就坐不住了,想搞個特供機出來,他找到了包括華為在內的很多廠商,不過顯然當時廠商們還沒有他對小米模式認識的那麼深,所以這個事也沒有做成。360和魅族也曾經差點聯手,在魅族獲得阿里巴巴投資前,其實360也曾是魅族考慮的選擇之一,有傳言說黃章和周鴻禕談的很投機,幾乎就要談成了。但由於周鴻禕想控股,而阿里不想控股,360又一次遺憾的出局,只能眼睜睜看著魅族拿著阿里的錢去跟小米玩機海戰術。360當然沒有放棄,2015年360宣佈和酷派聯手搞事情,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奇酷。熟悉這段的小夥伴一定都知道,後來樂視插足進來,演變成了三方混戰的局面。這件事的結局同樣對360比較不友好,酷派選擇出軌樂視,估計老周當時的心都碎了。天道好輪迴,幾年之後,樂視已經涼了,酷派也混的不太好,今年除了靠著小米上市之前“敲竹槓”上回新聞就沒啥消息了,360的這口怨氣也算是出了。今年春節的時候,網絡上曾傳出360和錘子科技合併的消息,不過好像由於錘子也沒啥資金可以投入,也就沒有成功。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雖然360在和其他企業的合作上不太順利,但好在自家的產品還有可取之處。除了自己做安全軟件出身天生能給用戶一種安全手機的印象,360手機的性價比確實很高。依靠性價比優勢360每隔一段時間就出沒在各個銷量榜前十。目前,360手機已經實現了盈虧平衡,維持團隊運作是不用擔心的,能活下去一切都有希望。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Z5是不是重新崛起的希望? 聯想是頭想跳舞的大象

聯想作為一個曾經在手機屆叱吒風雲的品牌在國內已經越來越被邊緣化。除了產品的命名和定位顯得不夠清晰,更讓人費解的是,樂Phone、四葉草、Vibe 、ZUK這幾個有不少用戶喜愛的系列都莫名其妙的被拋棄了,要知道很大一部分的聯想手機銷量是靠這些子品牌撐起來的。買回來的MOTO品牌主打海外市場,在國內也不太吃得開。再加上今年“聯想5G投票”這個事情被黑的夠嗆,整個品牌都在一種被唱衰的氣氛裡。

在今年6月發佈的新品聯想Z5手機,明明是一款千元機,卻按照旗艦機的陣勢去預熱,搞得大家期望很高,見到東西的時候,卻又有一種被騙的感覺。好在Z5在同價位手機中還是有性價比優勢和競爭力的,還有就是ZUK的粉絲也多少能從Z5身上找到些ZUK手機的影子。趁著熱乎勁兒,在年中618這場大戰中,Z5還是收穫了不錯的銷量。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從這波新品的宣發架勢來看,聯想應該對Z5和同時發佈的這幾款手機有著不低的期待,甚至可以說承載著聯想手機重新崛起的希望。曾經做過手機世界第三位置的聯想,當然想要坐回到國內市場的牌桌上,聯想這樣的體量,不管哪個競爭對手也都是不敢輕視的,當趕上大的技術變革時,誰也不知道這頭大象會亮出什麼底牌。

手機市場寒冬 你喜歡的這些品牌還能活多久?

寫在最後

國內手機市場雖然呈現出一種大局已定的態勢,但例如5G這樣大的變革也就在不遠的將來了,這些目前處於不利位置的手機廠商們只要在這場寒冬中活下去,做到不下牌桌,翻盤的機會還是有的。

精彩資訊報道,專業視頻評測,盡在聚牛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