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科之趣事

牛科之趣事

牛科長是從深山老林飛出來的鳳凰男,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本市的某局機關工作。他擅長同文字打交道,熱衷與人們拉關係,跟隨領導和蹲機關是他幾十年不變的兩大工作主題。秘書、辦公室主任、宣傳科長是他一路拼博的升遷軌跡。從青春年少熬至白髮鬢鬢,從初入職場幹到卸任退休,以正科的職級劃上了仕途句號,成為機關里名副其實的"牛科"。

牛科的性情具有大山的稟性,做事說話如他的姓一樣不會轉彎,眼裡更容不得半粒沙子。牛科為人孤芳自賞,固執己見,既無知己,也無勁敵,他所跟從的領導沒有不被他頂撞過的;他所帶領的部下也沒有不與他吵過架的。牛科做事常將自己的思維等同別人的想法,凡入他法眼的,就青睞有加,高看一眼,什麼事情都願意幫忙;凡與他思維相悖或有距離的人,就咬定青山不放鬆,非要較真理清楚。牛科勤懇敬業,所寫作的公文,累積如山,佔了單位的近乎一半;所撰發的文章,遍及全國報刊,稿費通知單源源不斷。就是這樣一個人們既離不開、又受不了的古怪文人,在人生舞臺的直播中,上演了一幕幕精彩滑稽的生活小品,給人們留下了五味雜陳的笑談。

牛科善於協調人際關係,諳熟在顫顫悠悠的鋼絲繩上尋找平衡點,卻侷限於枝節末葉,不夠豪放爽氣;他長於施人小恩小惠,慣用遍地撒網的方式,精心平衡著與他人的利益差異,卻常把瑣碎小事搞得認真隆重,不夠寬容大度。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牛科家居平房獨院,院內的一棵葡萄樹自開花結果後,便成為牛科套近人情的拿手道具,每年的中秋節期間,牛科便將樹上的葡萄採摘下來,按大小和成色分好,再從單位領導至中層幹部,按職務高低、位置重要以及親疏遠近進行搭配,且每人只送一串,每串葡萄上都有牛科親筆題寫的問候語。晚上下班後,牛科便抱著紙箱,輕輕地逐家敲門,小心翼翼地將葡萄捧與主人。一送就是幾年,從未間斷,以致單位人員相遇寒暄時都會問:"吃到牛科送得葡萄了嗎?"一時間炒作得沸沸揚揚,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和笑資,牛科卻依然我行我素,繼續為送葡萄而操心勞神,樂此不疲。

牛科之趣事

牛科雖然遍灑雨露,謹慎地維護著人際關係,卻也留下了被人們笑話的"事蹟"。一次,單位組織中層以上幹部到外地參觀學習,因單位主要領導的父親曾在參觀地打過遊擊,便隨團前往,重遊故地。此時早已卸任辦公室主任的牛科,一路表現異常,熱心地幫著那位領導伺候老人,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無不精心照料,周到體貼,就連吃飯坐桌,他也脫離了其他中層幹部,擠到了單位領導的餐桌上,以方便就近照顧老人。此舉引起了一些中層幹部的反感和議論,牛科聞知後,便採取了輪流坐桌的策略,以緩和氣氛。每次回到中層幹部的飯桌,他都是先做解釋,再做檢討,反覆訴說,再三表白,把本來不大的事情越說越大,把原本只有少數人的議論引申為大家對他的批判。此時的牛科面對著大家的熱嘲冷諷,態度真誠,來者不拒;虛心接受,言辭懇切;以酒當茶,甘願受罰;以致於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只好靠大量飲水來解酒醒醉。偏偏參觀團是集體行動,編隊行駛,牛科常被尿憋得前俯後仰,痛苦萬分。每當汽車停下時,他都會跌跌撞撞地衝下車門,將搖晃不止的身子靠在樹幹上,急不可耐地小解。由於醉酒,意識不清,他不是被路邊道樹劃傷臉,就是被汽車車門擠破手,幾天下來,傷痕累累,血跡斑斑,讓人卒不忍睹,心疼不已。牛科卻毫不在意,照舊重複著這一過程,且從無抱怨悔恨。

牛科自擔任宣傳科長後,手中的權力小了,參與決策的機會也少了,這讓他倍感失落,情緒也一度低沉,常常借酒發洩,抱怨不止。在一次單位召開的中層幹部會上,牛科借發言之機,大放牢騷,動情之處,竟聲淚俱下,痛心疾首,他慷慨而言:"我自職務調整後,深深體味到了沒權的痛苦,分外珍惜有權的快樂!"並當即提出了要權的理由和方案,一時語驚四座,情感眾人。牛科久立不坐,目視領導,再三懇求領導當場表態,領導只好允諾會後再議。後來領導慎重研究,最終以滿足牛科的部分要求而收場。

牛科之趣事

牛科對下屬員工即不放心,也不放手,安排工作時,常常事無鉅細,千叮萬嚀,惹得下屬忍無可忍,屢屢與他爭執頂撞,這讓牛科十分尷尬,左右為難,於是心生一計,改變方法,採取迂迴策略,以避鋒芒。每天下班後,牛科都比別人晚走一小時,他將下屬的工作內容寫成紙條,整齊地擺放在每個人的辦公桌上。第二天上班後,他便藉故躲開,等下屬們都拿著紙條離開後,才踏著碎步跑回辦公室,如同丞相諸葛孔明一般,獨坐在軍中大帳,點燃一支香菸,靜候著佳音傳來。從此牛科的紙條便在單位爭相傳看,遂成一道靚麗的風影線。其中一張是這樣寫的:"某某同志:請你於九點整(交通工具自備)到市委宣傳部(某街某門某樓)新聞科(某層樓,樓梯口處向東拐右數第某門)找張科長(男,年齡四十多歲,靠南牆東數第某桌)領取宣傳資料,即去即回(如到他處,需電話請示)。"這樣一來,矛盾確實減少了,但下屬的情緒卻更大了,他與下屬的心靈距離也越來越遠了。

牛科所屬的科室共有八人,每年可分得兩個先進工作者的指標,以往都是由牛科提名大家通過,後來大家認為牛科安排不公,就集體要求無記名投票產生,牛科先是不答應,後又提出每人只准投選一名,結果出現了一人獲一票的局面。牛科無奈之中,又組織大家二次投票,允許大家投選二名。大家暗中給牛科出難題,私下協商結成對子,就出現了每人獲兩票的結果。牛科眼看著局面失控,亂象橫生,便選在週末的下午,把大家請到賓館開會,並訂下一張飯桌,包下兩間客房。飯後牛科就與下屬逐一談話交心,開始了艱難的拉鋸之戰,苦苦熬了一天一夜,直到把大家的脾氣熬沒了,火性耗盡了,訴求打消了,牛科方集合下屬表態發言,於萬般無奈之中,大家只得違心同意由牛科決定人選。牛科這才心滿意足地拔寨收兵,並當場公佈入選人員名單,即刻放行下屬回家。

牛科之趣事

牛科寫作公文,章法規範,縝密周詳;套路嫻熟,文筆流暢;資料翔實,細膩見長;常常動筆便一發而不可收拾,洋洋灑灑,一瀉千里。最大的特點就是慣常使用括號,寫一份單位年終總結,他能帶上二十六個括號。擬一張百餘字的領導開幕詞,他也要帶上三個括號,通常第一個括號的內容為:〖此處打住:下面肯定有掌聲〗,第二個更精彩:〖此處注意:下面可能有掌聲〗,第三個最奇葩:〖此處切記:下面如果沒掌聲,請領導帶頭鼓掌〗,所以由他寫的講話稿,領導通常要提前閱讀熟悉,方可放心使用,以免鬧出笑話。

一次單位舉行隆重的慶典大會,領導安排牛科製作一幅會標,牛科接受任務後,發揮能寫的特長,連夜趕寫出一份製作方案,從會標的內容用詞,字體的大小顏色,字距的間隔高低,到布料的採購使用,拉繩的長短粗細,甚至連登高的工具,人工的僱用等等都寫入了方案,滿滿當當寫了三大頁A4紙,且又習慣地用上了六個括號,親送領導審批。領導正為召開這次大會忙得焦頭爛額,邊不耐煩地看著方案,邊順手刪掉了幾個括號。牛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當看到領導又要刪去一個括號時,突然脾氣爆發,雙手按住領導握筆的右手,大聲質問:"你刪去的那是括號嗎?那是俺的鮮血,你刪去一個括號,就是放俺一刀鮮血,抹去一個字,就是抹掉俺一滴血,你怎麼能這樣對待俺呢?"領導看著情緒激動的牛科,只好違心地賠禮道歉,無奈地簽字同意。

牛科退休後,謝絕了眾多單位的聘請,放棄了照料孫子的義務,一頭扎進了紅樓夢,潛心研究紅學,一鑽就是幾年,寫下了幾十萬字的文論,有的還在當地報刊發表,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人們都說:老牛為人熱情周到,做事吃苦可靠,寫作水平也高,只可惜不是當官的料!牛科聽後淡淡一笑,依然超世脫俗,特立獨行,幹著自己想做的事情,續寫著自己晚年的精彩篇章,也在持續不斷地為人們提供著趣事和笑資!

牛科之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