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千萬別說這話」——年薪50W經理人建議你

“面試千萬別說這話”——年薪50W經理人建議你

要不是別人推給我,我還不知道,面試最後一個問題,可以寫得這麼“專業”。

如果我說最後一個問題根本不重要,是因為我還只是菜鳥,小紅拖拉機作為知乎人力資源領域優秀答主,也是HRD,那麼他的觀點就不用懷疑了吧。

切身體會到了小紅說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了,實際上我更想說,這類推文極大可能是二手知識,到知乎各大地方蒐集文章,做個原創,就是自己的觀點了,實際上根本就沒有經驗可言,少看為妙。(原標題大意是:知乎點贊最高的回答)

而我所認可的HR,比如知乎的小紅拖拉機、蘭雨、刀姐他們都是真正的HR,可以去關注,至於其他的求職教育,就要擔心是否是二手知識了。

“面試千萬別說這話”——年薪50W經理人建議你

“面試官讓你問問題,並不是關心你的疑惑,而是考察你到底能問出是水平問題。”

噗,天地良心啊,作為招聘狗,作為面試官,我們真的,只是讓你們問問題的。

我擔心你們有疑問,後面還打電話來騷擾我啊,有問題儘早解決,而且讓你們問問題,也是對你們尊重啊。

我想考察你問問題的水平,為什麼非得留到最後呢?而且你是來上班的,不是來跟老闆提問的。

做一份工作,你提問水平很高,能賺錢麼?還是想表達,通過提問使兩個人溝通更高效?

如果是考察能力,為什麼不直接考察你的溝通理解能力呢?非得放到最後讓你提問?我們太閒麼?

師姐是這樣吐槽的:這個人對情商理解有什麼誤會把。

師姐說的很委婉了,我被她Diss哭暈在廁所好幾次。

“面試千萬別說這話”——年薪50W經理人建議你

“什麼問題才是好問題”

要我說,面試的最後一個問題,問的最好的,就是你最想了解的,有疑惑的,最關心的問題。

而不是什麼可以回答,對象合適,具有互動。

講真,最後一個問題,沒有什麼是不能問的,只要你想了解的,都可以問。

包括你覺得HR小姐姐很漂亮,問她是不是單身,都可以。(只是有風險而已)

當然,那些高風險的,個人隱私問題,相信智商正常的人都能分辨出來,不會去問,這種就不囉嗦了。

因為真正意義上被稱之為Nice的HR,不會跟人選計較這些,而不是假公濟私,因為問題問不好,就淘汰一個人,這種叫不專業,不公正。

“面試千萬別說這話”——年薪50W經理人建議你

“提問環節的雷區”

“人們容易記住開頭結尾”,這沒毛病。

“讓你提問環節表現糟糕,面試官影響特別深刻,就有可能因為這個問題被翻盤。”——典型的一個問題定面試結果。

用小紅拖拉機的話很好回答了。

“面試千萬別說這話”——年薪50W經理人建議你

“面試官錄用決策,應該說是面試進行到一半之前就出來了。”

“在我參與面試的人中,從來沒有因為最後一個問題奇葩而被刷掉,也沒有因為某些人問得特別好就直接劇情翻轉,人生逆襲進入下一輪的。”

“面試千萬別說這話”——年薪50W經理人建議你

“不要問薪資,顯得不禮貌”

親,咱們都是出來賣的,不管人選還是面試官,都是出來賣錢的,咱真沒那麼高貴。

而且問多少錢不可恥,也不是不禮貌。

舉個例子:

你想跟你喜歡的男生表白,你覺得表白了好像顯得女生不夠矜持,影響不好。於是你就忍著,等他開口。

最後你拿著他發給你的喜帖,問他為什麼不表白,他說“我以為你不喜歡我啊!”

噗,你就好好單身吧你。

我和老闆兩個人招聘經驗加起來超過30年,從來不會因為人選問薪資多少,就PASS這人,人家出來混就是為了錢,你憑什麼不讓人家談錢?(這問題還特意問了我們經理,55555)

不談錢,你跟人家談感情嗎?你養人家嗎?

我們最反感,最厭惡的是什麼人知道嗎?

就是面試的時候,張口閉口跟我說:沒關係,錢不重要,我更看重發展。

最後發Offer的時候,跟我說,薪資太低,不來了。

你不是調戲我嗎?我褲子都脫了,你給我看葫蘆娃?

你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說薪資要求?浪費雙方這麼多時間,這麼多精力?

決定你薪資的確實是部門負責人,但如果你一開始就說出來,是不是更有利於雙方儘早判斷是否合適?

為什麼非得裝矜持,到最後一面才說不合適呢?這不是浪費時間麼?早點掛,才能把精力就給下一家,就像你表白失敗,趁早找下一個人是一個道理。

“面試千萬別說這話”——年薪50W經理人建議你

“不要問讓人誤會的問題,比如加班”

有些公司加班就是變態的,人選有權利提前知道加班情況,有些人就是不喜歡加班,人家有權利拒絕。

憑什麼認為不加班就是不努力工作的人?而且還是馬上,馬上認為你是不努力工作的人。

人家工作效率高,不加班不行麼?

加班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加班?因為什麼原因加班?想清楚沒?

吳曉波也從來不加班,晚上八點半之後從來不工作,人家耽誤事業了麼?

“面試千萬別說這話”——年薪50W經理人建議你

“沒有價值的問題,比如上班穿什麼衣服”

作為新人,為什麼不能瞭解企業對員工的著裝要求呢?

有些企業要求寬鬆,有些要求嚴格,你面試的最後提問了,拿到offer就可以不用問,這個沒有毛病。

你真想了解,隨便問啊。

“面試千萬別說這話”——年薪50W經理人建議你

“問的問題不要超過3個”

沒有絕對限制,面試官不會覺得你囉嗦。

面試遇到問3個問題,或者問完幾個問題後,停下了不問的,我們都會問人選:還有什麼需要了解的麼?還有什麼想知道的麼?

這樣的面試官才是尊重人選,才是Nice的面試官。

這種觀點,無非就是搞個數字,看起來很專業,實際上呢?

在作者眼裡,最後一個問題,不能問薪資,不能問福利,不能問著裝,只能問那些很高大上,很抖機靈的問題。

比如公司的戰略,自家公司管培生有多好,以便增加面試官好感。(PS,萬一HR覺得自己家管培生做的不好呢?)

只能說:這是一個面經看太多的人,畢業後把原來看過的面經寫出來,傳遞給下一代。

表達下招聘狗的心聲:

如果說內心話,最後一個問題,我們不是特別想被問,因為是工作需要,得讓你們瞭解一些想了解的,避免後面工作不方便,我們真的不想聊。

因為大多數人選都是面試了覺得不要的,真的不想在不適合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我們等下還有人選要面試,還要回去刷簡歷,還要回去跟部門撕逼,還要發Offer,準備第二天入職的事情。

不合適的人選走出會議室後,面試官做的一個動作就是——在簡歷上面畫一個大×,淘汰。

所以你還覺得你問什麼問題影響很大麼?

不要覺得HR看起來好像很牛逼,因為事實上面試通過率真的很低,並不是你不夠優秀,而只是不合適罷了。(等無法拿到Offer的100個原因寫好,你們就懂了。)

抓緊問你想問的就好,最後的問題真的不會改變你的面試結果。

曾經覺得讓面試官給自己建議不合適,但面試下來,也有人問過這問題,真的沒感覺。

作為面試官,什麼樣的奇葩人選沒見過,什麼樣的大風大浪沒見過?

原來沒做面試官之前我也相信過這樣或那樣的觀點。

但那只是曾經,現在我不相信了,因為這些是杜撰出來的面經,或者某些自認為經驗豐富的人寫出來的,然後在互聯網的作用下,被一批又一批賺著求職教育錢的人不斷傳播複製,最終到達下一批求職者身上。

而這樣的觀點,就好像“去面試的公司,隨手撿起一個紙團,最後獲得Offer”的例子,一樣可笑。

公司是招保潔阿姨嗎?

撿紙團=撿Off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