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這十句古詩詞,可不能只看表面意思

高中語文:這十句古詩詞,可不能只看表面意思

很多古典詩詞,已成為公眾耳熟能詳的語句。其實,隨著現代生活遠離古代社會,諸多常識性的文字也日漸生疏,難免後世生吞活剝,以訛傳訛。

貧賤夫妻百事哀

誤讀:生活貧賤的夫妻,事事不稱心。

元稹悼亡詩《遣悲懷》有三首,都為名篇。其一:“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貧困生活固然有諸多不順心,然而,從詩中所說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可以看出詩人重在敘衷腸而不是說道理。夫妻死別人所不免,但回想當年貧賤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謂一事一悲悽,百事皆哀感了。

橫眉冷對千夫指

誤讀:橫眉冷對敵人的指責與攻擊。

魯迅《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灑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此詩作於1932年10月。領導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就高度評價“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聯,認為“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1931年2月4日,魯迅《致李秉中》裡說:“今幸無事,可釋遠念。然而三告投杼,賢母生疑。千夫所指,無疾而死。”是說流言猛於虎。而當時魯迅景況窘迫,“運交華蓋”“、破帽遮顏”,似乎,“千夫”應該理解為“敵人”。

其實這裡的“千夫”應該理解為“群眾”。《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裡的“千人”就是“群眾”的意思。另外,從詞性方面來說,“千夫指”對“孺子牛”,才能使對聯顯得工整,這是一首七律,魯迅應該不會犯這個小錯誤。橫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這是魯迅一生的真實寫照——尤適用於現在的反腐。

朱門酒肉臭

杜甫詩“朱門酒肉臭”的“臭”一般人都理解為“腐爛發臭”,其實這個“臭”就是“香”,xiu臭,在古代是發出香味的意思,這兩句的含義是:達官貴族的家中酒和肉發出誘人的香氣,而路邊還有凍死的骨頭。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一)被人稱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無論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極具跳躍性,因此,很多讀者未能領會作者獨具的匠心。著名的詩評家沈德潛認為“詩中互文”,即詞句可翻譯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隘”,這種解釋很有見地,但僅僅停留於詞語的表層意思。事實上,“明月”和“關”是描寫邊塞生活的樂府詩裡常見的詞語,在這兩個詞語前加上“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頓使詩歌顯得新鮮奇妙。這樣落筆於千年以前、萬里以外,一種雄渾蒼茫的意境油然而現;而且“人未還”的“人”所指也不僅僅指當時的人們了,而是指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杜甫《八陣圖》詩的下聯“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出句寫八卦石陣與諸葛亮英名不會被江水所淘盡沖走,必將永留人間,一語雙關。對句突接“遺恨”,不知是說諸葛亮之憾恨,還是詩人之憾恨,“失吞吳”,不知是指諸葛亮生前沒有把吳國吞掉,還是指諸葛亮沒有能阻止劉備進攻東吳,打破了聯吳抗魏的戰略方針。其實按當時的歷史狀況,“遺恨失吞吳”真正的意思是指的是諸葛亮沒有能阻止劉備進攻東吳,以至於打破了聯吳抗魏的戰略方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不是臥榻的意思,而作“井欄”解。

《辭海》裡明確註釋,床是“井上圍欄”。李白此詩作於唐開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處”稱為故鄉。詩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邊上,舉頭遙望,頓生思鄉之情。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船,不是船隻,而是“衣襟”的意思。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寫了當時八位著名的詩人,其中一段專門寫李白的醉態。據說,唐玄宗想召見詩仙,李白仍然保持一副很牛氣的高人派頭。所謂“不上船”,並非不登龍舟,而是敞開衣襟,連釦子都不繫。《康熙字典》裡明確記載:“衣領曰船”,“或言衣襟為船”。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落霞”,不是雲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飛蛾”。

要了解這句話的意義,當時當地的風物不可不曉。對此,宋代吳曾說:“落霞非雲霞之霞,蓋南昌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