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訪局網上信訪占比過半

7月25日至26日,國家信訪局召開網上信訪工作深化推進會議。數據顯示,5年來,在全國信訪形勢總體平穩的情況下,網上信訪量上升明顯,今年上半年國家信訪局受理的網上信訪佔比超過50%。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表示,網上信訪成為群眾信訪的主渠道。

近三成省份網上信訪佔比過半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改革信訪工作制度,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已有5年時間。國家信訪局副局長範小毛介紹,今年上半年,近三成的省份網上信訪量都佔到了信訪總量的一半以上,國家信訪局受理的網上信訪佔比也超過了50%。

江蘇省信訪局網絡信訪處處長陳峰告訴北青報記者,在他看來,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因為一件事解決不了反覆來訪的群眾少了很多。信訪部門當天收到信息,當天就可以轉給職能部門,有些不復雜的問題,當天或者第二天就解決完成了,市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隨時查詢辦理進度,“老百姓足不出戶,躺在被窩裡就能信訪”。

當前,網上信訪還存在諸如信息系統深度應用不夠、網上信訪工作科技支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

對此,舒曉琴指出,做好網上信訪工作,基礎在建設、關鍵在應用,根本目的是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首先要不斷優化完善網上信訪平臺,實現全覆蓋,對還沒有聯通的有關職能部門和鄉鎮街道、沒有對接網上信訪平臺的領導信箱等其他渠道都要推動資源整合,同時把群眾通過信、訪、網、電等各類渠道提出的信訪事項全部納入系統,辦理全程公開。

其次,要研究開通語音諮詢服務平臺,在有條件的地方安裝網上信訪自助服務終端,通過微信等實時推送信訪事項受理辦理進展,進一步降低群眾信訪成本。

防止同一事項重複、多頭交辦

此外,當前信訪工作也存在制約效能提升的問題。比如,重複信訪居高不下,重複勞動和無效勞動十分突出,工作人員在判重、登記、告知等環節上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既影響了信訪業務辦理的效率,也影響了信訪工作的公信力。

舒曉琴表示,對於此類問題,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需求分析,加強技術攻關,讓計算機系統可以自動識別信訪事項內容,自動生成概括信息,為業務辦理提供智力支持。特別是對處理途徑的選擇、業務辦理流程的銜接,以及告知、答覆、送達規範等,都可以發揮人工智能的校驗、把關、監督功能,自動進行規範化檢查,約束信訪事項辦理的各個環節。

“信訪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就是要解決問題。問題不解決,一切都是空談。”舒曉琴指出,網上信訪生命力的關鍵是要落地解決問題,及時回應群眾訴求、推動矛盾化解。網上信訪事項要及時精準轉送責任部門,避免轉送交辦不當導致問題久拖不決。

舒曉琴特別強調,此次機構改革涉及機構重組、職能調整和新組建部門較多,信訪部門要加強溝通對接,弄準部門職責,避免信訪事項錯交、落空。同時,要加強甄別判重,對重複信訪事項要有針對性回覆告知,防止對同一事項重複交辦、多頭交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