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北京城市的副中心,通州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應該這樣發展!

前幾天,《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千呼萬喚始出來,通州再一次成了全國關注的焦點。國外城市副中心建設的主要教訓,會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地方。

作為北京城市的副中心,通州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應該這樣發展!

國外城市副中心建設的主要教訓:一是集聚效應弱,行政效率低。部分首都副中心建設因搬遷的機構有限,難以形成規模集聚效應,增加了行政辦公的交易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韓國首爾的城市副中心世宗市,遷入了總理辦公室在內部的十幾個政府行政部門,但是總統府、國會、財政部等核心部門還在首爾市。

另外,根據首爾城市副中心的規劃,世宗市將重點建設科教新城,然而研究型大學和科研機構的項目進度進展緩慢,幾乎很少有相關的企業入駐。原本規劃建成首爾城市副中心的世宗市成了雞肋,不僅無法發揮很好的集聚效應,反而在兩地奔波中降低了行政效率。

作為北京城市的副中心,通州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應該這樣發展!

二是軌道交通系統不完善,出行不便捷。有些城市副中心在建設的時候,沒有認真規劃軌道交通系統,造成出行不便捷的問題。韓國世宗市距離首爾約120公里,在沒有完善的軌道交通系統的情況下,絕大部分行政人員只能依靠汽車出行。由於部分行政人員早年便在首爾安頓好家庭,因此他們不得不每天花5小時左右往返首爾和世宗。同時,在上下班高峰時間,出城和進城的交通量暴,反而造成了首爾和世宗交通的擁堵。

作為北京城市的副中心,通州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應該這樣發展!

三是配套設施不完善,導致“候鳥”式生活。馬來西亞副中心布城,除了匯聚了一部分行政和司法部門,商業服務設施、文化娛樂場所等公共服務設施的缺失,讓這座城市失去了活力。尤其是到了晚上,很多行政人員下班離開後,新城變得十分荒涼。因此,大型購物商場、電影院、圖書館、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是留住行政人員安居樂業,支撐城市副中心健康繁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作為北京城市的副中心,通州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應該這樣發展!

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啟迪:一是明確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定位。借鑑首爾城市副中心和東京城市副中心的經驗教訓,統籌規劃行政部門的搬遷進度,科學合理地讓行政機構集聚,從而形成通州的城市集聚效應。另外,通州區作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定位明確,即北京的行政副中心,因此要著重圍繞這個主題開展工作,把通州行政功能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同時,還要引進相關的配套工程,吸引相關企業入駐。

作為北京城市的副中心,通州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應該這樣發展!

二是完善軌道交通體系,方便市民出行。避免出現首爾城市副中心在交通規劃上出現的弊病,構建立體多元的交通網絡體系,加強北京中心城區和通州城市副中心的交通聯繫。兩地的交通聯繫,不僅要打通斷頭路,還要增加往來兩地的通勤班車,通往北京中心城區的多條地鐵線路延伸至通州境內,達到交通順暢、人才交流密集的共贏局面。

作為北京城市的副中心,通州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應該這樣發展!

三是優化公共服務,實現宜居宜業。住房方面,為遷移到通州的行政人員提供低廉的公租房,並通過購房補貼等政策鼓勵行政人員安家落戶,實現宜居宜業。教育方面,加強與北京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的合作,爭取優質的教育資源流入通州,特別是要加強教育薄弱地區學校的幫扶提升,整體上提高通州的教育質量。

在醫療方面,重點改造通州醫療水平落後醫院,鼓勵更多的三甲醫院到通州建立分院,全面提升通州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在文化服務與就業方面,充分挖掘通州本土的歷史文化積澱,興建圖書館、博物院、主題公園等,還要吸引北京的文化創意產業落戶通州,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

作為北京城市的副中心,通州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應該這樣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