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大幅下跌,可大型豬企利潤翻番!爲什麼中小養殖戶虧錢?

這幾天在養殖行業中,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豬價的大幅下跌。

業內人士一致分析認為:2017年大豬企在瘋狂佈局,上千億的資金砸進豬市,生豬每月以1千萬頭的速度增長,供應猛增,現在豬價下跌也就不足為奇了。

豬價大幅下跌,可大型豬企利潤翻番!為什麼中小養殖戶虧錢?

全國各片區2018年第11周生豬價格統計

更讓你不得不服輸的是什麼?這些大豬企大部分自己就是生產飼料的大集團、大企業。例如正大、希望、唐人神、大北農、正邦、中糧、海大……哪一家不是上市公司,財大氣粗,連你自己養殖公司用的飼料,大都得從這幾家飼料公司購買。

豬價大幅下跌,可大型豬企利潤翻番!為什麼中小養殖戶虧錢?

你翻翻新聞,看看年報,哪家飼料大企業年利潤不是少則幾個億,多則幾十上百億!這些利潤都是從我們這些成千上萬的中小規模養殖戶手中獲取的,拼規模、拼實力、拼技術你都拼不過他們。

特別是原料的採購優勢。

他們有進口資質,從國外進口的玉米比國內部分時段會便宜三分之一;他們有處理國庫陳化糧的資本,你有錢也買不到,那價格更是便宜。

別人用政策、用資質進回來的廉價原料,生產成飼料又按市場價格賣給你,你說你有什麼資本與他們這些大企業競爭?競爭不過的,因為大家的起跑線都不一樣!

豬價大幅下跌,可大型豬企利潤翻番!為什麼中小養殖戶虧錢?

難道我們中、小養殖企業就這樣束手就擒了嗎?

不!這些大企業規模化的生產,主要供給的是大型食品、餐飲企業等。而我們的客戶群體,應該定位在中、高收入的家庭所需。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不斷上升,尤其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農產品需求更關注健康安全。所以我們不求規模有多大,把自己的產品做精、做好、做出差異化,把農產品的生長迴歸原生態,讓其自然生長,再用心把這些訴求點傳播出去,相信你一定會獲得相應的回報。

豬價大幅下跌,可大型豬企利潤翻番!為什麼中小養殖戶虧錢?

據筆者瞭解,大企業的大規模養殖,選育的都是優良品種,用最大化的密度來提高設施設備的利用率,而且他們在畜禽的不同生長階段,還會提供相應的全價飼料,所以一般養殖週期都較短。

生豬不到6個月就出欄了;部分肉雞的品種有45天出欄的,有70多天出欄的,大規模養殖,要養到100天以上的很少,因為後期單位成本會上升很多。

豬價大幅下跌,可大型豬企利潤翻番!為什麼中小養殖戶虧錢?

說實話,無論養殖什麼畜禽,日齡對品質都很重要。

養殖密度小,畜禽活動範圍就大,肌纖維更豐富,品質肯定會更好些。大型企業走的是大眾化產品,我們中小企業就得走小眾化、有特色、有品質的產品。

豬價大幅下跌,可大型豬企利潤翻番!為什麼中小養殖戶虧錢?

如四川巴中市巴山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巴山土豬,一頭就要賣8000多元,他們不僅做到了有價值,也賣到了相匹配的價格,且還很暢銷呢。

只要我們去做好產品品質,挖掘出賣點,任何農產品都可以獨樹一幟,讓你企業長期良性地發展下去。

不僅養豬業,其它農產品生產企業也是如此!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一定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利用好身邊的互聯網資源為自己的企業、為自己的產品塑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