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房地產沒有泡沫,這一輪房價不算什麼,下一輪也許更高

在《房地產調控政策與市場前景》閉門研討會上,任志強與張維迎、黃益平,從經濟、政策、市場等方面對房地產展開了一次深刻的討論。任志強的觀點是:錯誤的調控手段會讓需求在一段時間以後集中爆發,所以下一輪會比這一輪漲得更高。

乍聽之下有些匪夷所思,如今的房價對於工薪家庭來說已經是望塵莫及,如果這個價格沒有觸頂,那下一輪價格又會漲到哪裡,新蓋好的房子又將是誰來接盤,誰來居住呢?抱著這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任志強先生的兩個觀點。

專家:房地產沒有泡沫,這一輪房價不算什麼,下一輪也許更高

觀點一:連續兩年土地-30%的增長,主要城市實際供應量都在下降

經濟新常態下反覆強調的就是供給側改革,過去一段時間,土地供應基本現狀是這樣的,一線城市土地供應不足,而大部分地方土地供應嚴重過剩,所以在調控初期,當時定的房價上漲過快的地區要增加土地供應。而反過來,房價有壓力的地方也要加以控制。

房地產供給側改革本來應該是人往哪去,土地往哪供,可是實際執行中卻變成北上廣這樣房價上漲比較快,人口比較多的地方呢,不但沒有增加土地供應,反而大幅縮減了住宅供應。與此同時,為了緩解住房壓力,政府又增加了租賃房政策,但在土地供應限制情況下,租賃房出臺之後,事實上起到了積壓商品房供地的作用。

觀點二:資源支撐房價上漲,需求決定房地產市場沒有泡沫

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各個省的中心城市都匯聚了更多優質的資源,不如醫療、教育、公共交通等。也因此相比其他城市更具有吸引力,按照這個邏輯不難得出,越來越多的人口將湧入城市,而這些人口必定會兌換成相應的需求,當需求變得固定和長久,房地產市場自然而然也就不存在泡沫。

專家:房地產沒有泡沫,這一輪房價不算什麼,下一輪也許更高

調控只對需求側進行抑制,時效緩慢,適用範圍有限

宏觀調控應該產生的一個基本作用就是讓高漲的十幾個城市房價穩定下來,可是單方面層需求側上進行價格調控,並沒有起到樓市降溫的作用,反而給了購房者新的指引方向,導致被積壓的剛需陷入恐慌,盲目的投入到搶房大軍中。

綜上,房價下一輪上漲也許比這一輪更高的結論也並不是無跡可尋,因為在需求側上進行價格調控的時候,最後導致的是需求在一兩年以後,或者是一段時間以後就會爆發。

但爆發的前提是有需求的購房者,同樣也有支撐房價的能力,如果房價繼續上漲,這個條件可能很難滿足。事實上,無論是上一輪、這一輪、下一輪對於相當部分在城市生活的剛需來說都是很難承受的。也許商品房不應該是唯一的選擇,申請公租房、廉租房、58同城租房都應該成為備選項。所以,在調控房價的同時,更應該賦予其他選項更多的屬性,才能讓其他選項更為可取,而不至於顯得突兀。

專家:房地產沒有泡沫,這一輪房價不算什麼,下一輪也許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