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是如何用小資金快速翻身的?

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是如何用小資金快速翻身的?

利弗莫爾在投機的道路上,也遇到了很多和我們普通人一樣的坎坷和煩惱。

尤其是他棉花期貨慘敗後,又接二連三的遭遇打擊,最後欠的賬都達到了100多萬美元。

雖然揹負了這麼多債務,但利弗莫爾最後又東山再起了。他不但還清了所有債務,還為自己留了一大筆錢。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在1914年時候,已經窮途末路的利弗莫爾實在不堪忍受債權人的騷擾,就申請了破產。

他考慮了一下,根據自己目前的狀況,如果要想東山再起,只能做股票交易,這是他的強項,他知道如果沒有其他人干擾的話,他一般操作總能賺到錢。

可是,手頭沒有操盤資金,去哪弄些錢呢?朋友們不能再借了,以前借的還沒還,哪好意思再張這個口。

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是如何用小資金快速翻身的?

他去了幾家證券交易所也沒有借到錢。因為1914年7月31日到11月中旬關閉,華爾街一片蕭條。證券商那裡也沒有錢。

1915年2月的時候,實在走投無路的利弗莫爾想起了威廉森,這個人曾經利用過他,還欠他個人情。他想去試試說不定會有一線希望。

於是利弗莫爾就去找了威廉森,他本以為威廉森像以前那樣給他開一張2.5萬美元的支票,誰知威廉森只給他500股的權利。

利弗莫爾雖然有些生氣,但這在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了。

當時是牛市,可是他只有500股,就意味著他沒有多餘的試錯機會,必須第一次就要賺到錢,這樣才能翻身。

如果這次機會丟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籌到錢,那東山再起也就遙遙無期了。

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是如何用小資金快速翻身的?

為了抓住這次機會,他努力剋制著自己的慾望,故意遠離威廉森與布朗公司。

連續六週,他一心一意的研讀行情,刻意不去他們公司。

他擔心他一旦去了那裡,知道自己能買500股,就可能禁不住誘惑,在不正確的時間買了不合適的股票。

他了解自己的弱點,知道活躍市場對自己會產生不可抗拒的誘惑。

就這樣,他身無分文的坐在另一家證券公司的報價板前,研究著市場行情,不錯過行情上的任何變化。

在他心裡多麼渴望能像以前那樣做交易呀,他恨不得馬上開始交易。可是他還是按捺住了自己的衝動。

如果他有充裕的本錢,就可以冒險一搏。可是現在,即使小小的風險,他都無法承受……

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是如何用小資金快速翻身的?

在他急切地盼望下,那個他確定的機會終於來了,他迅速跑到了威廉森與布朗公司,果斷地買進了他看好的股票。

買入後股價很快就上漲了,六週的等待和忍耐,終於等到了他想要的結果。

此後,他在股票上操作很順利,很快就從谷底爬了出來,登上了又一個高峰。

利弗莫爾之前輸掉幾百萬的時候,也是急功近利,頻繁操作。想快些把賠得錢撈回來,結果沒撈回來,反而還欠了一屁股債。

這次操作,他吸取了之前的經驗教訓。耐心等待自己最確定的走勢出現才操作,結果就成功了。

我們普通交易者在資金比較少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效仿一下利弗莫爾的做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