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枝量與生長結果的關係

果樹枝量與生長結果的關係

果樹單株或單位面積上著生一年生枝的總量,稱為枝量。它反映了樹體生長結果的狀況。枝量不足時,產量低,易出現大小年結果現象,枝量過多時,樹體養分分散,膛內光照不足,有效短枝相對減少,坐果率低,果實質量差,也易出現大小年結果現象。因此,適宜的枝量既可維持樹勢健壯,又易豐產、優質。蘋果幼樹開始結果時,畝枝量達到2-4萬條,可獲得500公斤左右的產量;成齡果園適宜的畝枝量為8-12萬條。影響枝量的主要因子是樹種與品種的蔭芽率、成枝力.栽植密度、土壤肥力和肥水條件,以及修剪的輕重和修剪的方法等。栽植密度大、肥水條件好、輕剪的果園,枝量增長快,結果早。

果樹枝量與生長結果的關係

除總枝量外,還要注意骨幹枝的數量,比較合理的樹體結構是骨幹枝比較少,而每個骨幹枝上著生的枝條比較多。例如蘋果樹疏散分層形,以5個主枝、8?10個側枝為宜;密植園亦可採用多主枝、不留側枝的樹形。

每個骨幹枝上著生的分枝數量對骨幹枝的加粗、枝展、延伸範圍和生長勢有重要影響,在平衡骨幹枝之間的生長勢時,往往利用各骨幹枝上的留枝量來抑強扶弱。為了使輔養枝早結果,一般應輕剪長放;但留枝過多,會使輔養枝加粗過快,甚至其生長勢超過骨幹枝,從而破壞平衡關係。這是幼樹邊結果邊整形容易出現的問題,應控制輔養枝上的枝量,減少強旺枝條和分枝,並配合壓低角度等其他措施加以控制。

果樹枝量與生長結果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