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浆期应该注意哪些有助于促高产的田间管理技术?

狗猫乌托邦


水稻灌浆期,是水稻生长中后期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对于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灌浆期管理的好坏,不仅在产量上有所上涨,在品质上也有所提高,举个例子,假如两块稻田,在灌浆期以前,长势都差不多,管理方面也一样,但是,到了灌浆期,其中一块田精细化管理,另外一块粗心管理,到最后,二者相差100斤(甚至更多)的产量,是很正常的。下面,小帮手要说的这几点灌浆期间的管理方式,希望大家能认真看下,一起来学习技术。

1、水分管理

灌浆期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这三种时期对于水分的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首先在整个灌浆期,水稻对于水分的需求是很敏感的(意思是非常需要),在灌浆初期的时候,田间保持潜水层就可以,切不可灌深水,浅水即可维持水稻的生长需求;而到了灌浆中期,采用多次少量灌水,以保持田间湿润为主,即可达到目的;一旦到了灌浆后期,田间可以无水,以干为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稻根系的活力,让其吸收到充足的氧气,这样的话,有利于防止后期倒伏现象,以上3种情况,是灌浆期间的水分管理,大家可注意一下。

2、肥料管理

水稻灌浆期间的肥料施用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和水分一样,也分初期、中期和后期,灌浆初期主要是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保证根系的活力,可以喷施一些叶面肥(全营养补充的就行或者是水稻专用叶面肥),到了中后期,为了防止水稻脱靶,以及提高千粒重,也需要喷施叶面肥(水稻专用叶面肥或者磷酸二氢钾+尿素就可以)。

上面说的是正常情况下的施肥管理,一旦田间出现了特殊情况,建议不用施肥或者少施肥,比如:

a、水稻叶片浓绿并且肥大的情况;

b、底肥施用过多,地里肥量充足的情况;

c、天气情况不好,连阴雨天气较多的情况。

3、病虫害防治

水稻灌浆期时,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危害还是很大的,这时期常见的虫害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常见的病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都是很常见并且危害很大的病虫害,所以防治要及时,不然影响灌浆,进而产量也会降低。下面一一说下,防治以上病虫害,常用的药剂都有哪些:

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这三种虫害,可一起防治,常用药剂有锐劲特、康宽、氟虫双酰胺、甲维·毒死蜱等;

稻飞虱可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防治;

稻瘟病可选择稻瘟灵、三唑酮、咪鲜胺等药剂;

稻曲病可选择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井岗霉素等药剂;

白叶枯病可选择叶枯宁(叶枯唑)药剂防治;

纹枯病可选择丙环唑、烯唑醇、己唑醇等药剂防治。

以上病虫害具体的讲解(比如发生原因、传播途径),由于内容过多,本篇内容不再详细介绍,有想了解的朋友可关注查看,另外,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有时一遍防不住,需要根据田间具体情况,多打几遍,中间间隔10-15天即可。

以上3点,在水稻灌浆期时,是比较重要的,其实,有朋友心里会说了,不只是在灌浆期,在其他时期,水分、肥料、病虫害这3点管理都很重要,这话说的是没错,不过具体管理过程中,还是会有差别的,比如水分方面,在不同时期,要求的是不同的,所以,希望大家在种植过程中,多学习多交流,有什么不懂的或者是其他看法,直接在下面评论中留言即可。


农民的小帮手


水稻灌浆期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时期,采取相关的农业技术措施加强对穗期水稻管理,即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清江鹤认为处于灌浆期的水稻要做好"三防一管",具体详解如下:

"一防":防灌浆期水稻出现早衰。



为了防止灌浆期水稻因营养缺乏出现早衰而致水稻空粒或秕粒增加,最有效的办法是对穗期水稻增施粒肥。

一般情况下亩施复合(混)肥十至十五斤左右。视田视苗视天气酌情增减。瘦田少食多餐肥田不施。水稻下部叶片偏黄剑叶短的地块多施,叶色浓绿剑叶肥大的地块不施。



此外,还可以通过叶片来进行粒肥补施。常用方式:粉锈宁(或戊唑醇)与丰之源(或多功能叶面肥)再适量配比百分之二的尿素液混合使用。既可以提高水稻上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水稻早衰,增加千粒重,又可以防治水稻后期综合症。增强水稻后期的抗病能力。

"二防":防灌浆期水稻贪青。



灌浆期水稻不能出现早衰也不能出现水稻贪青。贪青不仅影响米质产量,还影响水稻的结实。若有水稻贪青地块,清江鹤建议在水稻即将齐穗时,用"矮丰"与乙烯利配合使用,致水稻缩短成熟时间,抑制穗下节间长度同时防治水稻倒伏。

"三防":防灌浆期水稻病虫害。



主要有穗颈瘟,节瘟,谷粒瘟,枝梗瘟。稻曲病,纹枯病,飞虱和稻纵卷叶螟。

"一管":灌浆期水稻的水分管理。

抽穗扬花期的水稻田间一定要保持适度的水层以养根,保证水稻根系的活力。在风调雨顺的年份田间干干湿湿间隙灌溉。

在遭遇极端高温或遇到低温寒潮来袭时,要及时给田间灌溉深水,以调节田间小环境温度,减少空粒和秕谷的发生。


清江鹤


水稻灌浆期,也就是所谓的结实期。结实期是水稻籽粒形成物质充实积累时期,稻农们都知道此时是决定水稻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也是水稻产量的生产期。而产量的高低决定于结实期叶片的光合产物的多少。因此在前中期培植合理的植株单位的基础上,在安全抽穗的前提下,养根保叶,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籽粒干物质生产,顺利进行物质运转,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确保安全成熟,是结实期田间管理必须重视的任务。


那么水稻灌浆期应该注意哪些管理技术有助于水稻高产呢?

稻农兄弟们都知道,水稻灌浆期是指水稻从出穗到成熟这段时间,以东北的寒地水稻为例,一般正常年份成熟期要经过45天左右。当然不同熟期的水稻,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水稻灌浆期科学管理的相关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施好粒肥。

结实期,查田工作必须要做,结合实际情况施好粒肥,此时施粒肥:1,可以维持稻株的绿叶数和叶片含氮量。2,提高光合作用效率。3,防止植株老化。

施粒肥:一般在抽穗后15天以内进行,(始穗期或是齐穗期)施用。具体要看苗而定,如果植株小,单位面积穗数少,叶色落黄早,活叶多,无稻瘟病,可在抽穗早期施用,反之则略晚,少施或不施。施用氮肥量为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1/10左右(每亩尿素1.0~1.5)。施用粒肥的判断,是以孕穗期(出穗前10~5天)的叶色为基准。当抽穗后的叶色比孕穗期淡时,即可施用粒肥。叶面喷施可以采用磷酸二氢钾每亩150克,搭配适量氨基酸类叶面肥,兑水60~80公斤,叶面喷施也有一定效果。

二,水稻灌浆期病虫害防治。

水稻灌浆期的病害,主要是穗颈瘟,枝梗瘟,粒瘟,对抗病性较弱的品种或生育繁茂的地块,可在始穗期或齐穗期施药防治。

虫害方面主要防治稻螟蛉,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三,水稻灌浆期的灌溉管理。

水稻灌浆期灌溉主要以浅,湿,干为主。水稻抽穗后,水层管理要求是,出穗期浅水,齐穗后间歇灌溉,这样既保证水稻需水,又保证土壤通气,在此期间,灌一次浅水,自然落干,到脚窝有水,再灌浅水,前期少干多湿,后期多干少湿。做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这样也为高产奠定有利基石。一般在腊熟末期停灌,黄熟初期排干。

小结:灌浆期的科学管理非常重要,稻农们千万不要忽视。水稻抽穗后,地上部向根部运送养分的能力减少,在水淹状态下,根部呼吸所需要的氧气不能充分满足,中下层根所需氧气的大部分依靠表根吸收下运,因此,灌浆期间,须经常使土壤与空气直接接触,增加表层根系的获氧量,对提高根系活粒,增加灌浆期养分,水分吸收能力,维持较高的光合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稻农兄弟们也都会有一定的了解,水稻产量是,来自三个90%以上。

1.即水稻产量的95%以上来自光合产物,即空间营养(二氧化碳和水),不到5%来自土壤的各种养分,所以水稻想要高产必须提高空间营养。

2.高产水稻产量的90%以上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产物。

3.水稻产量的90%以上来自叶片的光合产物。所以抽穗后光合产物的多少,对最后形成的产量起决定性作用。

对于水稻来说,根是叶的基础,叶是根的反应,养根保叶是水稻灌浆期灌溉的中心环节。有不足之处还请朋友们指教。

您关心的,就是我关注的,神农愿与您一起探讨交流,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关注。谢谢。


神农35


水稻进入灌浆期就意味着要转变管理方式进入秋收准备阶段了。那么这个时期需要注意哪些田间管理技术方面的问题呢?

1、水分管理。在刚刚步入灌浆期也就是扬花结束至乳熟期,要采取浅、湿、干的灌溉方式,既泡两天花达水,晒几天田的水分管理方式,一方面是补充叶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一方面是补充光合作用对于有机物的积累向籽粒输送,还有一个原因是减少后期倒伏的几率;在蜡熟期之前可适当增加晒田力度,此时灌浆基本结束,属于籽粒脱水硬化的阶段。虽然茎叶仍然在向籽粒输送营养,但是输送的程度和力度已大幅减少;在蜡熟末期,需要排干田面水层,直至黄熟期,等待秋收。这个阶段是排干水层晒干田面等待枯霜到来准备收割阶段,所以这个阶段是减少田面含水量的关键时期。可将排水口长期挖开,不在存水。一般是在处暑节气开始排水晒田。部分排水顺畅的地块可适当的推迟排水日期至九月初。



2、病害防治。此时是穗颈瘟和枝梗瘟以及纹枯病的高发期。可在扬花期后喷施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减少病害发生几率和补充磷钾元素促早熟。对于纹枯病来说是个难点,发生纹枯病的地块在这个阶段经常会出现整个植株的叶片枯死造成灌浆能力差、出米率低的情况。对于纹枯病的防治目前并没有效果太明显的药剂,只能采取使用拿敌稳、嘧菌酯等杀菌剂控制病情。


3、虫害。黑龙江寒地水稻种植区秋季是稻螟蛉的高发期,虫害严重时可将整块地的叶片啃食干净。所以对于防治稻螟蛉来说要提高警惕。可在灌浆期在田地周围的树带、草丛喷施杀虫剂防治。或者在土地发现虫害初期进行防治,减少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4、促早熟。促早熟、提高结实率也是一个重点。施用磷酸二氢钾可与杀菌剂混合一起喷施。一般来说磷酸二氢钾可以喷施2-3次,可改善籽粒灌浆成熟度及增产。


以上是我对灌浆期的管理措施的一点建议,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