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凭什么就能当皇帝, 其他地方为什么就这么容易臣服?

新时代领路人


首先,南京之于明朝,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在朱棣的父亲朱元璋在应天(即南京)建宫室置百官时就确立了南京的特殊地位,朱元璋受封吴王之后,以南京为大本营,败张士诚驱方国珍灭陈友谅,1368建立明朝后即定都南京。



朱棣封藩北平,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后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南京城下,京城一破,则中枢不保,建文皇帝若死,则天下必属朱棣,建文皇帝若出逃,而南京为朱棣所有,则天下亦是朱棣的,朱棣在南京承大位比在其他地方更有正统性,百官权贵都在这里,宫室机构完整无缺,没有比在南京登基更完美了。

历史上这一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远的如隋末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打下洛阳,长安后即称帝,当时天下还有窦建德,王守仁,李密等豪强割据势力,近的如赵匡胤陈桥兵变被部下黄袍加身后一回到京师汴京就着手受禅登基,完全不把7岁的小皇帝柴宗训放在眼里,而当时十国尚存七,八。朱棣深知控制了国都就控制了国家命脉的重要性,南京之于朱棣,是由藩王转变为皇帝的转折点。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讲究门第出身的古代,像朱棣,朱允炆这样出身高贵的皇族,谁当皇帝其实都是一样的,朱允炆是已故皇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元璋的嫡长孙,朱棣是朱元璋的五个嫡出儿子之一,是朱允炆的亲叔叔,两个人身份都极其尊贵,朱允炆行“削藩”之策借以收回叔叔们的兵权,朱棣以“清君侧”之名要除去侄儿身边所谓的“奸臣”,这种叔侄之争在普通百姓看来就是再平常不过的家庭内部纠纷,但在士大夫眼里就成了臣子以下犯上,成了篡位谋逆的典型了。



朱棣登基后也是有模有样的颁了几道谕旨,赦免大部分建文旧臣,大赦天下,减免赋税,该封该赏该升的一个不少,同时对方孝儒这种宁死不从的建文旧臣一律从重处置,这种一柔一刚的方法既收买了人心又震慑了世人,朱棣实在是驾驭权术的高手。


大国布衣


谢谢诚邀!我是爱好历史的妹子万盛。我来答

《穿越时空的爱恋》这部剧相信不少80/90后都看过,里面讲的就是朱棣和朱允炆争夺皇帝的事情,最后的结局是朱棣胜,朱允炆穿越到了现代,在唯物主义者看来这是瞎扯淡,其实这都是剧情需要,在剧中朱棣一直都是以一个阴谋者存在,有一句俗话叫:扮猪吃老虎。在朱棣身上用最不为过。感兴趣的看客可以听我一一讲解朱棣的成功。





第一,朱棣装疯卖傻,隐藏实力。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有雄才大略的。虽然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镇守北方,但是他也在慢慢的积蓄实力,尤其是重用文臣姚广孝,然后再偷偷的招兵买马,还在地下打造兵器。这样的藩王就算不去进攻,一旦哪天情况有变,自卫一下实力也是可以的。蓄势待发才是朱棣最可怕的地方,等到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朱棣看到自己实力不够,所以在朱允炆使者面前装疯卖傻,大夏天捂着被子烤火,慢慢的建文帝放松了警惕,一旦真的动真格的,朱棣立马就没事了,而且还亲征,这样一来,士气高涨,这时候的朱棣实力加士气应该是最强大的,就算朱允炆的中央军来了估计也要被打败。朱棣要的就是实力,而他的实力也是他靖难的最关键的。



第二,各地藩王和官员作壁上观。

朱棣和朱允炆的对战一直都是局部的战争,没有引起全国的或者大范围的混战。其实这都是各地都在观察,都保持了一个中立的态度,因为不管谁当皇帝,只要我不去参合就会相安无事,假如一参合,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要是败的一方,我可就成为了阶下囚,各地藩王的心里就是这样。所以一直到朱棣攻入南京也没有哪个地方部队来誓死保卫建文帝朱允炆。





第三,朱棣的人格魅力比朱允炆大。

朱棣是征战沙场,经历百战的皇子。而朱允炆则是一个乖巧的单纯即位者,从皇家的伦理来讲,朱允炆确实名正言顺,朱棣确实名不正言不顺,但是朱棣在全国更有威望,更有影响力,而且朱棣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这点,朱允炆没法和朱棣比,而且朱允炆确实没有多大的才能,不认命老将耿炳文,却任命冒进的李景隆。朱允炆没有强大的武力,也没有利用社会舆论来对朱棣口诛笔伐。所以朱棣的成功是必然的。


总结:朱棣能够势如破竹的拿下江山也不是没有理由的,他的军事才能和士兵的强大实力是他致胜的法宝,各地藩王和官员部队都保持中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他们就拥护谁,朱棣靖难的成功也是一个必然事件。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各地藩王也都看好胜利者,所以不做无谓的抵抗。谢谢诚邀。

本文作者——万盛文化传媒


万盛文化传媒


谢邀,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是拿下一个城池又一个城池,摆平一个对手又一个对手,最终踩着无数人尸体才当上皇帝的。而朱棣看起来比他老爹朱元璋容易多了。他只以北平为根据地往南京打,打下南京就当了皇帝。事实上,真的如此简单?很显然不是。



首先,朱棣之前可能喝酒后会对自己要向侄子磕头有点不爽,也可能觉得自己比侄子更适合当皇帝。但清醒后,他肯定觉得还是做个手握兵权的燕王比较实惠。因为亲王没事造反玩,这个成本比起自己老爹当初乞丐造反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但是削蕃这事把他逼到了墙角。并且造反这事一旦干起来,是没有回头路的。

其次,看看朱允炆的牌面。朱允炆继位以来,天下已经升平二十多年了。除了边境打仗,中原百姓已经过起祥和的小日子了。加之朱元璋把能打仗的武将都杀了,只留了一个会守城的耿炳文。那样,朝中的将领基本都是二代们,如李景隆。那么和平年代文官集团开始掌权,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三个人名气之大,说出来都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可惜一水的书呆子。齐泰脑子一热,想学晁错。可惜他忘记了朝内没有周亚夫。

再次,看看普通当官的和老百姓对朱棣造反的看法。刚才说了老百姓已经过了二十来年的太平日子。都相信这天下姓朱。至于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孙子当皇帝这不重要。反正这是你们家事。我该缴税缴税,该纳粮纳粮,该徭役徭役。

那么朱棣真那么容易就造反成功了么?显然没有,朱棣造反花了接近4年。失败无数次,打得自己没信心的时候抱头痛哭。但是年轻不懂事的朱允炆给了朱棣一个免死金牌,“不要让朕背负杀叔之名”。还有三次莫名其妙的大风,这个大风要不是记载在史书上,我是不会承认的,因为科学无法解释。和元朝攻打日本时遇到的神风效果是一样的。日本的那个神风是在海上遇到的,尚有点科学依据。朱棣遇到的神风,这这没法解释。

其实朱棣即便拉上宁王打败了李景隆几十万大军,其实南军后起之秀还是一个接一个冒出来,比如盛庸,比如铁铉。基本上在军事上彻底打败南军(政府军)是没有希望的。到这感谢后来为整个明王朝扮演重要角色的一股势力。没错,死太监。正是在朱棣几乎绝望的情况下,这帮死太监告诉朱棣,南京城空虚,速来,皇位就在这里,等你!朱棣绕开山东,直奔南京,基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南京!

天下要臣服朱棣,是有先决条件的。

首先,你得是大家认可的皇帝。按说你是朱元璋的儿子,大家可以认。但前提是只有一个人自称皇帝。朱允炆一把大火烧了皇宫,朱棣在没找到朱允炆尸体的情况下宣布,朱允炆死了。却暗地里派了两个人去找,一个叫郑和,一个叫胡滢。

其次,你一个藩王跑到南京来自称皇帝,必须名正言顺。当然这个道衍和尚帮他策划好了,造反的名义是“清君侧”,这仗叫“靖难之役”;所以杀齐泰和黄子澄;再让方孝孺写个诏书;废除“建文新政”;恢复太祖祖制。就一切名正言顺了。可是方孝孺却写了个“燕逆”,又气又怕的朱棣灭了方孝孺十族。但朱棣还是感谢一个人的,杨荣一句:“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才使朱棣没有因为心急酿成大错。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三杨”辅政。

再次,朱棣必须干出点政绩来,才能服众。所以登基以后,他发动了几次对漠北蒙古人的讨伐;提出“天子守国门”,完成了迁都北京的巨大工程;派“郑和下西洋”出使各国,宣扬国威;铸就了《永乐大典》宣示盛世;设置内阁,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这些功绩被朱允炆看到了,最终通过胡滢告诉了朱棣,朱棣终于解开心结。


炒米视角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清君侧”这个词。“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这是明太祖朱元璋认可的,所以在太祖年间他也注意培养诸王带兵经验和威信,保证他们有能力完成这个目标。

太祖尸骨未寒,齐泰、黄子澄等人大举废黜亲王、剥夺护卫兵,那不就是奸臣?而朱棣起兵的旗号是:“诛齐黄,清君侧”。朱棣为燕王,在太祖期间就有丰富的带兵经验和强大的威信,燕王起兵,跟他出塞的老部下们纷纷响应,这就是太祖培养的成效。(大部分也存在害怕削藩被株连,响应起兵是符合自身利益,也是符合太祖的祖训的,所谓名正而言顺。)

如题主所说,朱棣当时是只攻下了南京,并且按照《皇明祖训》规定:亲王靖难之后要还国,然而建文帝没有逃跑也没有出面交涉,居然自焚了,朱棣连表面功夫都省了,直接即位吧。为什么其他地方会那么容易臣服呢?有下面两个原因:

一:朱棣入京后,南军大将郭英、平安、盛庸、梅殷、何福、房昭、杨文等等都先后顺服了朱棣,说明太祖皇帝亲手打造的这支军队的指挥官还是明事理的,虽然受朝廷之命不得不执行,但心里知道燕王确实是遵循祖训而起兵,故能够接受这一结果。文官中固然有念及建文帝之恩而求仁者,但也有不少识时务之士,因此朱棣成了明成祖,并且很快就建立了首届内阁、重组政府,各地方政府也闻风归顺,只有浙江布政使等人还在招募民兵,被部下抓捕归案。总的来看,成祖起兵看似“叛乱”,实际却是太祖皇帝设计的应急机制的启动效果。

二:从帝位传承上看,太祖尊重嫡长继承制,将皇位传给了建文帝,现在成祖取而代之,正所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 内不能制外,但内外都姓朱,都是太祖之后。我看这正说明了太祖制度为一姓之谋的成功。要是缺乏政治智慧的建文朝廷愣是把燕军消灭了,那才是太祖的真失败,以后朝廷又不知道搞出什么乱子。成祖即位后,用较为和缓而非粗暴废黜的手段,把亲王领兵的制度废除了,改为“天子守边”,更加在京城厚集兵力。

如有未详尽之处,可以评论留言,将针对性一一回复。


客栈里的包打听


首先,朱元璋死的时候,太子朱标已经死了很久了。按理讲,长子死了,第二个儿子,就应该成为长子,具备合适的法统地位,而不是孙子辈。

但是朱元璋却为了树立一个榜样,为后世子孙画框,偏要选择性格柔弱,宫里长大,毫无基层经验的长孙朱允炆这个小年轻继位。这一步棋,本身就让很多儿子,包括很多大臣不满。国家初创,立长不立幼,这是教训。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不得人心。

其次,这是一场皇族内部的争斗。朱元璋给各位亲王统兵大权,目的就是为了拱卫京师,守护朱家江山。换句话说,只要是为了维护大明王朝,都是可以提兵入朝的,只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而已。

朱棣提的口号是清君侧。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夺皇位,而是为了帮助皇帝,清理奸臣权臣。那么这个口号,是站的住脚的,而且师出有名的,并不同于乱臣贼子。即使大家心里都明白,是一场皇权之争,但是对于当成臣子来说,跟谁混,都是姓朱的,何必太认真?

第三,朱棣可是朱元璋里,最有才能的皇子。文能安邦,武能打天下。当年可是跟着蓝玉等大将,北伐过蒙古高原。看他坐守北京,就知道他的军事才能了。所以,很多武将,都是偏好于朱棣的。

第四,朱允炆死后,皇帝没有了。皇位自然就变成了朱元璋儿子之间的竞争。朱元璋几个有出息的儿子中,能带兵打仗,有作为的皇子中,只有晋王秦王可以和朱棣一比,尤其是晋王,又是朱棣的大哥,又手握重兵,也是颇有才能。可是靖难之役时,晋王早死了。所以当时亲王皇子中,朱棣的威望最高。

第五,最重要一点,那就是朱棣手握重兵。他和中央朝廷抗争了4年,手下精锐骑兵天下无敌,而且控制了都城,北京城,这样的局面,还有哪个藩王敢和他抗争?

当年李景隆五十万大军,都被朱棣打残了,何况此时南京城周围,已经兵力空虚。各路藩王,更是不敢来争这个江山了。


三生有画


想当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曾付出多少艰辛和努力,数不清打了多少恶仗才当上的皇帝。而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据说,只攻下一个南京,就当上了皇帝,竟然如此简单,都很难理解。


对朱棣存在的偏见,其实,是因为没有真正了解内情,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只是朱元璋与朱棣所处的时代不同,所用的战略战术不同而已。明太祖朱元璋当年逐鹿中原,一城一城的打,一步一步的攻,那是为了赶走蒙元,因为蒙元昏庸无道让百姓黎民水深火热,所以朱元璋当皇帝是顺应天意的。而朱隶是处明朝自己的国度里,是与自己的侄子争夺皇位,此时,已无外患,只有内乱,不需要太多的战争,只需要依靠谋略、智慧和人脉的紧密结合才能取胜。


那就让我们共同来看看,朱棣到底付出了哪些努力才登上皇帝宝座的?


一、深谋远虑,收服人心。

其实,朱棣具有政治敏锐性,懂得审时度势。如,大家知道,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微信、没有广播电视等信息传递工具的远古时代,消息是非常闭塞的。而朱棣却看到了这一优势,并充分加以利用。对于每一步都是做好周密部署的。


第一步,向老百姓和保持中立的官员,宣称自己的举动为“清君侧”,即清除君主身边的亲信、坏人,给他们进行文化洗脑。


让他的十七弟帮忙编写征讨的檄文(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特指声讨的文告)。大致意思是说:“我只是为了帮助侄儿朱允炆扫除身边的奸臣,才这么干的,并不是造反!” 主要是为了控制住外界的舆论,安抚人心。


据说,中国历史上四次勤王,只有朱棣成功了。但是仔细比较看出不同,唯独朱棣是勤自家的王,所以相对容易些。


因为这属于皇室自家的事,对于一般保持中立的官员来说,觉得事不关己,没必要跟着参和,他们认为,不管谁当皇帝,都姓朱,我们只是人家的臣子而已,所以,很容易就拉拢过来;而对于老百姓而言,认为都是你们亲人之间的矛盾,只要国家安定,至于谁当皇帝,都无所谓,所以百姓都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也不会有任何议论。

二、天赐神运,一举成功。

俗话说:如果你真正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朱棣计划的第二步,就是对付军事重镇和朱允炆的嫡系部队,因为弄不好,朱棣还要担个“叛父逆侄,谋权篡位”的罪名。


正在朱棣不知所措时,没想到却巧遇道衍和尚,给他出一高招,即对于军事重镇和朱允炆的嫡系部队,以诛奸齐泰和黄子澄逆贼的名义“清君侧”,就名正言顺了!朱棣听后,仔细一琢磨,觉得这真是妙哉!


加之以前,在朱允炆和蹩脚智囊黄子澄、齐泰的帮助下,朱棣身上有了免死金牌,因其不想背上杀皇叔的罪名。


又曾在李景隆的努力下,朱允炆的精锐部队被打的七零八落,让朱棣的队伍不断壮大起来。

于是,他就举起“清君侧”的大旗直奔南京了,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靖难之战。


这一切的安排都那样恰到好处,仿佛有上天的帮助,让他竟然在几率极小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伟大的夺位大业。


三、大胆革新,功勋卓著。

靖难之役后,朱棣开始自己的第三步计划,就是推翻“建文新政”,把持内政,干出政绩,再让方孝孺写个“檄文”昭告天下,就大功告成了。


但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老师,自然得拥护建文帝,不能听朱棣摆布呀,所以,拒不写朱棣檄文,还给朱棣安了个“燕棣逆贼”的罪名。


朱棣暴怒之下,将方孝孺诛灭十族。此举吓得满朝大臣惴惴不安,却也激怒了建文帝旧部忠臣,朱棣暴戾一起,杀了许多重臣。



幸亏内阁首辅杨荣及时制止,问朱棣:“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意思是,皇帝是先杀人,还先登机呀?一下提醒了朱棣,于是,立刻停止杀戮,赶紧前往先帝陵祭拜极度悲伤,以表忠心,这平定了朝臣乱局。


继位登基后,朱棣计划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干出大政绩以服众。


所以,后来朱棣拒帖木儿、征蒙古、平外藩、巩固领土,设置内阁,开创新政,“郑和下西洋”对外交流,宣扬国威。慢慢成就了“永乐盛世”。


因此,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艰苦奋斗历程。当真正走进这段历史,对朱棣的成功就很容易理解了。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凭什么就能当皇帝, 其他地方为什么就这么容易臣服?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先得从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明朝建国后,平定天下,恢复国家的经济生活,确实得到了当时民众的支持。因此,当他在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后,史称“洪武之治”,也不算溢美之词。

通过三十年的统治,民众已经认可了朱明代替元朝天祚,将朱家传承帝位看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是当时的大背景。

建文帝

朱元璋去世时,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亦称建文帝、明惠帝)。

年纪轻轻继位的建文帝,并没有执掌国家的经验,所以实际上一个主少国疑的局面。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继承大统,他首先要解决的是稳定局面,以民生为重,让自己的政策深入人心,获取更多人的支持。

应该说,历史是给了他这个机会的,朱元璋在位时,认为太子朱标过于仁厚,因而强力拔刺,大杀功臣并牵涉极广。虽然在他强硬的弹压下,没有人敢于反抗,但心中忐忑是一定的。如果,建文帝能够采取一定的怀柔政策,应该能够很快收拢人心。

但他并没有采取这种政策,而是在身边几个所谓大儒的鼓动下,选择了以削藩为手段来巩固皇权。

在中国历史上,削藩从来都是非常敏感的一件事,几乎每次都会酿成动乱。作为深受建文帝崇信的几位大儒不会不知道前朝旧事,他们凭什么会认为自己比汉文帝手段更高?

另外,从建文削藩的炒作来看,实在是个“三无产品”——无计划、无预案、无善后。这种近乎儿戏的做法,又怎么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获得成功呢?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朱元璋去世,建文帝临朝。当年七月便削周王,废其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次年(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连削三王,废齐、湘、代三位亲王为庶人。

湘王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湘王的遭遇,震动诸藩人人侧目,可建文帝并没有做好安抚工作,甚至连假装心痛都懒得表演一下,而是干脆利索的给了他一个

“戾”的谥号。要知道,古人是极为重视哀荣的,这个恶谥,足以表明建文帝对叔叔们的态度了。

估计按照建文帝和他身边人的想法,皇帝要削藩,这些大明的番王,不但要洗干净脖子准备好,而且还得欢欣鼓舞的感恩戴德。真不知道,他们从哪儿来的自信?要是当时,他进行了充分的战争动员,大军压境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也行。可从朱棣起兵后,中央军队的表现来看,远远没有事先有所准备的迹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朱棣起兵抗命几乎是他唯一的选择。但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四年的战争中,朱棣数次战败,也算是险过剃头。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即便是建文帝继位不久,他对于军队依旧拥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这种控制力显然不是来源于他自身,而是来源于天下对朱家为正朔的认知。

明成祖朱棣

另外,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靖难之役中,其他番王全都作壁上观,没有一个支持建文帝,这也足以说明各地番王对中央政权的态度。要知道当时的各地番王,可不是明朝中晚期,那些连出趟城门都需要报备的番王。这时期,他们对于自己身边的军队还多少有些控制力,但他们的表现也足以说明,中央政权在他们心中已经不值得支持了。

当朱棣攻入南京,靖难大戏落幕,南军大将都先后臣服。这说明当时大多数人,都认可这是一场皇族内部的战争,并不是汉夷之争。因此,也就没有那么多反弹。

另外朱棣登基后,迅速恢复了周王、齐王、代王的爵位,并改湘王朱柏谥号为“献”,算是对建文帝的削藩做了交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各地诸王。

靖难之役

最后,如果建文帝没有削藩,朱棣会不会谋反?

我个人觉得,应该不会。从靖难的战争过程来看,中央政权的军队并不是没有战斗力,否则这场战争也不会耗时数年之久。朱棣是一个带兵之人,这一点他心里不会没数,所以如果不是退无可退,他也犯不上拼死一搏。

但以朱棣的能力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实力的藩镇是很有可能的。毕竟,北地边患是实实在在的威胁,朱棣还算是朝中能够仪仗的战将。所以,他手中的军权应该会越来越重。但历史是没有如果这个选项了,既然建文帝已经图穷匕见了,朱棣除非引颈就戮也就只有拼死一搏了。

最后,我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黑朱棣。

虽然朱棣皇位所得不正,但从他一生的施为来看,在有明一朝,排进前三应该毫无问题。或者说仅次于创业的朱元璋,也不算溢美。

而且,这种皇位得来不正的君主,为了能够证明自己是个好皇帝,一般都能兢兢业业的苦干,来开创一个时代。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靖难之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管窥历史、一家之见!我是头条号藏地读行,欢迎您的关注。

藏地读行


公元1399年,朱棣起靖难之变,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是依据太祖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比之西汉七王之乱时吴王的清君侧要正统的多,可谓师出有名,朱棣通过依祖训而清君侧起靖难之役将这场战争一开始就定义为皇族内战,而不是造反。


建文帝是一位腹黑的仁厚君主,身为王朝第二位皇帝,并不是那种继续锐意进取的皇帝,而是守成的太平皇帝,而守成治世就要兴仁政,重用文人,建文帝重用黄子澄、齐泰等文人,已是引起其他武将勋贵不满,虽兴仁政,但即位不久就削藩逼死湘王,废几王为庶人,也够心狠手辣,虽经太祖对武将的清洗,但是开国武将勋贵的隐性权利还是很大的,建文帝削藩先易后难,拥有实权的藩王已经岌岌可危,朱棣这时候起兵,藩王势力肯定支持朱棣,最起码不会对朱棣用兵,建文帝重用文人,朝廷武将勋贵多有不满,而素有战功的朱棣更能引起他们的认可,仔细看看靖难史,虽说朱棣能征善战,但毕竟只拥有北平一隅之地,建文帝一方的武将竟然基本上屡战屡败,尤以李景隆为最,个人都感觉他们在放水,最终朱棣胜利。




朱棣攻下南京后,建文帝自焚而死(一说逃离海外),太祖钦定的继承人死了,太子早逝,秦王晋王也于洪武年间先后而死,四子燕王朱棣是实际上的诸王之长,他继承皇位当然举国无人反对。

朱棣以祖训为由,兴兵起靖难,起兵初就定义为清君侧而非造反,师出有名,诸藩王或支持或中立,出奇兵攻南京城建文帝死,建文帝重文人而轻武将,更何况已死,自无人再兴兵讨伐朱棣,皇族内战结束,燕王三兄长已早逝,实为诸王之长,所统大军兵强马壮,登基为帝,天下臣服也属正常…

个人见解,感谢观看,喜欢就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宋安之


朱棣起兵靖难的成功,是大明“公司”内部的CEO换位,并非像朱元璋一样的对陈友谅、张士诚、蒙元外部“公司”的收购兼并,只要把握住了操作技巧,自然难度会小得多。朱棣的成功之路,主要有三:



宣传攻势强大,尽可能得抢到道德上的有利站位

在北平起兵之初,朱棣就发动了强大的舆论攻势,以“清君侧”的名义贼喊捉贼,表明自己起兵只是为了除去大侄子建文帝身边的“奸臣”齐泰、黄子澄一干人等。这一招可真是厉害!!要知道“藩王靖难”的权力是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定下的,朱棣拿出来一嚷嚷,立马使得自己挂羊头(清君侧)卖狗肉(夺位)的小心思有了正统的合法性,这得麻痹多少人的心呐!!!



拉帮结派,增加靖难起兵的胜算

建文帝即位后,朱元璋分封的各路藩王逐渐呈现尾大不掉之势,齐泰、黄子澄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提出削藩。藩王们削藩政策利益受损,纷纷表示不满,朱棣顺势拉拢。比如宁王朱权就在朱棣的威逼利诱下,带着由蒙古人组成的精锐骑兵“朵颜三卫”,加入到了靖难大军;谷王朱橞,更是在朱棣打到南京城下时,和李景隆一起开门献城;其他的藩王要么暗地里给钱给粮食,要么打酱油默默的看表演。至于朱元璋留下来给建文帝保驾的勋贵集团,当中最大功臣徐达的儿子们,都喊朱棣(徐达女婿)一声“姐夫”。还有人数最多的文武官员,除了铁铉和方孝孺,大部分都做起了风吹两边倒的“骑墙派”,由得你老朱家叔侄两个自个儿折腾,我还做我的官。



建文集团削藩形势估计不足,应变乏力

削藩的活,本来就是常在河边走不能怕湿鞋,但建文帝磨磨唧唧又是监视又是软禁,白白地让朱棣装疯卖傻糊弄了过去。等到朱棣起兵,南京这边派兵北上讨伐,临行前天真的建文帝偏偏对将领们说了这么一句话——“不要让我担上杀叔之名”。得!一句痛快话都没有,你让将军们这仗怎么打,等于让朱棣有了块免死金牌。果不其然,在朱棣与建文军交战的过程中,有好几次朱棣都差点被斩落马下,但建文军每次都在危机关头让开路子让他离去,搞啥呢这是???就这样,朱棣一路上开着“光环”来到了南京城下。


竹山清溪涧


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同姓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因此有太多的特殊性。而朱棣之所以能在攻入南京后就顺利登基称帝,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不论是他自己所标榜的嫡子,还是许多史家考证的庶子,他是朱元璋儿子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那么,他当皇帝,明朝的江山还是老朱家的,这一点也不会变。 有了这个大前提,朱元璋那些分封建藩的儿子们首先就不太可能站出来反对。首先,他们和朱棣是亲兄弟,而和建文帝朱允炆只是叔侄而已,血缘上更近。朱棣当皇帝,对他们切身利益的影响并不大(个别有野心的藩王除外)。其次,朱允炆的粗暴撤藩,搞得叔叔们人人自危、离心离德,已经严重损害了这些藩王们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站在朱允炆一边。再者,朱棣一登基就恢复了被朱允炆废黜的藩王封号,可以推测,朱棣或许靖难时就已经对骑墙观望的兄弟们有所允诺。虽然朱棣即位后依旧继续着削藩大业,但那是后话了。至少靖难之时的藩王们还不知道有这一天的到来。至于朱允炆的亲兄弟、亲儿子,那些新封的藩王们,本身就非常年幼、且几乎没有就藩的,自然翻不起什么大浪。



再看明朝的勋贵集团。经过朱元璋不遗余力的清洗,明朝的开国元勋们几乎没剩几个。即便剩下的,要么已故,要么已经年迈。况且,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朱标、还是朱棣,都是朱元璋的亲儿子,谁当皇帝其实没太大区别。忠于朱元璋者可以接受,骑墙观望者更加可以接受,因为这些人更关注的是自身利益。实际靖难期间,勋贵集团真正旗帜鲜明反对朱棣的恐怕也只剩中山武宁王徐达的儿子徐辉祖了。耿炳文勉强算一个,只可惜还被朱允炆自毁长城、临阵换将,换上了政治投机的纨绔子弟李景隆。最终这位朱棣的表侄儿亲自为表叔打开了金川门,迎燕军进入南京城,给了朱允炆一记神补刀……至于其他那些勋贵二代们,他们更关心的还是自家富贵,谁当皇帝与他们无关,只要皇帝还姓朱、没改朝换代就行。



至于那些各地领兵的将领,自古丘八吃粮当兵,除了少数野心家,这些人基本都是吃谁的饭听谁的。既然皇帝还是老朱家的人,自己吃的还是老朱家的饭,他们基本不会因为谁是皇帝而跟着起哄。况且,谁当皇帝,对于基层的将军而言,并不会影响到自身。所以,这些人更加不会起兵“勤王”,卷入到皇家的内斗之中。再者,自两宋重文抑武后,武将地位相对较低,很少能进入权力核心,他们就更不可能轻易卷入皇家内斗了。



至于文臣。自古文臣表面上一个个满嘴三纲五常,但改朝换代的紧要关头,最先为自己找后路、也有能力为自己找后路的也都是这些人。除了少数朱允炆的心腹、死党,满朝文臣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乌纱帽。况且,朱棣是朱元璋之子,对他们来说,归附朱棣并不算变节,面子上那点事都能过得去,自然也就不会做无谓的抗争。再说,文臣无兵权,抗争也属徒劳。



此外还有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就是士子阶层,但朱棣从靖难之始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舆论做得足足的。明明是抢皇位,却硬生生把自己打扮成了保卫江山社稷的贤臣。加上又是朱元璋的儿子,士子阶层也不便反应过激。更何况,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面对屠刀又能如何呢?至于普通百姓就更不是问题了,自古百姓只有逆来顺受的份。只要自己有口饭吃,谁当皇帝并不那么重要,自然就更不可能有所动作了。



说到底,朱棣靖难更像是家族企业内斗,换个老板而已,并不是外人来收购、兼并。对于公司内的员工,除了前老板朱允炆的心腹、死党,影响其实并不太大。因此,当朱棣率燕军攻入南京城之后,真正“抗争”的基本只剩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些朱允炆的心腹、死党文臣。朱棣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实际阻力就轻而易举登上了皇位。而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抗争”文臣便成了待宰的羔羊,成了朱允炆送给朱棣祭旗、立威的“大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