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连年上演,家长们一定要好好看看!

每年夏天,网络上总会曝光各地“儿童被遗忘车内致死”的事件,让人痛心的同时,也再一次向父母们敲响了警钟。

7月17日,在35℃的高温天里,蚌埠市一对小姐妹钻进一辆小轿车内玩耍后再也没有出来。一个5岁,一个3岁,两条幼小的生命突然间消逝。

悲剧连年上演,家长们一定要好好看看!

无独有偶,7月13日,房县一位粗心的父亲为图省事,无暇照顾孩子,把年仅三岁的孩子独自锁在封闭的车内近一个小时。当日室外温度高达35℃,车子停在烈日下暴晒,幸亏热心市民听到哭声报警,小孩这才躲过一劫。

最近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高温状态,30度以上都是正常温度。高温天气,一些父母驾车出行时,需要临时下车办事,常会把低龄孩子留在车内。

但这些父母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车内高温。夏季,在阳光照射下,汽车内温度上升非常快,被锁在车里的孩子很容易中暑昏迷甚至死亡。

悲剧连年上演,家长们一定要好好看看!

有研究表明,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温度就能升至65℃,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上半小时就能致命;在阳光直射下,密闭车厢内的温度可在一小时内上升约20℃,因此即便车内最初温度是26℃,1小时后也会超过40℃。在这样的高温下,儿童体温上升、体内水分散失的速度远比成年人快,他们的呼吸系统和耐热能力又不如成年人,因此很可能发生“热射病”,即因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直至死亡。

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尖肉掌中宝,但就是有一些粗心大意的人,不经意间会把孩子反锁在车内,殊不知这样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的情况可直接导致儿童丧命。

悲剧连年上演,家长们一定要好好看看!

而遗忘者什么身份都有:谈生意的年轻父亲、外出办事的中年母亲、还有外出买菜的老人。浙江开宝马的人会这样,陕西不识字的老人也会。他们有的和朋友沉浸于聊天,有的以为孩子已经下车,有的不知道车熄火后空调会停……

我相信,就算是在每晚新闻联播的头条里,加上一句“请家长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也总会有粗心的人对此置若罔闻。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觉得把孩子放车里一会并没有多严重,难道非要等到悲剧发生,在撕心裂肺的哭声里才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对于儿童,责任和安全一个都不能丢。

儿童乘坐汽车7忌

儿童自己上下车:小朋友的手指有可能被车门夹伤,或者儿童出车门时不能躲避路边行驶的车辆。

家长抱着儿童乘车:发生事故时孩子会变成大人的“气囊”。

儿童坐在副驾驶位置:危险气囊崩开,崩开位置是孩子的头顶。

儿童绑成人安全带:孩子使用成人安全带,如果绑的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压伤。如果绑的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悲剧连年上演,家长们一定要好好看看!

儿童在车里做游戏:车子在行驶时,儿童如果撞到车内硬物,肯定会受伤。

把儿童独自留在车内:孩子有可能因车内温度过高闷热而窒息。

儿童把头探出天窗:若引擎熄火,天窗关闭,会夹伤儿童的头部。

作为家长,平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面对紧急情况:

01

按喇叭。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如果单独留在车内出现状况,要通过按喇叭来引起别人注意达到自救的目的。当然,不是所有车都能在锁车熄火的状态下按响喇叭,这需要家长亲自测试。

悲剧连年上演,家长们一定要好好看看!

02

打双闪。几乎所有车,只要没有故障,能在锁车熄火的状态下打开双闪灯。因此家长要教会孩子打双闪灯。

03

开车门。因为车型的不同,不是所有车都能在熄火锁车的状态下从车内打开车门,因此也需要家长亲自测试后寻求正确的开门方法。

04

击玻璃。在车内配备锤子等物品,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直接击碎车窗玻璃来自救,或者拍打玻璃引起他人注意。

05

勤检查。大人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开车带孩子出门,一定要在锁车前养成检查车内前后排是否有人的习惯。对于有车一族,即便没孩子也要记得离车时锁好车门,以防孩子钻入。

悲剧连年上演,家长们一定要好好看看!

上述几点都是针对孩子的一些逃生技巧,但这些都是后话,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是无论何时何地,家长都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